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巍巍

2020-01-04 07:03钟培源
宁夏画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贺兰山

钟培源

中国是一个山脉众多的国家。从古至今,山与我们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相对山的身形,人太渺小了,也因此,古人把山看得很神秘,总觉得里面住着神仙,中国的五岳其实就是被我们先祖当作五位神仙来祭拜的地方,至今藏族人仍然把高不可攀的雪山看成心中圣洁的神灵,加以膜拜、敬仰。山的现实作用也很多,它可以决定河流的走向,可以改变两侧的大气;它也许是两个国家的分界线,也可能是两种文明的分水岭。它可以造就美好的家园,当然,也能让道路变得崎岖险阻。山哺育了一方水土,也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神象征。

在宁夏,贺兰山的地位极其重要,它被称为“父亲山”。

不少人认为“贺兰山”是蒙语“骏马”的读音,因山势雄伟,似群马奔腾,所以蒙古人称之为骏马之山。有所疑问的是唐代韦蟾有诗云:“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蒙古族的崛起壮大要晚于唐代,那时称得上是蒙古民族的人可能还没有到达贺兰山。其实,贺兰山这个名称,最早记载于《隋书·赵仲卿传》: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赵仲卿为攻打突厥而出贺兰山。有关贺兰山名称的来历,自古就有“驳马”和“贺赖”之说。“驳马”之说来自唐朝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山多树林,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后世相沿其说,还引申出阿拉善山之说。“贺赖”之说,源自《晋书·四夷列传》对匈奴“北狄”的记载:“其入居者有屠各种……贺赖种……。”宋代历史学家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疏中说“兰,赖语转耳”。当代山西学者殷宪研究确证,贺赖是破多罗、破多兰简称多兰之名的口语音转,又异译为贺兰等,均为鲜卑族支破多罗部族名和姓氏。据此,不仅矫正了“驳马”之说的讹传,更为贺兰山得名提供了有力的实证。贺兰山名称来历各有纷说,但不管怎样,它确实是一个朗朗上口好听的名字。

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贺兰山呈南北走向,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北高南低,海拔在2000~3000米,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山势西侧较为平缓,没入阿拉善高原。东侧为断层面,险峻高耸,俯瞰河套。

贺兰山,无论面积还是海拔,在全国来说都不算是较大的山脉,但因为处于腾格里沙漠的东侧,使得这一中国第四大沙漠不能继续东进。贺兰山和它东麓脚下静静流过的黄河共同打造出了宁夏平原,西北方向强劲的寒流被贺兰山迎面阻挡,变得缓和温顺。东面来的不多的暖湿气流,被贺兰山挽留在了宁夏平原。在它的护佑下,宁夏川成了“米粮川”“塞上江南”。

贺兰山,这座不大的山脉,就这样成为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成为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在西北,它对气候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

贺兰山除了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山脉自身也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日照、土壤条件独特。西北的山给人的印象多是干枯荒凉,贺兰山却不是这样,由于它的海拔在2000~3000米,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现象,平均每上升100米,降水量增加13.2毫米,山体上部丰雨年降水量可达600毫米。有了如此丰沛的雨水,贺兰山上就不会拒绝生命的出现。仅野生植物便有500多种,经济价值高的在100种以上,如青海云杉、油松、青杨、山杨、榆树、丁香、山里红、黄柏树、山葡萄、野玫瑰、黄刺梅等。记得几年前登上贺兰山苏峪口的金顶,被眼前漫山延展、密不透风的云杉林震惊了,在自以为的“荒山”上见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森林。贺兰山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属阿拉善盟贺兰山林场范围的森林面积约240平方公里,以云杉、油松为主,其余为山杨、山榆、桦树及多种野生果木和灌木。山地上部还有面积不大的亚高山灌丛与草甸,是良好的夏季牧场,当然现在已不允许放牧。1988年国务院公布贺兰山自然保護区为国家级保护区,面积6.1万公顷。

丰富的植物资源往往是动物的乐园,贺兰山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贺兰山共有野生脊椎动物179种,其中,中国规定的重点保护动物有多种。飞禽有草雕、秃鹫、雀鹰、百灵、斑鸠等几十种,走兽有猞猁、赤狐、马鹿、岩羊、盘羊、獐子,甚至还有青藏高原的牦牛。据说牦牛是贺兰山西麓的南寺(藏传佛教寺院)从西藏运送经书而过来的,后来这些牦牛被放生到了贺兰山,它们常年生活在高海拔的草甸,数量不断增加,但很少被人看到。至于岩羊、马鹿、雉鸡等野生动物,只要你到了贺兰山,它们就会冷不丁闯入你的眼前。尤其是岩羊,已习惯了友好的人类,会在不远的地方歪着脑袋打量你,觉得没什么好看的就消失在和它皮毛同样颜色的山石中去了。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加严格地保护,人为的破坏、捕杀被禁止,贺兰山野生动植物有了很好的生存环境。遗憾的是,贺兰山野生动物中食物链顶端动物缺乏,其他动物基数大、增长率高,生物链已显不平衡。以岩羊为例,数量已达到数万只,种群密度很大,任其发展,将对贺兰山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地威胁。对此,相关部门已经在研究解决之道。

贺兰山自然资源丰富。山区富含优质煤炭,有多座大型矿区。另外还有磷灰岩、石英砂岩、灰岩、粘土岩、盐等矿产,其中小滚钟口开采的粘板岩俗称贺兰石,是一种优质的工艺加工石,质地细润,清雅莹柔,用它雕成的贺兰砚是宁夏“五宝”之一。

据说,公元1272年,马可·波罗穿越西夏旧地,发现贺兰山北部有一种黑色的“会燃烧的石头”,这就是贺兰山的煤。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先后派出勘探队深入贺兰山地区普查找煤,发现贺兰山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田有9层煤,矿区面积40余平方公里,贮量约15亿吨。汝箕沟的“太西煤”(因位于中国“煤都”太原以西而得名),乌黑晶亮,触指不染,被誉为“太西乌金”,以其“低灰、低硫、低磷”和“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回收率、高化学活性”的“三低六高”特性而被誉为世界“煤中之王”。“一五”期间,中国把贺兰山北部列为中国新开发的10个煤炭矿区之一,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宁夏投资兴建的第一个煤炭工业基地。

贺兰山煤炭蕴藏量大,内蒙古和宁夏均建有许多大中型煤矿,所产的太西煤以煤质优良、燃烧无烟而远销海外。2008年宁夏原煤产量、经济效益、销售收入、产值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尤其是宁夏拳头产品“太西乌金”创下每吨1750多元的价格纪录。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保护,贺兰山的许多矿场被关闭,位于贺兰山汝萁沟的太西煤矿也在其中。被矿山破坏的地表得到整治绿化,贺兰山原有生态环境被恢复。

在中国各个大山的历史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那样几乎一直处于承领战争的状态中。从秦军彻底击溃雄霸宁夏大地甚至西北大片土地的义渠戎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这里交替占主导地位,匈奴人、鲜卑人曾居住于此,到党项人在此建立了西夏,明朝在这里修筑长城防御瓦剌、鞑靼,整个贺兰山东麓就是一座大兵营。清朝时,蒙古额鲁特、和硕特等部开始在贺兰山西边屯牧,随着清朝疆域面积的扩大,贺兰山地区结束了长期的军事局面,贺兰山东边也不再有大的战事,一个相对宁静的贺兰山出现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直到解放。过往的征战留给贺兰山太多历史的烙印。明长城残缺不全的身躯在贺兰山中蜿蜒着。过去的兵营镇北堡被有幸保存下来,成了著名景点,一些遗迹虽然没有被留存下来,其具有军事特征的名称却被延用至今,继续诉说着那段历史。

20世纪80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后,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岩画也在证明着贺兰山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家园。

现今,“贺兰山东麓”成为了重要的地理名词。这里地理条件独特,西有巍巍贺兰山天然生态屏障,东有滔滔黄河水自流灌溉,积温高、降水少、光照充足,土壤通透、微量元素丰富,独特的风土条件使贺兰山东麓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最适宜種植优质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之一。这里种植的葡萄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无病虫害、无污染、品质优良的自然优势,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能生产高端葡萄酒的绝佳产区之一,是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质、绿色、稀缺资源。各大葡萄酒品牌纷纷“抢滩登陆”,张裕、长城、王朝、威龙等中国国内葡萄酒品牌纷至沓来,轩尼诗、保罗力加等国际葡萄酒企业纷纷跟进,建基地、筑酒厂。加之区内的各大小葡萄酒企业,贺兰山东麓已有上百家葡萄酒酒庄,酒庄的建筑风格各异,形成了另一道风景线。

这就是贺兰山,它用高大巍峨的身躯成就一方沃土,它用源源不断的资源养育一方人民,它用亘古生命记录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发展变迁。

当我们再次仰望贺兰山时,它已不是那简单的轮廓,而是更加丰富厚重的立体画面。雄伟的贺兰山承载了太多东西,它有权得到修养呵护,让我们悉心地保护好这一美丽的家园。

(部分图片由贺兰山管理处提供)

猜你喜欢
贺兰山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印象贺兰山
由诗词看元代以前贺兰山生态环境的变迁
贺兰山的秋天
原始绘画
贺兰山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议
《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儿
贺兰山西坡马麝生存现状研究
贺兰山下枸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