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继鹏
摄影/杜鹏军 李 玉
每年的七月份,我都要去趟南部山区,如约赴会般到乡村走走,享受油菜花开的盛宴。
车子驶出高速公路穿过隆德县城,一直向北行驶10余公里,转过一道弯,前面山脚下一片油菜花田挡住了视线,再往前,道路两边的油菜花也在竞相开放。车子停下,大家蜂拥下车。拍照留念、近观远眺、慢慢品味,如同快乐的鸟儿找到森林般兴奋不已。
行走在田梗,两边油菜绿色的枝叶如行云流水般潇洒柔畅,衬托着开得正艳的花儿,使金黄色的油菜花变得妩媚起来。从炎热难忍的银川到平均海拔在2300米以上的六盘山下,顿感阵阵凉风拂面,夹杂着湿气、泥土气息、花香,在瓦蓝瓦蓝的天宇下,顿感清凉、舒服、惬意。
此时,六盘山下隆德县前庄村的万亩油菜花同时怒放,天地之间,浮光跃金直接缀成一块巨大的黄色挂毯铺于山间。夏季阳光正浓,花瓣的金黄显得愈发纯粹。油菜花田与苍翠巍峨的六盘山、前庄水库相互掩映,让人们体会到了山、水、植物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植物是有灵魂的。这儿的油菜花豪放而充满激情,不像南方的油菜花温柔而水灵,也不像草原的油菜花慵懒而稀疏。不信,你走走,就会明白。万亩梯田万亩油菜花,统一而不单调,浩瀚而不松散。始终随季节变化主基调,显现出季节的节奏感。春季一片碧绿,绿得盎然,绿得如一帘春梦;夏季,先是星星点点,但经不住蝶飞蜂舞和夏季热浪的诱惑,也许一两天,甚至一夜之间,金黄会把一片片的梯田浸透,争先恐后开放,齐心协力摆出盛大的油菜花宴,让人吃惊得张大嘴巴。油菜花开一片黄,满山遍野“黄金甲”。金黄成为此时此地的主色调。
前庄村是一个刚刚脱了贫的贫困村,远远看去一排排院落,依山而建,红瓦白墙,整齐质朴,自然而有特色地坐落在大山下。这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贫困与落后曾经是它的代名词,过去这个地方交通不便,六盘山下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增收困难、生活贫穷,光棍汉、叫花子多。
前庄村种植油菜花是近几年的事儿,是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而兴起的产业。农民种植油菜籽榨油,没想到种植万亩油菜籽形成规模,便有了花海效应,聚集了旅游效益。
在前庄村村口有一幅苍遒的书法对联,这副对联是村庄发展变化的写照:山不转水转,人不转经传。精准扶贫以来,旅游观光大道开通,加之附近北莲池、伏羲崖等旅游景点的挖掘推介,一年一度油菜花节举办,客人从四面八方涌来参加油菜花盛宴,观赏、拍照、写生,以及吃農家饭、住农家炕,体验农村生活。农民因势利导,借助观光旅游开办农家乐、发展养殖种植业,这万亩油菜给当地群众带来的是人气和商气。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万亩油菜花田,得到了不少养蜂人的热捧,田间地头便有了一个个帐篷、一排排的蜂箱,他们一年四季、四海为家,辗转奔波、漂泊不定,风餐露宿,只为这沁人的花香而来,他们与辛苦的蜜蜂才是真正的“赴宴人”。
油菜花犹如人,需要精心的种植管护。种植者们要做到无微不至、精心呵护,他们对油菜的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熟悉,经常到油菜花田里看出苗情况,给田里锄草施肥……耐心等待耕耘之后的丰收。
前庄村的油菜花开得热烈而蓬勃,开出的是涌动的激情、开出的是炽热的希望,指引着人们奔向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