许钰 丁雨桐 陈欣怡 陈艳 徐佳敏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也使得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存在显著差异。专业选择对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的认知加深了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焦虑与恐慌。转专业是大学生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但由于转专业人数有限,竞争激烈,使得不少大学生陷入了困境。文章通过调查南京审计大学在校学生的转专业倾向、对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关系的认识和管理型成功人士的经历来研究大学生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的关系,给大学生在转专业等问题上提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转专业;相关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审计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9AX06014Q)的成果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去年下半年,中央提出“六稳”政策: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把稳就业放在六稳政策之首位,强调了就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只有就业稳了,经济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和谐。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成了重中之重。抛开疫情这一影响因素,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四年下降,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各专业的就业率也发生了变化。《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最大的行业为教育业,就业比例15.9%。毕业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的比例持续升高,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任职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比例为8.9%,仅次于教育业。近年来,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也不容小觑,据调查大学生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娱及零售业,主要从事摄影、自由写作、销售、电子商务等工作。
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关系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网络问卷、电话访谈等方式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了解应届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质量,以及专业职业的相关度。国内关于专业和职业的相关度衡量标准问题还存在一些争议,一般認为相关是指职业领域与所学专业领域有一定程度重合或者职业领域所学专业具有相同职能的技术和训练[1]。
研究结果显示,1985—2002年的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和职业相关度约在75%[2];2003年的相关度为70.5%[3];2007—2010年的相关度在65%—76%间[4];2013—2019年的相关度为 66%[5]。其他学者关于专业与职业相关度的研究结果大都一致,认为专业选择与职业发展基本相关,相关度在65%—75%之间。此外,不同学科毕业生的专业职业相关度差别显著,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关度最高的学科为医学。其次是工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哲学,比例从62%到57%不等。最后是法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对口比例从53%到49%不等[6]。大部分学者经过研究调查后认为相关度对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于专业职业相关度的研究还在实证阶段,缺乏定性研究。由于对于相关度标准的界定不同,研究更多是建立在主观判断的基础上。不可否认专业职业相关度高会对职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但是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助推力也会削弱。探究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通过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也可以从成功的管理型人才入手,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研究专业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从而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与分析
1.问卷设计。本小组在2020年1-2月对南京审计大学某非热门专业19级新生发放调查问卷,对其转专业的行为进行全面考察。问卷设计了转专业的倾向、目标专业、转专业的动因、面临的问题以及对转专业的认知等系列问题。共发放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6份。
2.问卷分析。在46个样本中共有30个样本有转专业的倾向,占总体比例的65.22%。倾向于转专业的同学的目标专业也各不相同,具体调查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超过八成的学生倾向于转入审会金热门专业。由“你心仪的专业有什么特别的优势?”调查结果可知,58.33%的学生的转专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进入学校的王牌专业,62.5%的学生认为目标专业就业前景较好,仅有37.5%的学生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转专业的目标。由于转专业门槛较高,只会有小部分的同学达成目标。在调查中,该专业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后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绩点不够理想。也有41.67%的学生认为自己目前对目标专业缺少了解,陷入了迷茫和倦怠期。后续调查发现,经过一学年的学习,仅有6位同学成功转入目标专业,但失败的学生中仍有62.5%的学生希望第二学年通过大类转专业等途径调整自己专业。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推动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因素是未来的就业压力。转专业是大学生对于专业的二次选择,相比于高考填报志愿时的仓促,对专业的二次选择是建立在更加全面深刻的认知基础上的。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开始更加关注就业的前景,因此倾向于转入热门专业。当然也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从而产生了转专业的想法。本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转专业仍旧是以就业为导向。
(二)个案研究分析——以管理型成功人士为例
为更好地探究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关系,本小组采取个案研究法,以管理型成功人士为研究对象,收集1200人的信息并分析其第一专业和第一次就业的对口度以及后续职业发展与专业的联系。研究对象包括600名政府官员和600名高校领导的专业信息和就业信息,有效数据1011条。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数据显示,管理型成功人士整体的专业职业相关度为83.28%。政界管理型成功人士中仅有57人的第一次就业岗位与第一专业不匹配,专业职业相关占87.07%。教育界管理型成功人士中有112人的第一次就业岗位与第一专业不匹配,专业职业相关占80.35%。研究还显示,81.41%的政界成功人士本科毕业后有深造经历。其中,48.75%的人选择跨专业学习,多数进入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研究流域。78.25%的教育界功人士在本科毕业有深造经历,他们中有30.49%的人选择跨专业学习,60.50%选择原专业内深度学习。
从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出专业职业相关度高对第一次就业的影响较大。因为大部分岗位需要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员工,所以专业对口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专业成绩等指标能直观反映员工的能力和价值。专业对口带来的就业优势促使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专业对口的岗位,所以此时的专业职业相关度较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性强也会导致个人发展方向单一,不能胜任管理层等综合性岗位,上升空间局限性明显,导致个人薪资受限于行业水平。要打破职业生涯的的瓶颈期就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积极探索新的领域。
三、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关系的认识,本小组随机调查了南京审计大学305位学生,发现影响南审学子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就业前景、专业声誉、学科发展潜力、个人爱好等因素。其中就业前景是绝大多数学生在第一次选择专业和第二次选择专业中都认真考虑的问题,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于就业前景的关注度也逐步提高。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专业选择对就业方向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职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个人的综合素质这一结论。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增强对专业的了解,切勿盲目更风
无论是第一次高考志愿填报,还是转专业这样的二次选择专业,都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缺少对预选专业的了解,仅仅是因为家长或者同学老师的建议,就盲目做出了选择,缺少对人生的和未来职业的有效规划。因此,在选择专业时,需明确自身的优点,并对预选择专业进行充分的了解。这种了解不仅仅局限于目前的就业前景,还需要了解重视专业的学科特点、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要求。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都有差异,要因人而异地分析自身是否能完成该专业的学习,是否适合未来的工作岗位。综合各方面情况再决定自己是否适合预选专业,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综合考虑自身的兴趣和就业方向
很多人认为兴趣和职业是两个对立的选择,但其实并非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很多人的职业和兴趣并不矛盾,兴趣往往决定了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因此,大学生应该改变思路,不再将兴趣和职业放在天平的两端,而是学会综合的看待二者,利用兴趣指导自己的专业选择,或者在专业中找到新的兴趣,二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具有长远的目光
随着时代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上需要的人才也在不断变化,所谓的热门专业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果在进行专业选择时仅仅关注目前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是不能避免四年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风险的。专业的选择不仅仅需要考慮当前的就业前景,还需要考虑未来长期的发展潜力。专业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但是想要一劳永逸的选择永远热门的专业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找准定位,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亚凤.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调查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4(29):69-70.
[2]赵婷婷,吴蕾蕾,樊文强.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对本科毕业生的网上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01):97-103.
[3]贺伟,龙立荣.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1):87-91.
[4]洪文建.大学生初次就业与专业对口情况调查分析——以福建省某高校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3,7(04):111-118.
[5]麦克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R].2019.
[6]于洪霞,丁小浩.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08):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