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翼鹏 黄春华
(南华大学建筑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1908年德国数学家明克夫斯基在《时间与空间》中首次提及,“孤立的空间与时间都将被遗忘,唯有两者相结合才能保持独立的现实时性”。四维坐标系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加入时间尺度,引发了学者们新的思考。建筑师斯蒂文霍尔受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思想中有关时间的启示,在其书《知觉的问题—建筑的现象学》中专门谈到了“时间的绵延和知觉”的观点,关于持续性时间以及人们知觉体验的论述。可见对时间绵延的理解与空间营建是密切相关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面对一切事物都属于形象,它可以是具体的或是概念的。当我们的感知器官向它(形象)敞开时,所接受的就是这些形象;当我们的感官关闭时,就无法与这些形象构建联系。所有这些形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所处的世界。作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形象的未来必定在它们当下的表现中有所展现,不会凭空增添任何其他的东西。所以,我们还可以预测这些形象未来将要发生的变化。
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强调“身体在感知活动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将主观与客观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人们身体的轮廓是一般空间关系不能逾越的界限”[1]。建筑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将身体作为现象学研究的主体,一定的程度下,身体能够对它所接收到的东西进行筛选式的保存,即知觉与记忆[2]。
了解是产生知觉的前提,当我们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当中,我们会下意识地搜寻相似相近的形象与脑海记忆中的图像相匹配,来构成一种认知。当这种图像匹配系统拥有很高的完成度时,我们会产生一种即视感:此地我们很熟悉,好像曾经来过此处。知觉伴随着我们的见识日益丰富,它尽可能的简化形象将之以符号语言的方式存储于我们大脑之中,刨除细枝末节,留存最本质的印象。这种方式就是现象学中的基本研究方法,“纯粹的观看”,而将现象进行“悬置”则是先决条件。“悬置”的目的在于对现象进行过滤:一种是我们意识尚未理解而真实存在着的客观事物;一种是主观的心理情绪[3]。之后,回归形象本身,注重研究形象在当下意识中呈现出的东西。也就是说,意识自身直接触碰到的对象才是真实的研究对象。
实际上,知觉总是伴随着回忆。借助于感觉瞬间的信息,我们下意识从过往经验中提炼出种种细节并将之组合。多数情况下,这些以往的记忆取代了当下我们真实的知觉,抹去了知觉的便捷性和迅速性,同时造成了种种假象,似是而非的知觉。知觉是具有主观性的,受到经验的影响,它存在一种对真实世界简化的趋向。经验披着回忆的躯壳,掩盖了直接知觉的核心,记忆也将数个外部复杂的时间简化为均质的内在时间。这不是我们所研究的知觉,我们要求的知觉是纯粹的,而不是经过我们加工的简化而具体的知觉(这种知觉被记忆所扩充,潜意识让我们看到自己希望的东西)。纯粹知觉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通过训练我们也能掌握这种能力:着重于眼前的形象,并且能通过放弃所有过往经验的方式,获得对形象最直接的观察力。
绵延的概念源自柏格森对时间概念的重新解读。将时间假想为连续而跃动的点,在绵延中所有状态的时间都是可以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因而不存在孤立的某一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只有依靠理性思维,才可以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段从意识之中分离开来,才有可能从中分析出一些相互独立的意识状态[4]。因此,纯粹的绵延是一种互相渗透的多样性和一种无外在性的延续。它不断延续又有差异,每个瞬间都与此前的瞬间有所异同,但仍然保持自身。
所有的意识都是被时间记录的,所谓的绵延就是任何状态的延续对当下的感知或过去记忆的叠加。绵延是一种延续性记忆,它将过去延伸至当下。而当下,则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而变得沉重地叠加在我们身上。如果这种过去的经验不能保存至当下,那么绵延便是不存在的,只有临时性和暂时性。记忆是模糊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虚幻变成现实。同时,这种意愿自己也变得真实,并一次次地给予人们愿意相信的真实感。因此,现实场景在时间上的绵延总是能唤起人们尘封的记忆。在场所空间的营造上,如果没有过去体验之记忆的加入[5],就无法真实和具体地理解空间的精髓,无法营建那种理想的建筑场所与空间,那种被诺伯格舒尔兹称作“场所精神”,被卒姆托称之为“氛围”的东西[6]。
电影世界中,德勒兹认为时间并不是顺序的,而可以是乱序的[7]。影像哲学使用一种“剪辑”的方式来表达时间和空间,将影像按并存性或无时序的关系组合起来。在同一时空中,各种过去的时间被组合起,并在回忆中显露它们的表象。这就是电影中视觉现象的常见处理方式。在城市建筑空间体验中,这一方式也同样适用。实际上,空间知觉的本质便是知觉的一种重组方式(剪辑)[8]。如果对空间知觉体验进行分析,我们便可以发现:知觉中的影像都呈现出片段、跳跃和非连续的特征。连续、无间断的则是物体的运动与永恒的时间。空间体验的不完整性在城市知觉体验中最为明显,例如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知觉感受是破碎的,即便是大家熟悉的故乡也是如此。凯文·林奇有关城市心智地图的研究详尽的论述了这个问题[9]。时间与记忆干扰了人们的认知,当我们所意识到和感知到的“当下”或“现在”的时空,其实已经是“过去”的了。因此,知觉永远是对过去回忆的知觉,即使它是瞬时的与“现在”密切关联的“过去”的记忆。记忆(印象深刻之事)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们脑海中,在当下被人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加以体验并与过去的记忆相融合。这就是知觉体验的本质,过去经验与现在体验的统一。
在城市街道的知觉体验中,时间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存在。“移步换景”能很好的解释街道中的时间运动:“移步”显然是具有时间因素,也包含记忆,不过这种记忆是骨骼和肌肉所形成的机械记忆。“换景”,也包括时间因素,这种时间因素在每个“换”“景”处都十分短暂。街道活动中的感知也是记忆活动,表象上是地理位置的变化,究其本质是运动与时间在空间中结合的影像。街道中不同时空的记忆错综并置在脑海中,形成一种混杂、简化的街道记忆。空间知觉是一种整体和协调的活动,具有“重构过去”的本领[10]。空间感受最终会沉淀为一种记忆,成为过去时空的“现在”,成为一种追溯时间的机制。
时间作为链接图像影像中的枢纽,这对记忆影像也是同样的。其本质上,表现的都是整体的时间变化。同时,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独自坐在街角休憩,眼观同一处景物,久经风霜的老店、风格跳跃的新店、川流不息的人群、汽车轰鸣与人声鼎沸,虽然我们没有运动,位置也没有变换,但我们却强烈地感受到万物的活力,仿佛置身于时间的长河,各种画面从我们眼前划过。这种街道感知通常是强烈的,这是一种抛开人情世故,置身事外以一种第三人称方式融入自然与文化的审美感受,因此我们能够仔细体会分析街道空间和街道活力等主题。在街道中,色彩斑斓的建筑和嘈杂的声响使人们感受到街道的活力、城市的魅力。这种感觉时而强烈、时而缓慢。前段时日重归家乡,漫步于街道中感受到一种由时间主宰,宁静而缓慢的整体体验。无论是在天桥感受到川流不息的车辆,视线所及处斑驳的墙身,还是街道两侧杂乱的广告,或是在公交站台等车的路人,以及随风摇曳的树木,都成为“生活时间”的一种具体写照[11]。
街道体验中,人们随着路径行进,以不同视角对街道中人行道、临街界面、沿街绿化等要素进行感知。在步行中,视觉和身体其他感知器官为我们在不同地点获得了不同体验。在街道时空中,人们切身体会到空间与时间的结合才是真正的生活时间。其间,时间为运动和感知的主导,将之融合为一种综合体验。然而在生活中,这一切都不是静止的,绵延时间中的生活、运动成为时间的一种表现形式。源远流长,韵律在时间中流动蔓延,人们获得一种连续、绵延、统一和综合的全身心体验[12]。
若缺少了整体的时间观念,感受到的则是破碎、片段化的空间[13]。认识到这一点对建筑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中考虑体验时整体的时间因素,用时间轴线将三维的空间联系起来,不去为了空间而设计空间。就如同音乐家在创作时一样:落笔时为静止的音符,但是在体验中却是浑然天成的曲调韵律。
回到事物自身以直觉来感知,得到的就是真实的可见、可听、可闻、可想、可触摸的感知体验,远比图片、文字更加令人深省。感知即是个人的感受,与个人经历文化教育程度有关。作为建筑师要做的就是创造出让使用者产生共鸣的空间,能激起其内心深处的记忆从而与空间产生交集。这要求建筑师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对设计对象有着真实的体验,这种体验来自生活经历,是经过自身思考与验证的更为直接的体验。这种对所有建筑、环境、文化的知觉体验是进行知行合一设计的基础。想要理解感受这种“综合知觉体验”,需依靠一种纯粹的直觉,掌握空间设计的关键是理解时间绵延的本质,这在获得真实体验的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