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娟,杨坤,陈小寒,刘卫军,王英文,邓菲
(1.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1137;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1137;3.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1137)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层次人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和人民对其有着更多的期望,其政治修养的高低对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研究生党员作为研究生中的先进分子,是我党未来事业的坚实基础,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研究生党建工作应得到高度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行业。医学专业研究生大多会成为未来医学研究的骨干人才,他们的理想信念、政治方向和立场以及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政治思想觉悟的高度直接对周围群众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从长远看,甚至关系到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因此医学研究生党建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研究生党支部工作在运行中存在许多困难。
医学研究生的来源较广,存在入学身份差异,婚姻状况不同,工作阅历差异,年龄跨度较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研究生个体思想差异较大,学生管理难度较大。医学研究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经常参与实验、实习、调研等,学习自由性较大,班集体意识淡漠,活动时间的弹性比较大,相比本科生更难管理,开展党建工作的难度也比较大。
研究生比本科生年龄大,阅历多,思想相对更加成熟,自主性更强,对事物有着更多自己的见解,学习和科研任务比较重,从而导致很多研究生党员只注重学习和科研,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对党员角色的认知度较低,制约了支部的活力建设。
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党员基层党支部的设置不合理。近年来,随着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党员不断增多,在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上,很多高校采取“横向型”“纵向型”或者为方便处理事务临时成立党支部的模式开展党建工作。三种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横向型”虽以同年级、专业班级为群体,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及管理,但随着年级的增高,研究生以创新科研为首要任务,成为单独个体,容易与党支部之间产生距离;“纵向型”虽以不同年级、相同专业或者不同专业为群体,有利于高低年级学生之间课题探讨和思想与学术交流,高年级学生可以起到较好的带头作用,但党员分散会导致党建活动组织不力,分工不明,同时因党员之间不熟悉,联系较少,降低活动的活跃性和有效性。临时性党支部有较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但在管理和党建教育方面存在不足,不利于集中管理与规范化建设,组织性不强导致凝聚力不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继承和发展高校党的建设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成功方法,又要不断创新和丰富高校党的建设有效管用的新方法,不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研究生党建工作,应顺应时代潮流,探索新的研究生党建模式,建强3个平台,抓牢两个建设,塑造一支富有活力的研究生党员先锋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研究生党支部活力。
针对当前研究生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应着力建强3个平台,即学习、活动和示范平台,辅以健全的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增强研究生党员对支部的归属感,提高参与性。在传统的学习、活动与示范方式之外,应积极借助高效的网络平台。医学专业研究生,在临床实习以及实验科研之外,能够通过网络资源查看文献,日常生活娱乐等。对于研究生党支部,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党员教育,开展党建活动。在学校网页上开辟研究生党支部活动园地专栏,打造研究生党建展示平台,包括党建活动、优秀党员风采展示、学术交流、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支部要健全网络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QQ、相关应用软件等,灵活开展对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网络资料学习、网络视频等方式促进研究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也可以利用网络指导流动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考察校外的发展对象思想状况,强化他们的党性意识。
研究生与本科生集中教育管理存在差异,研究生比较分散,且高校基本以导师管理方式为主,不利于研究生支部集中教育与开展活动。研究生支部建设应着力于以党小组形式,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在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过程中,建立党小组,有助于在小范围内实现党员集中学习、交流,共同进步,便于管理。健全研究生党员考评体系。结合研究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制定科学的考评体系,有利于促进研究生党员德智相长。研究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高质量地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因此,对研究生党员的考核,除了考核其思想政治、学习态度、组织纪律、先锋模范作用等内容外,还应注重考核研究生党员的团队精神和科研成果,打造研究型的学术群体,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强化对研究生党支部及其党员进行综合考评,细化考核办法。通过科学考评,使党员快速健康成长,党支部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等,建立研究生党员量化考核和创新激励机制,把党员组织生活出勤率、积极性等纳入日常管理考核中,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类评优评奖的参考依据。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在科研道德建设、科技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在专业实践过程中,积极进行党建课题研究,形成党建成果。
党支部是以党员为个体的群体。研究生党员个体的表现直接影响党支部集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形成支部成员人人创先争优的局面,促进党支部活动的提升。创建一支富有活动的研究生党员先锋队,就是要在研究生党员群体中,塑造一批在思想、学习、科研、工作等各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作用的党员个体。首先是抓好支部成员的学习教育,特别是支部书记、党员和重点培养对象。选拔一批政治思想觉悟高、党性修养强、道德素质高、责任心强、乐于奉献、沟通表达能力强的研究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加强支部书记的党建理论知识和业务培训,使他们进一步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方法。通过党员培训,使他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握好重点培养对象的培训、教育引导和管理,使其端正入党动机,提升思想认识,严把党员入口关。其次,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育人功能。从导师做起,将研究生党建工作贯彻于教学、社会实践、论文与科研指导、博士学历升造等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加强对导师教育管理的监督与考核。利用专题讲座、学术交流会、座谈会等渠道,使研究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优秀研究生党支部、优秀研究生党务工作者、优秀研究生党员的评选表彰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营造学习优秀党员的育人氛围,形成以党员榜样带动党员,以党员带动普通研究生的育人模式,激励所有人共同进步,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将每一个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在一起,形成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先锋队,以队伍建设增强研究生支部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