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看俑思未来

2020-01-03 04:48唐秋桐
人物画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兵马俑秦始皇

今年10月,家人邀约古长安,跨进出土文物馆,信步走进兵马俑第一展馆。

在宽敞的入口处,好久前在电视和网络上,常见常新的兵马俑及土坑,便出现在我眼前。

参观者众多,且络绎不绝,可没了在出土文物展館时的性急拥挤和迫不及待,更多的是步履从容,细看缓行。隔着十几米的距离,看着那些真人般大小的兵马俑们,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敬拜。

再想想,这些形态各异的兵马俑,竟然在漆黑一团的地下呆站了二千多年,也不朽不变不垮,更感匪夷所思。

单凭独个重量,现代人无所谓,但累加起来,恐吓掉一大帮文墨骚人、凡夫俗子,非天降大任,今有重型机器,怎奈何?

这个勘称为“世界文化遗产八大奇观”之一的兵马俑坑,面积广达2万平方米以上。一尊尊兵马俑仿真人身高,最高达1.8米左右。

再从塑造风格古典写实看来,可谓是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又从泥塑、晾干、运送到焙烧,兵马俑是连续制作的,即使在现代工艺,不知要难倒多少匠心企业。

且不说七千多披甲执锐的陶俑和硕大齐身的陶马战车,就凭这千军布阵也知俨然,也知兵法,也知宏伟,其壮观仍旷世无比矣!

再看那静止凝固,却是仿佛无地动山摇,或狂马奔腾,或直奔而来,或昂然挺立,巍巍然如群山之脊,随时准备迎敌和冲锋陷阵。

二千多年来,在始皇陵地宫的1500米外,他们在黑暗中戍卫着千古一帝。奇怪的是,这个庞大的地下军团,与整座陵园的方向一致,面向东方肃立,这也许是对东方文化的一种敬慕之情,也许是守护家园的一种担当,也许是爱国情怀的充分体现,也许是对国对人民的一种忠诚,也许是对家人的一种思念.......

我边看边思忖边随着人流缓行,同时,也没忘嚓嚓嚓的记录。

一边还想着电影里秦兵纵横驰骋全天下,刀光剑影不留情,箭阵如云密不透风,攻城拔寨似洪流涌,最终,仍是一统中国的宏大场景。

不知怎的,总感到有那么一大股凶厉杀戮之气,扑面而来,仿佛要将人撕裂破碎一般,真是令人不寒而噤,頓感窒息。

其实,那个所谓各自为阵的春秋战国时代,也正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演络得很民主、很自由、很人性和很有历史纪念的年代。

在那个“百家争鸣”的岁月里,老子、孟子、庄子和屈原,勤奋著书立学,繁荣文学艺术。孔子带着七十二门徒不顾路途遥远、囊中羞涩和各国君主的白眼,甚至是冷嘲热讽再加驱赶,且行且停,风餐露宿,身体力行,不辞艰辛地宣讲着华夏人民以忠孝伦理治天下的伟大创举。

再者是秦越人(扁鹊)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疾苦。

与此同时,《论语》《诗经》和《离骚》等瑰宝相续问世,成为我国以后二千多年来,再也无法逾越的思想,艺术和人文巅峰。可这一切,都随着秦始皇及二千多年来大大小小秦始皇的兵马俑们,支离破碎,断卷残章,至今仍苟延残喘,再也无法恢复当年的宏大、深奥、智慧和风采。

所以在我眼里,除了秦始皇的残暴,就是兵马俑们的凶捍,没有更多更好的象征。

21世纪,网络高科技的发达,将电脑、微信、抖音众多超前时代的网络化,将世人全都送进了一个个囚笼里,我们不少人还在这里面做作人生美景,活得像天仙,睡得如佛香,一切显得是那么的平静和安宁。

从目前看,网络游戏也成为我们长久兴盛的天敌,不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我们从精神上、思想上、行为上、身体上、眼睛上都在不断地被催毁,这颗原子弹不除,不久的将来,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东亚病夫”将再演,谈何敬业、爱国、和谐、友善、自立、富强......

今天,我们不应该拿二千多年前的泥人说事儿,除了自我感观,就是好好地将华夏的每一分土、每一滴水保护好,要做好保护,就必需唤醒一大批唯物主义者、唯金主义者和梦想主义者。总之,只有我们强大了,一切外来势力都是纸老虎,老虎再凶猛,怎么也抵不过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决心。当然,更多的是寄希望于国人重新唤起对我们民族的传承,对我们国家的信仰,更多的是唤醒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和责任担当及尚武精神!

作者简介:

唐秋桐系四川宜宾市人,网名:三江源,毕业于新闻写作专科,先后担任过多家报刊杂志特约编辑/记者等职。个人作品先后在国家/省/市网站及报刊团体发表650余篇首,作品先后获多项奖和多次刊载或专版展出。国内外个人专著5部,其中最具代表作小说集《爱在路上》一书继2015年团结出版社后2017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又再次出版发行。

猜你喜欢
兵马俑秦始皇
兵马俑修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无头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趣闻
甘罗巧辩秦始皇
中国出土2100年前的迷你兵马俑
社会版(五)
秦始皇忆师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挖“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