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仪式·现实关注·网剧突围:中国电视剧创作与传播新态势

2020-01-02 16:09:08范志忠
文化艺术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剧作卫视

范志忠 严 勤

(浙江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杭州 310028;杭州日报集团 杭州网,杭州 310041)

2019年,对中国电视剧而言,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一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献礼剧题材丰富,精品迭出,诸如《外交风云》《启航》《共产党人刘少奇》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题材开拓和叙事艺术上都有新的突破。与此同时,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时代的激情召唤下,《在远方》《奔腾年代》《激情的岁月》等现实主义作品,以及都市题材剧《都挺好》《小欢喜》、农村剧《麦香》《刘家媳妇》等,以深刻的现实关怀和精湛的艺术魅力,极大地拓展了电视剧表现社会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此外,2019年网剧精品剧作层出不穷,《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陈情令》等古装网剧,以其独特的网感叙事和精良的制作水平,引发人们的强烈关注,丰富了2019年国产电视剧的创作生态。

另一方面,2019年电视剧界仍然深受2018年演员纳税风波、收视率造假等事件的影响,影视行业持续地处于深度调整和升级规范管理中。据统计,2019年以来,影视公司关停的达1884家[1],资本市场中,电影第一股华谊兄弟营业利润为负375797.2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337.09%①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度业绩快报。;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首次出现年度亏损,预计2019年第二季度亏损12.95亿元至12.90亿元②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度业绩预告。。根据国家广播电视局统计,2019年全国电视剧备案剧集合计905部3440集,与2018年相比,分别减少了22.2%与24.8%。由于近年电视平台收益下滑,剧作成本高企,省级卫视收购和播出新剧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业界人士发现,2019年第一季度,“新剧仅占所播剧目的两成左右,和第一季度拍摄制作的电视剧数量相比,更是仅占13.8%”[2]。据统计,2019年黄金档电视剧有实力维持高比例首轮播出率的仅北京、东方、江苏、湖南、浙江、山东6家省市卫视,国内其他卫视已缺乏足够的实力购买首轮新剧,而被迫采购二轮、三轮剧作以节约成本,全国影视剧产能严重过剩。

2019年,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一、 献礼剧题材的新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隆重推出“我爱你中国——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在诸多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中,以“致敬时代,献礼祖国”为创作初衷的《外交风云》,跨越20多年的历史空间,全景展现毛泽东访苏、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博弈、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金门炮击、周恩来访问非洲、中法建交打开西方大门、恢复联合国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外交史实,在国产电视剧中第一次全方位地展示了新中国的外交历程,堪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新突破。

长期以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创作,以题材重大、文献丰富、审查严格而成为主旋律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攻关之作,而外交题材无疑又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难度最高的领域。因此,华策影视制作的《外交风云》,作为第一部正面叙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史的电视剧,在叙述上紧紧围绕著名历史人物、典型历史事件、激烈戏剧冲突这三个主要的叙事元素,以一种史诗结构,塑造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展示了新中国冲破重重阻扰,昂首走向世界的峥嵘岁月。剧作以浓墨重彩的镜头语言叙述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领导人为新中国建设和外交事业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在讴歌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在世界舞台上披荆斩棘、叱咤风云的同时,注意描写他们脱下军装成为外交家这一人生职业重大转变中的调整与磨合,如在戎马生涯中已习惯了睡硬板床,因此一时无法适应出差睡宾馆的席梦思软床;拿惯了筷子,在西餐培训时用不好刀叉;与年轻女外交官学跳交谊舞,结果却导致家属不理解而大闹舞场……电视剧《外交风云》在叙述宏大历史的同时,又注意挖掘富于生活质感的细节,在写实与揭秘之间,既弘扬了主流历史的革命精神和激情燃烧的斗志,又平添了趣味性,洋溢着一种闪烁人性光辉的乐观主义精神。

1949年至1959年,国民党高级战犯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学习改造,其中包括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黄维等人。显然,这一题材政治敏感度高、创作难度大,但是电视剧《特赦1959》却迎难而上,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次聚焦“特赦”主题。剧作叙述了新中国初期国家领导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对“高级战犯”予以思想改造和“特赦”的开创性决策,细致展现战犯在改造和反改造中的艰难心路。尽管身为战犯,但他们发现共产党领导人并没有抹杀国共合作期间他们在抗日战场上的业绩,抵触的心态由此开始消解。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战犯们对志愿军出兵朝鲜由唱衰、旁观转而支持的立场转变,很好地体现了战犯们心理改变的复杂历程。1949—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年间的伟大建设成就,终于感化了战犯并心服口服地接受了改造,于1959年国庆前夕获得特赦。《特赦1959》层层深入地展示了国民党高级将领如何从战犯转变为“人”的历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评论指出,“《特赦1959》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同时,完成了一次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求新与突破,为同类题材树立了标杆”[3]。

作为央视的年末收官大戏,电视剧《绝境铸剑》以古田会议的召开为背景,讲述了土地革命时期一支初建的革命力量,在不断的军事斗争、思想斗争中逐渐成熟,发展为红色铁军的历史故事,富于艺术性地展现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这一伟大思想在建设人民军队中的强大战斗力。众所周知,1927年秋收起义后,刚成立的红军部队,正面临着严峻的灾难。军中许多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一听到枪响就慌了神;师长余洒度军阀习气严重;团长邱国轩叛变;成批的官兵四散而逃。在这种艰难处境中,如何把枪杆子牢牢抓在党的手中?如何凝聚革命队伍的战斗力?这是90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在土地革命斗争中对这一关系到革命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则成为对这一问题的创造性回答。该剧导演黄文利曾谈道:“这部作品更注重的是对古田会议决议思想性的呈现。”[4]剧作着重以戏剧化的手段,深刻地阐释了古田会议思想决策的历史意义。

播出平台方面,央视显然占据着独特的权威地位,因此,央视成为近年来主旋律电视剧集中播出的平台。业界研究发现,“从观众构成上看,‘一黄’(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出现男性向苗头”,“从年龄构成上看,总台电视剧‘老龄化收视’特征相比其他一线卫视更加突出”[5]。2019年《启航》《共产党人刘少奇》《永远的战友》等主旋律献礼剧纷纷登陆央视平台,并获得良好的收视率,显现了央视平台收视群体相对稳定的态势。与此同时,央视努力通过“目标观众阶层耕耘”拓展其受众面,如《姥姥的饺子馆》《绽放吧百合》《刘家媳妇》等女性题材的电视剧,明显适合女性观众观看;涉案剧《破冰行动》则体现了央视想要吸引年轻观众的意图。

二、现实主义叙事新拓展

2019年,现实主义作品精彩纷呈。

热播剧《都挺好》聚焦于原生家庭给个体生命带来的折磨和心理创伤。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赵美兰作为家庭主妇,自己深受重男轻女的观念所迫而沦为婚姻的受害者,但耐人寻味的是,她又成为这个家庭的暴君,在对三个子女的养育中极度重男轻女,把自己遭遇的痛苦传递给他们,在不惜一切代价成全长子和次子的同时,极度苛刻地对待女儿苏明玉。剧作最令人寻味之处是赵美兰死去之后阴魂不散,她制造的矛盾极度扭曲了这个家庭的亲情关系,并因为她的死而愈演愈烈。应该说,《都挺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撕毁了家庭温情脉脉的面纱,其犀利和冷峻的镜头语言,在中国电视剧叙事中极为罕见,这也是该剧在2019年为人们所热议的一个重要原因。《都挺好》前半部分通过苏明玉的坎坷经历展示了原生家庭所造成的矛盾与痛苦,后半部分则着重通过苏明玉与家人的和解,展示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及自我救赎的力量和价值。在这个意义上,“都挺好”就不再只是乌托邦的承诺,而成为人们对家庭生活的美好向往与追求。

马云在为《无处不在:快递改变中国》所作的序中指出:“快递企业也是从零开始,短短几年内已经有7家上市公司。这是一个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数百万名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员的付出,是所有物流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正是这一群普通人,撑起了全世界最庞大、最复杂的物流系统,撑起了中国商业发展的基础设施。”[6]电视连续剧《在远方》以敏锐的艺术触觉,在国产电视剧中第一次将镜头聚焦于创造中国互联网经济奇迹的快递行业,“剧作在叙述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创业史的同时,将人物故事与时代洪流融合兼顾,把个人的创业传奇,升华为时代的精神象征”[7]。剧作并非孤立地叙述“非典”、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等历史事件,而是巧妙地将铭刻这个时代记忆的历史事件与个人的命运相结合。如在“非典”时期,走家串户的快递业面临严峻考验,但是主人公姚远不但没有退却,反而咬牙给员工加工资,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当然,《在远方》的时代精神,更重要的在于编导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快递这一物流经济模式给人们生活状态和精神层面带来的冲击和改变。姚远经营的快递业从不规范的草根团队发展到与国际电商相爱相杀的大公司,折射的恰恰就是这个时代的创业传奇。

电视剧《小欢喜》沿用了《小别离》的主创班底,以应试教育探讨都市家庭的亲子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从《小别离》到《小欢喜》,其矛盾冲突的戏剧内核没有变,改变的只是剧中孩子们的年龄,由一群中考生变为高考生,剧作的矛盾也因此更为尖锐。在这个意义上,《小欢喜》可以说是《小别离》的2.0版。一般认为,由于传统文化、就业竞争和独生子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国内的中考、高考应试教育,通过高强度、高竞争、高控制的题海训练,以及追求升学率的高压管理,迫使每一个人都在这种应试机器中超负荷地高速运转。因此,《小欢喜》之所以在国内引发话题争议,不仅在于该剧描摹出一幅高考语境下中国式家庭的“浮世绘”,更重要的是,它深刻激发了改革开放以后参加高考的第一代,在“第一次做父母”之后,在“高考”这一历史与现实的场域中,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

电视剧《奔腾年代》或许是2019年被低估的一部作品。剧作以新中国电力机车的研发创新为题材,应该说是一部标准的行业剧,但叙事却别开生面。在男女主人公年轻技术员常汉卿和战斗英雄金灿烂的人物关系设计上,明显借鉴了《欢喜冤家》的叙事套路,两人家庭背景、文化乃至性格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剧作从开始起就充满了喜剧性的碰撞与误会,但随着剧情的深入,金灿烂开始被常汉卿对科学技术的执着、严谨和爱国奉献精神所打动,而常汉卿也日益被金灿烂的热情、善良、淳朴所吸引,两个原本不可能相互理解的年轻人,却因为建设新中国的电力机车而相识相爱。耐人寻味的是,剧中留苏归国的机关干部冯仕高,因痴恋金灿烂不得而以各种“帽子”打压常汉卿,并不顾科学精神盲目追求高速度而酿成大祸,甚至最终丧失了生育能力。可以说,《奔腾年代》或许在艺术上仍有可改进之处,但剧作在讴歌时代进步的同时不失对历史的反思力量,其达到的历史广度和思想深度,在2019年国产电视剧中较为罕见。

播出平台方面,中国电视剧竞争最为激烈的莫过于省级卫视。据统计,2019年CSM59收视率前十的电视剧《谍战深海之惊蛰》(1.485)、《空降利刃》(1.408)、《激荡》(1.397)、《少年派》(1.395)、《老酒馆》(1.39)、《光荣时代》(1.372)、《芝麻胡同》(1.342)、《外交风云》(1.32)、《在远方》(1.306)、《小欢喜》(1.29),全部都是在省级卫视中播出。诸多卫视在成本与收视的博弈与平衡中合纵连横,争奇斗艳。如2019年一季度,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一南一北两大卫视,合作默契,相继推出了《大江大河》《幕后之王》《芝麻胡同》和《青春斗》4部电视剧。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两家卫视顺势而为,抱团取暖,先后播出了《都挺好》《天衣无缝》《国宝奇旅》。此外,如湖南卫视则坚守100%独播剧以及播出时间错位编排的竞争策略,观众人数稳定。显然,卫视平台的不同定位,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电视剧创作生态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推动了中国电视剧制作走向繁荣。

三、网剧制作的新格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在新媒体语境下,影像、屏幕、观众三者间的关系被彻底改写,电视剧的观看方式迎来重大变化。传统的观看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视机观看,一家人在一个特定时段同时获得相似的体验。互联网时代的网剧,却是用电脑或手机观看。与客厅里的电视机的“大屏”相比,电脑或手机的屏幕显然属于“小屏”。这种小屏之所以能够流行,恰恰在于它具有电视大屏没有的私密性。因此,屏幕的“小微化”,意味着观众审美趣味的分众化和多样化,从而为网剧的亚文化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空间。

2019年的网剧,首屈一指的无疑是投资高达6亿元的大制作《长安十二时辰》。该剧在制作上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思维,“对相关大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于预设观众采取有预谋的“定向爆破”。[8]

据历史文献,唐代长安城实行宵禁,唯有上元节全城解禁联欢。《长安十二时辰》以此为逻辑起点,借鉴了美剧《24小时》的叙事模式,剧中主人公张小敬必须在十二个时辰之内缉拿住恐怖分子,才有可能解救长安城的黎民百姓。剧作中反复出现的类似日晷的装置,强调了由于时间流逝而越发扑朔迷离的案情和焦灼的人物情绪。与此同时,镜头追随张小敬办案的历程,深入长安城的各个角落,以冷暖色调来分隔现实和回忆的时空,构建出立体的大唐气象,既让观众目睹了大唐盛世的繁华与喧闹,也让观众窥探到灿烂背后的暗流涌动、阴暗绝望。

从玄幻小说衍生而来的玄幻剧,已成为中国网络剧的新类型。当前流行的玄幻剧,其时空观、种族观和生死观所架构的世界观,明显继承了以《山海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同时又结合青年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结构加以改造和创新,古老东方神秘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想象相结合,因此具有了独特的叙事魅力。2019年热播的《陈情令》,改编自“墨香铜臭”的小说《魔道祖师》。作为耽美类小说的一部热门作品,《魔道祖师》自2016年8月完结以来基本占据各大排行榜前十的位置,其微博话题阅读量在《陈情令》未开播前就早已超过了45亿,讨论量也早已超过456万。《陈情令》的改编精准定位了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不仅保留了原著小说中的众多“名场面”,而且借助剪辑手法给予受众一定的想象空间。电视剧本身融合了重生、修仙、武侠、鬼怪等多种猎奇元素,但也注入了丰富的现实寓意。由于原著具有明显的“耽美”倾向,《陈情令》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采取了“双男主剧”的叙事模式,一方面保留了原著若有若无的暧昧意味,从而满足了“她”经济下女性观众消费男色的窥视欲望;另一方面却刻意将双男情感升华为兄弟之情,体现出网剧对主流文化的妥协与认同。应该承认,《陈情令》的改编契合了网剧分众化、多元化的审美体验,结果不仅在国内引发了收视狂潮,而且远销泰国、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并被Netflix(网飞)收购了海外发行权。

张颐武认为:“原来不为主流社会所理解的青少年的‘亚文化’已存在多年,在网络上早已成为一个重要类型——穿越小说。”[9]《庆余年》正是这样一部改编自网络同名穿越小说的网剧,当然鉴于政府主管部门三申五令,对穿越剧采取严格限制的措施,因此剧作将小说原有的穿越题材,改写成文学专业学生的小说创作,以此保留了小说原著的穿越审美意味。剧作主人公范闲之所以充满戏剧的张力,一方面是由于他作为私生子,为解决身世之谜身不由己地卷入了皇家的权力斗争,具有鲜明的悬疑风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带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却意外闯入古代江湖而“玩转”历史。剧作在历史与现实的映照中消解了历史的神圣感和距离感,杂糅了喜剧的元素,观众由此实现了“白日梦”式的欲望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网剧的崛起,网台关系一定程度上被重构,传统的先台后网播出模式,逐渐让步于网台同播,甚至先网后台。如《亲爱的,热爱的》2019年7月9日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首播,并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播出;《破冰行动》2019年5月7日在爱奇艺播出,5月10日在央视八套播出;《庆余年》在腾讯视频、爱奇艺首播,然后在浙江卫视播出……可以预见,随着5G 时代的来临,网台互动和媒体秩序变更,都将深刻影响中国电视剧的题材形态、内容创作和传播方式,中国电视剧的创作,正处于一个深度变革的临界点。

猜你喜欢
剧作卫视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综艺报(2023年11期)2023-06-28 16:04:42
罗周所撰孔子题材剧作研究
戏曲研究(2020年3期)2020-02-06 08:56:54
论罗周剧作的情感与形式
戏曲研究(2020年3期)2020-02-06 08:56:50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戏曲研究(2020年3期)2020-02-06 08:56:40
剧作法可以模仿,但有一样东西学不来!
电影(2018年11期)2018-11-24 09:30:20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34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新闻爱好者(2015年3期)2015-02-28 20:00:04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36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
声屏世界(2014年11期)2014-02-28 15:18:51
论动画电影的无绝对反派角色剧作模式
电影新作(2014年4期)2014-02-27 0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