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琛* 李 望 陈林波 姚欣人 张晓琼 胡俏君
(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65)
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报告,大肠癌已经成为上海市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开展大肠癌筛查是降低大肠癌病死率最有效的手段[1-2]。上海市率先将“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列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助于提高大肠癌筛查工作的覆盖面和可持续性[3]。因此,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通过健康教育干预,观察调查的防治知识水平、防治信念和筛查参与率,论证健康教育是否一个有效手段。
1.1 调查对象:2013年大肠癌筛查,宜川社区危险评估阳性而FOBT阴性,年龄在50~75岁的常住居民,共计227人。对其进行一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前后的认知水平、防治信念、参加肠镜意愿等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1.2 调查方法: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大肠癌防治知识、防治信念、参加大肠镜意愿等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使用软件EPI DATA 3.0录入电脑,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1 基本情况:227名社区居民中,男性有74人(32.6%),女性有153人(67.4%),平均年龄为66.78±5.877岁;小学、初中文化程度有60人(26.5%),高中、中专有75人(33%),大专36人(23.8%),本科及以上38人(16.8%);婚姻状况中,未婚2人(0.9%),已婚202(88.9%),丧偶18人(7.9%),离婚5人(2.2%);人均年收入3万以下,87人(38.3%),3~7万123人(54.2%),7万及以上17人(7.5%)。
2.2 干预前后防治信念情况:居民的大肠癌防治信念,干预后各项大肠癌防治信念都有显著提高。见表1。
2.3 认知水平前后干预分析:对于调查对象,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认知水平进行配对t检验。经过了一年时间的健康教育,调查对象对于大肠癌防治知识的正确认知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在“合理饮食、粗细粮搭配等能预防大肠癌”“经常吃新鲜水果、蔬菜、含纤维食物能预防大肠癌”“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能够预防大肠癌”“经常饮用不洁水容易得大肠癌”“参加筛查能够检测出早起大肠癌”,均有明显的提高,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均有P<0.001)。详细情况见表2。
2.4 干预前后防治信念与参加肠镜检查情况分析:对于调查对象,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大肠癌防治信念和参加肠镜的意愿进行配对t检验,详细情况见表3。
2.5 参加肠镜意愿与基本情况分析:社区居民的参加肠镜检查意愿的基本情况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情况、职业、医疗保险、人均年收入、防治信念等内容进行了卡方检验。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医疗保险和人均年收入,无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而防治信念与参加肠镜意愿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01),详细情况见表4。
表1 大肠癌防治信念情况
表2 干预前后认知水平情况分析
表3 干预前后防治信念与参加肠镜检查情况分析
表4 居民基本情况与参加肠镜意愿的卡方检验
3.1 筛查信念调查中,干预前,有52.9%的居民同意筛查是发现早期癌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但25.1%的居民认为自己并没有患大肠癌的危险因素,没必要做筛查,对筛查的作用认识不足。42.7%的居民表示如果信任的医师建议会去做筛查,44.1%的居民表示如果身边出现患大肠癌的亲友会去做筛查,提示在今后筛查中应加强医务工作者对居民的健康宣教,以及社区居民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健康自我管理。
3.2 干预前,29.1%想到筛查要采集自己的大便,很不舒服,20.3%粪便检测阳性也不一定非要去肠镜检查,8.4%认为筛查检测结果不一定准,做了也白做,对大肠癌知识的认知较差,对大肠癌筛查项目缺乏信心。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社区居民的大肠癌防治信念显著提高,说明健康教育干预是提升社区居民防治信念的有效方法。
3.3 大肠癌防治信念和参加肠镜意愿,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居民对大肠癌及其筛查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可以影响其防治信念,从而影响其参加肠镜意愿。因此,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开展应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4],通过加强对居民大肠癌筛查知识的宣传,改善居民的防治信念,进而提高大肠癌筛查率和肠镜参与率。
3.4 加强社区大肠癌防治的健康教育,增加居民对大肠癌的认识,提高肠镜检查率是社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显示,社区居民的各项基本情况均与参加肠镜意愿无显著关系,只有防治信念与参加肠镜意愿显著性差异,因此进一步提高大肠癌筛查的效果,提高肠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