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模式探讨

2020-01-02 09:44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政互联网+

吴 勇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荆州 434000)

0 引言

“互联网+”是指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也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具体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不仅对社会各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的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提出新的目标。高校学生不仅是未来各个岗位的新生力量,同时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学校学习期间,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使学生建立一种互联网思维模式,并且能够与本专业很好地结合,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1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

高校思政教学依托与课本,主要形式为课堂教学。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往往采用比较简单的说教式教学形式,这使得学生对课程内容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学习的氛围不高。而当下“互联网+”的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搜寻各种知识和信息,网络上新鲜有趣的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这样就造成了常规的思政课程无法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学生更善于接受互联网中的信息,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失去意义。

1.2 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导

当下高校学生处在一个互联网新浪潮的时代,众多的思维价值观念在高校学生中存在,这使得高校学生缺乏有效的思维价值体系,导致对社会的偏见、对未来和人生理想比较迷茫。从目前的高校思政教学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偏重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理论相关内容,而对学生的思维缺乏有效的引导,对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的建立起不到有效的作用。

1.3 教学内容比较保守

高校思政教学的内容比较保守,主要是以课本为依托,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内容已经与当下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不相符,也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同时,这样的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有效的了解和认识,只能单纯地对复杂的政治理论进行记忆,无法产生精神信念上影响,使得思政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新思路

2.1 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在高校的思政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来加强对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的讲解,不仅能够使学生提高对课堂的兴趣,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网络思维。比如网络多媒体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示课堂讲解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来搜寻相关内容,拓展教学资源。除此之外,当下的MOOC、微课等形式,都可以应用于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中,不断地提高思政课程的趣味性,保证课程教学的效率。

2.2 利用思政课程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

利用思政课程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互联网思维的培养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日常的专业教学则对互联网的思维教育比较缺乏。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手段与理念,向学生灌输互联网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对正确地对待和使用互联网资源,建立网络思维方式,在未来能够良好地融入到“互联网+”的社会环境下。

2.3 完善思政教学的内容

在传统环境下,高校的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社会生活以及思维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高校的思政教材很难得到及时地更新和完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尽量地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将新鲜的元素和理念融入到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中。要详细地讲解和介绍网络环境下与高校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当今时代有一个良好的认识,从而能够对自身发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判断。

3 结束语

“互联网+”环境下,社会经济出现显著的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与之相适应,对社会培养出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现代化人才。高校思政教学作为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在新的环境下应该有所创新,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形式,提升课堂的教学水准,从而建立完善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思政互联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