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 李龙剑 徐小波
摘 要: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全面推出,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进行全面的总结。充分参考学生学习需求和教育需求,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全面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阅读能力、理解水平、思维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优化,以此来全面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然后,结合整体的课堂教学进度,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热情,同时也能为后续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开展营造轻松而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更新和教学方式创新力度都不够
尽管我国进行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非常严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教师通常将字词句的认识和分析放在了首位,并且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写生字词和作文的课外作业,而对阅读教学显得重视不够。
(二)重课内轻课外
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水平,关键还是依靠课堂教学,从而忽视了课外生活的重要性。有的教师意识到了课外也是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方式,但考虑到如果将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加重教学任务,增加教学时间会,因此,仍将阅读教学重点放在课内而非内外结合。大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学生做阅读方面的沟通。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改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更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第一,结合生活趣事进行词语教学。将生字新词教学融入生活趣事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生词的理解,一方面可以避免枯燥的死记硬背。比如:教学《惊弓之鸟》时,在指导学生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大吃一惊”。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畅谈自己的经历,有些学生还把“大吃一惊”通过神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对词语理解更透彻。老师还可以故意寫成“大吃一斤”赢得学生开怀一笑,一来,加深了学生对这个词语的认知,二来避免了学生在“惊”字上真的写错。
第二,课内外互补教学模式。在课文与人物关联不大的文章中,教师可采用课内外互补教学模式让学生加强阅读的理解,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利用传统方法阅读《开国大典》这篇文章时,学生无法体验到开国大典时那种激情、热烈的气氛,只能在头脑中想象。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己搜集关于开国大典的素材,如影视剧、图片、广播或相关文章、资料等,并先对此进行自主学习,那么学生不但体会到文中情感,更能体会阅读带来的乐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情感
阅读活动是一种主观性的情感体验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还原文中塑造的具体情境,感悟作者的情感,获得间接的情感体验。因此,还原文本情境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但是,由于受自身发展阶段和思维能力水平的限制,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无法完全自主地还原文章情境的。因此,要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还原课文情境。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就是帮助学生还原课文情境的有效措施,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创设适宜教学情境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图片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还原了诗歌情境,让学生在图片的感染下产生了对农夫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怜悯,然后带着这种情感走入文本探究活动,在对农夫饿死原因的探究中感受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
(三)组织主题活动,挖掘教学资源
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学习资源。在新形势下,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不应该停留在“以一桶水知识教学生一碗水知识”的传统教学认识上,而要将学生放置到广阔的语文知识学习空间中,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方法,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撷取智慧的果实。
在这节课上,笔者以组织主题活动的方式将语文阅读活动放置到了生活情境之中,拓展了学生的语文阅读空间,训练了学生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拓展课外阅读实践,促进学生感悟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课内的内容,只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式和方法,体量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推荐相配套的课外阅读书籍的书目,让学生读后进行有效的交流。在书目的选择上,应结合课文的内容,做一些延伸的阅读。这种延伸,可以是内容的延伸,还可以是作者同类文章的延伸,比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同一个作者不同的文章。这种由课文的一个点,延伸出来的一个面,除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还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面。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尽快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共情能力,全方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昱.解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68.
[2]李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