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卓玛
摘 要: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良好的备课才能为上好一堂课提供更多可能。对幼儿园阶段而言,尤是如此。幼儿园阶段教育教学的开展,不仅要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还要考虑幼儿的成长发育所需。从文化知识到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都需要教师结合不同阶段的幼儿状况作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幼儿教师要能够通过革新教育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充分释放教材价值,做好教材备课工作;不断优化备课过程,提供更多学习选择;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备课落实效果等措施,做好幼儿园备课的准备和管理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备课管理;教学方法
幼儿园阶段教育教学的开展,需要幼儿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但是不能过多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忽视了对幼儿自主独立能力的培养。幼儿园课程的开展,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学活动。幼儿的自律和自主能力较差,需要高效有趣的课程设置才能实现对幼儿的吸引,备课在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幼儿阶段的备课也存在着类似知识性内容过多、教育教学手段单一、课程的人文性不足等诸多问题。新时期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开展,既要解决这些问题,又要能够开创新局面,为幼儿全方位的成长提供助力。笔者从自身从教经验出发,谈谈如何做好幼儿园备课准备和管理工作:
一、革新教育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幼儿园备课工作的开展,需要幼儿教师的全力付出,但这并不代表与幼儿无关。相反,幼兒教师要能够从幼儿的实际状况出发,深入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所在,并将其融入到所要备课的内容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备课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始终要以幼儿的成长诉求为核心,而不能仅仅是为了自身更便捷地完成教育教学为导向。
幼儿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环境氛围的把控和建设,为幼儿参与教育教学提供更多自主参与的机会和平台。与此同时,为幼儿之间的沟通合作提供更多途径,用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强化幼儿的社会属性,为其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助力。
二、充分释放教材价值,做好教材备课工作
相对统一固定的教材是幼儿汲取知识、学习技能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教师和幼儿沟通的媒介。因此,幼儿教师要能够从最基础的教材入手,开始自己的备课工作。将其中的字、词、句、段、篇等基础知识“传授”给幼儿。幼儿教师要利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在备课这一环节做好功课,为幼儿参与基础知识的学习提供更多有力环境。
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科学常识,亦或是生活常识,都需要幼儿掌握基本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慢慢积累,在不断地积累中,逐步完成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而结合自身的经历感受等,体会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感态度、表达自身的价值观念、人生感悟、生命意义等。从常规知识到人文感悟,这些都需要以幼儿教师做好备课环节为基础,充分释放教材的内在价值。教材内在价值的实现,也是幼儿自身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构建的过程。
三、不断优化备课过程,提供更多学习选择
严格意义上来说,备课也是授课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从传统的幼儿教育教学的过程来看,幼儿教师参与备课的过程有程序化、模式化的可能,统一的过程可能会少犯错,但也有很大的可能陷入毫无新意,陈旧老套的模式之中。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要有不断优化备课的意识,除了增加与幼儿沟通的环节之外,还要增加与经验丰富教师的沟通环节,要保持开放的姿态,吸收一切有利于教学开展的元素。增强自身的学习,遵循“教无定法,教必得法”的原则,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既符合幼儿成长的预期,又能够达成教育教学要求。
结合不同阶段幼儿的不同特点,从生理、心理两大方面出发,为幼儿设置符合其发展的机会和选择。如小组合作模式,将幼儿分为固定的几组,每个小组由幼儿自己选出负责人,并定期向教师报告组内情况。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幼儿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幼儿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还可以采用,“情境——活动——体验” “问题——讨论——总结”“自择——自悟——交流”等方式,将所有学生都纳入进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优点。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幼儿存在的不足,及时给予指正和指导,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备课落实效果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多的是注重对知识性内容的备课,忽视了对实践活动的准备。新时期幼儿园备课活动的开展,需要将知识教学、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综合起来,全方位立体化实现提升备课的效果。
从某个角度来说,教育教学是一种对话,它不仅是人与人的对话,人与文本的对话,更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对话,通过对话,立体化、网络化实现对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能够从幼儿的语言素质、身体机能等方面为考虑对象,将学习活动中不论是内含还是外显的内容充分表达。为组织开展层次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好备课工作,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加表演、游戏、合作、讨论的元素,组织开展故事讲座、诗歌朗诵、外出游玩、参观名胜古迹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结合不同阶段幼儿的特点,在其中加入竞技的元素,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幼儿园备课准备和管理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在转变自身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构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幼儿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能够将优化后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做好备课环节的教材准备工作,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内在价值。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不断优化备课环节,吸收更多有利于教育教学开展的因素,为幼儿全方位的成长提供更多选择。将知识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层次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备课落地的效果。在实践中验证备课环节的优势和不足,针对其中的不足要及时给予纠正,实现备课与授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余萍.幼儿园故事教学的有效备课[J].福建教育,2014,000(005):44-46.
[2]姜海霞.集体备课,关注核心素养——对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9(8).
[3]王峋,蔡秋美.幼儿园备课审阅工作的调研与优化[J].新校园(学习),2011,000(00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