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巩昌幼儿园 董幼娟
幼儿情感的特点是情感感染几率较大,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教育中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家长是幼儿情感教育的摇篮,幼儿园是幼儿情感教育的“温床”,而社会则是幼儿情感教育的“沃土”,把握好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个方面,则能够使幼儿成为一个温暖的人。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人物。情感教育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爱心,而孝心是幼儿家庭情感教育的核心,只有让幼儿养成爱父母、爱长辈的心理,才能够将这种爱升华到爱集体、爱祖国的情感中,父母要教育幼儿培养孝心,让幼儿心中有他人。为了加强幼儿的孝心情感教育,父母要以身示范,关心家庭中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和精神状况,在老年人生病时要端茶喂饭,帮助其捶背穿衣,如果老年人心存忧虑,父母要多安抚老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内心埋下爱的种子,才能够养成体贴父母、尊敬长辈的心理意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都存在溺爱孩子的情况,宁可家长做牛做马也要疼爱孩子,这种教育方法是不正确的,家长要给孩子孝敬父母的机会,用行动来引导孩子孝顺父母,比如有了好吃的要懂得分享,在分享时要先给家长的老人和长辈,然后再分给自己。通过用行动来展示幼儿的孝心,幼儿可以获得长辈们的赞扬,在充分肯定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强孩子爱父母和尊敬长辈的心理意识。最后,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痛苦与快乐。父母还要与孩子“谈心”,要多交流,让幼儿体会和感受父母的辛苦,比如“妈妈工作一天了,很累,你能给妈妈倒杯水吗?”当家中有困难的时候,家长不要想着瞒着,而应将真实情况告诉孩子,让孩子学会体谅父母,让孩子同父母一起节衣缩食、共渡难关,帮助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
适龄的幼儿大多都接受了幼儿园的教育,幼师是情感教育实施的主体之一,目前很多幼儿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娇生惯养,尤其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集体意识。为此幼师要从培养幼儿集体意识的角度出发,让幼儿思想上和行为上能够心中有他人和集体,能够形成良好的服务集体意识,改变自私自利的思想。比如幼儿刚刚进入学校时,教师要先带幼儿园熟悉校园的环境以及人物,比如班级内的教师、户外活动场地、炊事员等,让幼儿对校园环境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也要引导幼儿尊重和感受教师、阿姨们工作的辛苦,萌发尊重、热爱成人的情感。
幼儿的情感教育与幼儿园的环境变化、同伴、教师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师要培养幼儿对幼儿园、同伴的关注和关心力度,引导幼儿对四周的变化进行关心。比如新学期开学以后,幼儿园的面貌焕然一新,建设了新的校舍,幼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幼儿园的变化,一起找一找幼儿园有哪些变化,培养幼儿爱护幼儿园环境的情感。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借助特殊的节日,营造一个小小的派对,不同的幼儿担任不同的角色,这样既能够服务幼儿,还能够激发幼儿爱的情感,让幼儿与同伴多交往和沟通。幼儿只有多关心和关注周边的人和事,才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时关注四周环境的变化,积极引导幼儿形成关注同伴、幼儿园的心理,幼师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幼儿成为一名富有爱心、同情心、谅解心的孩子。
为了让幼儿培养良好的情感,要让幼儿多参与社会生活,积极开展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幼儿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比如遇到了节假日,通常家长会带幼儿出去旅游,那么在旅游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不同地区的特色明信片、纪念品或者照片等,教师和家长引导幼儿做好记录,在开学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分享和展示,从而培养学生分享的情感心理,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敬老院等,陶冶幼儿的情操、增强幼儿的孝心、开阔幼儿的眼界,让幼儿增加社会经验的积累,从而养成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心理。
幼儿的成长教育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核心是爱,要让幼儿养成一个富有爱心和温暖的人,要求家长、幼儿园、社会共同参与。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教会幼儿要给予他人爱,要尊敬长辈、富有孝心,多和幼儿沟通交流,相互表达真实的内心想法;作为幼师要丰富情感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创造情感教育的机会,培养幼儿关注身边人和事的习惯,养成爱护同学、家长、校园的心理;幼儿的情感教育要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社会经历,从中培养社会化的情感,使幼儿成为一名关注、关心社会和他人的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