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全国强十二城”之路

2020-01-04 09:04于倢
商周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宁波集群港口

于倢

2019年9月国家统计局出台的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一改以往各省市区统计局核算本地区GDP的“分级核算”制度,引发极大关注。近日,在各省公布了经核算的2018年成绩单和2019年数据后,各地市普查后核算的GDP数据也陆续公之于众,在挤掉水分之后,各大地市的真实家底被摸清。

实施统一核算改革,表面上改变的是核算方法,更深层次影响的是经济结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的核算政策指引下,各省、各地市间的新一轮竞争正式开始,这给不少省市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挑战,也给不少地区带来了一次逆袭的机会。宁波就是其中之一。

在过去的2019年,宁波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2019年宁波GDP实现11985.1亿元,增速达6.8%,高于全国6.1%的平均水平,成为“全国强十二城”之一。这是自2009年起十年来,宁波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取得的最好成绩。由此可见,宁波的逆袭之路已经开始。GDP的飞速进击,昭示着更好、更前沿的宁波正在迎面而来,在未来几年,宁波或许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时代。

郡县治,天下安

宁波和青岛、大连、厦门、深圳同属计划单列市,从知名度来看,宁波确实没有优势。近年来,在经济总量方面,宁波GDP在2018年才刚刚突破万亿,成为新的万亿俱乐部成员。宁波是我国拥有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双重头衔的明星城市。在省内,宁波因为上面有强势省会杭州,所以在省内显得略为低调,但放眼全国,宁波则是区域副中心,长三角地区强市如云,宁波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南翼的经济中心,实力强大。

宁波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与浙江省其他城市相比,第三产业占比排名较为落后,三产增速缓慢,还处于较低水平,未来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宁波经济主要依靠三大产业: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港口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浙江占据了中国服装行业的半壁江山,而宁波又占据了浙江服装业产量的40%,包括太平鸟、GXG等品牌都出自宁波。家电产业集群方面宁波拥有方太、奥克斯等知名品牌。此外还拥有文具、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

宁波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还有出色的县域经济,宁波下辖的每一个县市,甚至是每一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如慈溪的小家电、余姚的塑料、镇海和北仑的沿港工业、象山的影视业等。“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下辖县市的强大无疑为宁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县级市慈溪和余姚,贡献了宁波全市经济的四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方面,宁波的下辖区域非常灵活自主,宁波慈溪则是全国三大小家电产业集群之一。背后站着6区5县72镇的宁波,多点开花,活力巨大。

海定则波宁

宁波是我国著名的港口城市,港口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资源。“海定则波宁”,自古以来,宁波就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明朝中国沿海地区实行海禁,唯独开放宁波明州港;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为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改革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后,宁波又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从句章码头到明州港再到如今的舟山港,从隋唐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全球唯一超10亿吨级港,宁波市的经济发展和宁波港密不可分。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 宁波用仅占全国0.1%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2%的生产总值。利用港口的集疏运优势,宁波顺利发展起了石化、汽车制造、港铁、船舶制造等几大临港大工业,国际物流、航运交易、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异军突起。目前宁波舟山港,是中国目前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海港,连续11年位居世界港口第1位,无数中国制造的产品通过宁波港发往世界各大港口,宁波港代码CNNGB,是全世界外贸、报关行、海关都熟悉的名字。

大港的自然条件加上中国加入WTO的绝好机遇,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加上便利的贸易航线,使得宁波快速而稳健地发展了起来。在宁波舟山港“联姻”上海港,加快码头枢纽整合,推动长三角港口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2019年初,宁波提出“双万亿”产业规划,计划到2025年,宁波实现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进口额、出口额分别达到1万亿元。这不仅体现了宁波的贸易发展水平,更体现了宁波未来发展的决心。当然,宁波的进出口贸易,依靠的不仅仅是宁波自己。宁波发展的背后,是浙江全省的贡献。

有研究表明,一座港口实际所创造的贡献,九成以上都属于港口背后的经济腹地。港口与腹地互相影响、互为表里。宁波港背后,不仅有浙江无数实体产业的支撑,更有着浙江发达的贸易体系的辅助,从义乌小商品、柯桥布料到慈溪小家电、海宁皮革、乐清电器,从大区域到城市产业发展,再到贸易、服务业的提高,宁波在诸多方面都散发着不可阻挡的魅力。

“万亿级”的实力担当

在中国制造业版图中,宁波有着特殊的地位——不但是全国首个制造强国试点示范城市,更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2019年宁波,在自身产业规划和开放合作的道路上锚定了两个大坐标——“246”计划和“225”计划。

“246”计划是指到2025年,宁波将在全市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汽车两个世界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与新兴服务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6个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225”计划是指到2025年,通过存量扩张和增量突破,实现进出口总额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其中进口额、出口额分别达到1万亿元。到2025年,跨境電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优质商品进口、转口贸易额分别达到2000亿元。到2025年,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额分别达到5000亿元。

这两个统领宁波未来全局的发展规划,涉及的产业和地域涵盖了宁波大部分区县(市)、功能区,在宁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这两个行动,犹如鸟之两翼,引领着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途。

“一座城市的发展,前提是要找准方向、找对路子。”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说。区域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若没有正确的发展战略,一座城市的发展,想稳是稳不住的,想沿着以前的轨道自然发展,躺在功劳簿吃老本,迟早会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掉队。

可以预见,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是硝烟弥漫的,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格局或许会越发凸显。在这个时代的分水岭,宁波在忧患与使命中跨入万亿GDP城市行列,如今,宁波的逆袭之路才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宁波集群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一图读懂宁波
港口上的笑脸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