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视角下民族纪录片创作研究

2020-01-02 22:11◎连
文化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剪纸纪录片文化遗产

◎连 轶

(武警四川总队新闻文化工作站 四川 成都 610000)

纪录片好比是一本记录了社会群像的相册,它见证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令人心神动荡的大国大事,也记录那些感人肺腑的平民小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对国家民族文化精髓和记忆的传承,也是提升中华民族软实力的重要支撑[1]。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纪录片的创作,一方面可通过影像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直观记录,最大限度保护一些以口手传承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以现代人乐于接受、乐于欣赏的营销方式,传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让更多人接受、欣赏这些文化瑰宝,起到宣传和保护的作用。

一、重视纪录片创作的叙事角度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纪录片创作,第一要素就是如何基于客观事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表达。民族纪录片创作的叙事角度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特色、创作工艺、工艺品、表演场所等方面进行切入;也就是说,需要对拍摄对象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进而准确地抓住这一艺术的独特元素与精髓[2]。在纪录片的启蒙时期,无论是巴赞的纪实美学、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真实电影、直接电影,还是格里尔逊和弗拉哈迪的纪录片创作,虽各自对电影纪实性主张略有不同,但他们的创作都在尽量对事物保持客观、原生态的呈现方式,力图让观众感受到被纪录事物原汁原味的美。这些作品的切入角度能吸引到观众,通过一定的艺术创作使作品主题或内涵引发人们共鸣。

无数优秀纪录片作品向我们证明,正是这种还原且平实的拍摄手法与犀利的切入角度,使观众不自觉地沉浸在美的体验之中。因此,在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美的同时,要注意纪录片所要传达的不仅是单纯的艺术创作,更是对其背后的题材、风土人情、文化渊源等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在理性传达其内容的同时,要让观众感受到其感性的内涵与价值。

二、把握纪录片的叙事线索

在明确了纪录片的叙事角度之后,需要构建清晰的创作叙事线索,便于有序地铺开叙事,抓住创作中想要表达的重点。一般来说,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名著纪录片创作,需要相关人物对这些传统艺术进行表现,主要叙事者通常就是这项非遗的传承人,纪录片内容则大多是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日常生活、艺术创作、与非遗之间的渊源以及周边人事物来开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纪录片创作将叙事主线放在了传承人身上,以至于风格过于偏向人物专题片,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表达欠缺力度。

因此,创作团队要摆正非遗传承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地位,始终明确传承人在其中担当的角色。这样既能保证叙事线索重点明晰,又能通过富有人情味的叙事,将观众带入文化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兴趣和认同感。比如在纪录昆曲、京剧、黄梅调、越剧等传统戏剧时,非遗传承人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通过他们的表演,可让观众直观地看到这一古老曲艺艺术在行、色、音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三、注重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基于影像处理手法的特殊性,对于时间与空间的表现有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特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民族纪录片创作应在叙事结构上尝试新突破,通过对历史与当下时空的交错,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渊源与可贵性,并通过历史与真实的交融,以交错的叙事结构增添纪录片创作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比如,对于剪纸这一题材的展现,从纵向时间维度来看,可以从古时剪纸的由来开始叙事,通过历史文献、影视资料等内容,表现有关剪纸技艺的文化魅力与历史渊源,实现从古到今的时间跨度;从横向空间维度来看,可根据同一时间、不同区域的有差异性的剪纸技法,来表现地域、风土人情等元素对剪纸技艺的影响,从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展示剪纸技艺的前世今生。这样,通过时空结构的设计,可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让内容表达更加完整充分。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纪录片创作,还需使影片的叙事结构符合内容的基调,即整体基调节奏的快慢应与内容、情感等内容紧密结合。比如在表现一些手工制作工艺时,可通过长镜头、快镜头、慢镜头等方式调节剪辑节奏,使叙述表现有快有慢、动静相宜;在非遗传承人讲述与非遗的故事时,可适当放缓整体的剪辑节奏,让基调慢下来,使情感表述更为饱满连贯。

四、关注纪录片的细节

《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博物》《了不起的匠人》等纪录片的大受好评,刷新了许多人对纪录片枯燥乏味的认知。这是因为这些纪录片创作在强调事物客观真相的同时,强化了创作中对细节和情感氛围的追求。在纪录片创作中,正如钟大年先生所言,细节就好比是艺术作品的血肉,是传情达意的有力方式。

在《指尖上的传承》中,讲述了传承人邹英姿对苏绣进行传承与创新的故事,为表现苏绣的精巧与色泽上的特别,制作团队拍摄了苏绣的新旧染线工艺。一方面是传统手艺人使用植物进行染色,镜头对植物的颜色、丝线材质、阳光下颜色的变化进行了捕捉;另一方面是现代手艺人尝试现代技术进行染色。镜头捕捉了电子称、烧杯、试管、温度计等现代产物的使用,与传统的制作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完成了时空上的跨度,又表达了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这种细节表现,不仅可以客观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革新与变化,也能够展现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独特创作个性,从而对纪录片的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智慧结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形式,就是以现代的眼光和手段对其进行新的构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回大众视野,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中。所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纪录片创作,媒体人应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现的民族特色、创作特性、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内容,采取适宜的影像叙述方式引导公众感受非遗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精髓,让中华文化的民族瑰宝和独特技艺留下精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剪纸纪录片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剪纸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