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笔者所在的学校依托网络平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分别在期中和期末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填报。期中主要评价阶段性调研和日常学习表现,期末则是综合性评价,包括进行学生的“思想评定”。期末教师填报后平台开放,家长和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家长的话”和“学生的话”的填写,同时也对教师前期的各项填报进行检查,发现有误的可在平台关闭前与教师联系修改。
期末平台开放第二天,我接到了班上男生阳阳家长的电话:“我们阳阳在学校是不是表现很差?”乍一听我有点懵,阳阳虽然有点调皮,但还不至于“很差”。“我看他成长空间里很多表现都是B,听课、课间休息、升国旗……问他嘛还不承认,说自己没有表现不好,所以我想问问,他到底哪些方面差,我们也好配合学校想办法帮他改正。”后面的话家长说得还算客气,但很显然,看到这份B 多A 少的评价,他们不太能接受。
为了了解阳阳本人对这份期末评价的看法,休业式那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阳阳有点不好意思,说B 太多了,有点丢面子。“那你觉得老师有没有实事求是呢?你看你上课总跟同学讲话,每次排队都管不住自己的嘴,升旗仪式也不例外,还有小岗位,也总要提醒了再做。”“我没有每次排队都讲话,小岗位没做是因为要去田径队训练。”阳阳又开始习惯性地为自己辩解。显然他本人对这份评价还是不太接受。
像阳阳这样的男生班里还有不少。就教师而言,“思想评定”只有期末一次,不能呈现学生日常表现的轨迹,评价主体也只有班主任一人,缺乏说服力;那些规矩也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制订,没有家长和学生的参与,也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只有结果的评价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诊断激励功能——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
经过反复斟酌,我设计了一份考查学生品德发展的“行规过程性评价表”,用以观察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塑造他们的优良品格。我把学生在校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进行罗列,与“思想评定”中的内容整合,并写出“具体要求”,使其更加全面、科学。评价表格制好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学习,还听取了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最大限度获得家长和学生的心理认同,并就评价的实施形成了如下共识:(1)评价方式:每日对照表格中测评内容的具体要求进行自评、他评,没有做到的不得星,记录每日得星数和扣星原因。(2)评价时间:每天午餐后和放学前,需要家长参与的在家完成,并签名。(3)每周一结:一周扣星少于10 颗的晋级换颗大星;集满4 颗大星可以获得免作业、换座位等奖励(还可从家长那里获得事先约定好的奖励);每学期集满16 颗大星授予班级“行规小标兵”称号,集满20 颗推荐参加校行规标兵评选。(4)学期总结:学期末,对成长空间的“思想评定”进行自评。
另外,为了给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以信心,表格中还单列“典型事例”一栏,记录学生每天所做的好事,10 件好事换1 颗大星。
这样的行规实施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像阳阳一样平时不太守规矩的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逐渐增强了,得星越来越多,一些诸如“讲废话,作业拖拉”等坏习惯也逐步得以改正。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也很高兴,再也不用担心期末评价不好看了。
小学阶段正是树立规矩意识、涵养良好习惯的时候,“评价表”上的评价内容很好地起到了引导作用,让像阳阳一样的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应该肯定,什么样的行为不该发生。它就像一面“镜子”,帮助学生不断矫正行为,改掉自由散漫、以自我为中心等坏习惯,朝着理想目标前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表中评价的具体要求是经过大家讨论并认可的,它既是学校对全体学生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及时总结,让学生有机会“晋级”、获奖。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内在动力被有效激发,都在努力争取少扣或不扣星。“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集体中,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会“不待扬鞭自奋蹄”。
“评价表”能有效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近期行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干预。如发现学生午餐浪费现象严重,我组织开展了以“午餐那些事儿”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创编儿歌、表演小品等活动进行教育。
学生在每天对照表格要求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行为准则的熏陶,从而自觉矫正自己的行为。而这样的评价又是动态生成的,每天都会更新。如此“学习—对照—调节—改进—完善”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及时看到成绩,找到和同学之间的差距,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