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一项新研究发现,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使消化道癌症的风险降低22%~38%,其中包括胰腺癌和肝癌等一些致命癌症。
意大利米兰大学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家考察了113项观察性研究数据,分析发现,定期(定义为每周至少服用1~2片)服用阿司匹林,肠癌风险降低27%;食管癌风险降低33%;贲门癌风险降低39%;胃癌风险降低36%;肝癌风险降低38%;胰腺癌风险降低22%。
研究人员对其中45项、15.6万个肠癌病例展开了具体分析,分别观察不同的阿司匹林服用频度和剂量是否影响肠癌发病。结果显示,与不服用阿司匹林的参试者相比,每天服用75~100毫克、325毫克和500毫克者,患上肠癌的风险分别降低了10%、35%和50%。在随访期内,服用阿司匹林1年后、3年后、5年后和10年后的肠癌风险分别降低了4%、11%、19%和29%。此外,服用阿司匹林5年后,胰腺癌风险下降25%。研究报告发表在专业期刊《肿瘤学年鉴》上。
研究人员指出,阿司匹林对消化道癌症具有预防作用,但使用该药物前须征求医生的意见,充分考虑个人风险、家族病史及其他风险因素后再开始服用。
新冠疫情期间,社交隔离成为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一些心理问题。近日,美国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孤独是抑郁和焦虑的主要诱因之一,现代社会中以金钱为导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更易令人产生孤独感。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副教授劳拉·帕克团队针对5项心理学研究展开梳理。研究涉及2500多人,在为期两周的试验期间,参试者每天将工作、社交和独处时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研究人员对金钱、自我价值、与他人相处的时间及孤独感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将金钱排在自我价值评估标准中的位置越靠前,心理社会脱节程度和孤独感越强。研究报告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上。
劳拉·帕克表示,成功所需的很多东西都是以牺牲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为代价的。当人们认为自我价值取决于财富的数量时,获取财富所需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倍感压力,严重影响社交关系质量。相较之下,“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可能更容易获得健康和安全感。
近日,据英国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英国人居家隔离期间睡眠困难。
知名咨询公司益普索—莫里市场调查公司联合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于5月下旬在线调查2254名16~75岁的英国居民,得出上述结论。调查显示,睡眠困难在出现财务困境的人中更为常见,其中四成人自述比疫情前多梦。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自述虽然睡眠时长超过疫情前,但睡得不香。
英国广播公司近日援引调查人员的话报道,疫情以及隔离措施会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将近三分之二调查对象认为他们睡眠质量因此下降。与此同时,缺乏睡眠本身会增加精神压力,影响人们应对疫情的能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不过,调查同时显示,四分之一调查对象自述比疫情前睡得更多、更好。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疫情使“我们有些人重新发现睡眠的重要性”。
生物眼的球面形状和视网膜对仿生设备的制造提出了巨大挑战。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刊登中美联合完成的一项新研究称,科学家已成功发明夜视能力超强的仿生眼。
该研究由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范志勇及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团队共同完成。研究人员在弯曲氧化铝膜上嵌入利用钙钛矿(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光敏材料)制成的微型传感器,该传感器收集到的视觉信息通过模仿大脑视觉皮层的纳米电线传输至计算机接受处理。这些纳米电线敏感度极高,可以超越人眼光学波长范围,响应800纳米波长(介于可见光与红外辐射之间的阈值)。这意味着当我们觉得“伸手不见五指”时,这种仿生眼仍能看清黑暗中的一切。另外,仿生眼对瞬时光变化的反应速度比人眼更快,“明适应”或“暗适应”所需时间极短。不仅如此,全新仿生眼的视网膜每平方厘米可容纳4.6亿个纳米传感器(人类视网膜仅有约1000万个细胞),因而其视觉保真度远超人眼,可以看到体积更小且距离更远的物体。
企业管理是指对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与方法、资源调配制度与计划以及相关技术生产计划等内容。企业的战略发展先要对企业管理做出选择,以确保企业能够选择适当的战略模式,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范志勇表示,仿生眼其实就是一个三维人工视网膜,可帮助人类获得超强的夜视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朝一日有望研制出更好的视觉假体,将其应用于医疗、人工智能及仿真机器人等领域。该仿生眼有望在10年后投入实际使用。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发现,坚持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不超重和经常锻炼等),与50岁时无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预期寿命延长有关。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提高食物质量和敦促大众采用健康生活方式的公共卫生政策,以及实施严格的管制条例(例如在公共场所禁烟或限制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对于延长预期寿命,特别是没有重要慢性病的预期寿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从“美国护士健康研究(NHS)”中选取了73196名注册女护士,从“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中选取了38366名男性参与者,这些人在研究之初没有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从不吸烟、体重健康、每天至少从事30分钟的体育活动、适量饮酒和食用优质的饮食,研究人员用上述5个低风险的生活方式因素来计算参与者的健康生活方式评分。对这5个分数进行加总,得到了最终的低风险生活方式分数,范围从0~5,分数高表明生活方式更健康。
在为期20多年的随访时间内,研究人员定期对参与者进行评估。在此期间,研究人员记录了确诊和死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病例。
在调整了年龄、种族、家庭病史和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后,分析结果显示,未采用低风险生活方式因素的女性在50岁时没有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预期寿命为24年;而采用了4个或5个低风险生活方式的女性在50岁时没有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预期寿命为34年。相似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男性在50岁时的无病预期寿命为24年;而采用了4~5个健康生活习惯的男性在50岁时的无病预期寿命为31年。吸烟量多(每天超过15支)的男性和肥胖的男女参与者(BMI超过30)在50岁时无病的预期寿命的比例最低(少于75%)。
劳累一天后泡个热水澡可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近期,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和大阪市健康与安全研究所的一项联合研究首次证实,每天泡澡可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研究小组以3万名日本居民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为期20年的追踪研究。参试者年龄在40~59岁,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史。研究人员根据参试者日常泡澡频率将他们分为“每周2次以下”“每周3~4次”“几乎每天”3组,结果发现,与几乎不泡澡的人相比,每天睡前泡澡者心
血管疾病风险整体下降了28%,其中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了35%,中风风险降低了26%,脑出血和脑梗塞风险分别降低46%和23%。在统计学中调整了体重指数、饮食习惯、吸烟饮酒、教育经历、睡眠、运动、职业、压力以及幸福感等因素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研究发表在《心脏》杂志上。
以往研究表明,泡澡有改善糖尿病和肥胖的功效。研究人员提醒,老年人应根据年龄和身体情况适度泡澡,切忌水温过热或时间过长,以免发生意外。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进步和创新疗法的不断出现,癌症治愈率、存活率不断提升,有望成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近日,美国和意大利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模拟禁食结合补充维生素C,可有效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开始进行维生素C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大剂量维生素C的抗癌作用一直备受关注。美国南加州大学和意大利米兰IFOM癌症研究所的联合团队假设模拟禁食能创造这样一种环境:癌细胞生长难以为继,健康细胞仍正常生存,进而增强维生素C的抗癌效果。研究人员对患大肠癌的小鼠进行实验发现,“空腹+维生素C”的组合的确抑制了癌细胞生长,延缓了肿瘤进展,部分小鼠甚至出现了癌症病情消退的情况。研究报告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上。
该研究高级作者、南加州大学瓦尔特·隆戈教授表示,新研究首次展示了完全无毒的干预措施如何有效疗治侵袭性癌症。模拟禁食和维生素C相结合会产生“1+1>2”的效果,对发生了KRAS基因突变的癌症尤其有效。KRAS基因突变在癌症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4,使癌症变得更加难治,存活率降低。研究团队即将开展相关人体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效果。
如今,许多人出于环保和健康的考虑,正逐步降低肉类摄入量。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与动物蛋白相比,食用菌蛋白更长肌肉。
牛奶是增长肌肉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研究团队用牛奶蛋白与其他蛋白来源进行了对比。研究人员对20名年轻健康男性静止状态下和阻力运动后的蛋白质吸收过程进行了评估,参试者运动后分别服用了牛奶蛋白或菌蛋白,之后的数小时内,研究人员利用追踪工具对他们体内的肌肉生长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食用牛奶蛋白组参试者的肌肉增长速度平均提高60%,食用菌蛋白组的肌肉增长速度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倍。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
埃克塞特大学营养生理学副教授本杰明·沃尔指出,该研究给选择非动物蛋白来辅助锻炼的人群带来了好消息,因为吃蘑菇或许比吃肉蛋更能促进肌肉生长。
有些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另一些人却“好了伤疤忘了疼”。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研究认为,大脑对于恐惧的记忆深刻与否,取决于机体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灵活性。不同DNA结构间的切换越容易,我们的记忆就越具可塑性,更易消除恐惧。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脑研究所研究员保罗·马歇尔博士团队发现,DNA中的一种双螺旋结构——Z-DNA(与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密切相关的DNA结构)中所含的“ADAR1”酶是抹去恐惧记忆的关键。这种酶在与Z-DNA结合时,可促进RNA的编译和表达,帮助人们恢复平静。研究人员尝试关闭小鼠大脑中的ADAR1基因表达后,它们失去了忘记恐惧感的能力。
保罗·马歇尔指出,产生恐惧感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机制,有助于逃离危险、自我保护。但恐惧的抑制同样重要,因为如果恐惧记忆长久无法消除,就可能引发心理及精神问题。所谓DNA的“灵活性”,指利用“非恐惧记忆”(正常记忆)覆盖恐惧记忆的能力。该研究为更好地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惧症等提供了参考。研究报告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上。
运动时轻装上阵固然清爽惬意,但负重前行或许效果更好。瑞典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体脂较多的人负重锻炼有助快速减肥。
瑞典哥德堡大学萨尔格林斯卡学院的克拉斯·欧尔森教授假设,在日常活动中给运动服增加重量会导致补偿性体重下降。他的团队招募69位体重指数在30~35(重度肥胖)的志愿者参加了临床研究,参试者连续3周、每天穿着特制的加重背心8小时,背心的重量由抽签决定,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组。重型(治疗组)背心约11公斤;轻型(对照组)背心仅重1公斤。3周后测量发现,对照组参试者体重平均减轻了0.3千克,负重活动的治疗组体重平均减轻了1.6千克,且肌肉质量维持不变。
2018年曾发表的一项动物研究中,科学家在小鼠体内发现了一种被称为“重力调节器”的能量平衡系统,它通过影响小鼠的食欲来进行脂肪调节,力图保持体重恒定。研究人员表示,此次新研究证实人类也拥有类似的“内置体重秤”。比如,当我们久坐时,“内置体重秤”的读数下降太少,说明坐姿容易导致肥胖;加重背心显著增加了“内置体重秤”上的读数,因而实际的体重会有所减轻。
欧尔森教授称,有关“重力调节器”的工作机制仍有许多待解之谜,包括参试者减掉的是对身体有益的皮下脂肪还是对健康有害的内脏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