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彬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02)
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除了拥有了传统数字校园“信息共享”“高效率”“管理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等特点,还拥有“个性化”“智能化”“专业化”“成本低”等特点。现今社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化信息化便携设备的普及和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已基本普及到千家万户。随着“智能化”“专业化”电子设备的普及、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平台以及高职高专校园无线网络的发展,为“移动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专业技术的支持和充分的技术保障,体现了高效、互动、专业、共享、节能的学习和生活校园环境。
“智慧校园”是指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平台的智慧化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为载体,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云平台、虚拟化智能化等技术,将教学资源和科研管理进行充分融合,并以各种应用平台为载体构建师生互动与创新创业活动,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相结合的关于教师教学管理、学生生活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化的校园环境,将师生校园生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达到高职高专智慧校园的模式效果。“智慧校园”模式要善于了解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发展,及时关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能够创造性地对智慧校园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充分考虑大数据、网络、传输、共享、管理等技术问题,将应用系统和数据库、运行环境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智慧校园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高职高专学院的各个应用服务领域当中,实现互联协作,提供面向师生的一站式便利服务。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实现对校园的基础和日常管理提供网络通信、安全防范和日常办公等校园服务的框架。在传统的高职高专校园模式的状态中,学生和教师都需要通过传统的电脑和互联网接入平台中,但是现在教师和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等移动设备获得和处理各种信息。通过移动设备的移动端接入校园的信息网络将会是更加普遍,在现今5G 即将来临的时期,将会极大提高师生使用智慧校园平台来实现资源共享,极大的方便了师生的日常生活和管理。
构建高职高专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有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在的移动智能技术正已经向着功能增强化、多模式化、定制开放化的方向发展,而移动互联网技术是通信和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而智慧校园与时下如火如荼的物联网技术密不可分。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通过嵌入式、传感器和RFID 等关键技术的动态管理与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还要有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智慧校园是指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学与教的效果为目的,提供感知型、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并能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预测的智慧型学习环境。高职高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在基本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要实现从传统的数字校园到智能化的智慧校园的过渡转化,还需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尤其是智慧校园建设的负责人需要既掌握智慧校园建设理论又知晓智慧校园建设技术,同时改进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优化信息等各方管理流程,提升系统平台的管理能力。
高职高专构建的智慧校园总体目标就是在云计算技术提供的平台上,利用数据库存储技术来实现统一的师生身份认证、交互式课堂、设备中控管理等来构建成一个资源共享、信息汇集的师生管理平台,提升高职高专院校的信息化整体管理水平。云计算技术是海量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和数据挖掘为高职院校的智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保障。包括传感器、摄像头等硬件设备,通过感知层对师生、设备、资源等环境进行全面的感知。智慧校园中的移动互联网络平台加强信息获取和服务的能力。通过资源整合高职高专中的教学、管理等应用系统,利用传感系统和社交网络系统构建开放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提供智能化、开放化的应用服务;智慧校园中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内容安全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保证智慧校园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基础和要求。
基于移动互联网建设的的高职高专智慧校园应该建立统一的大数据,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在构建智慧校园系统应用中的各个子模块时,应该做好基础数据的建立,例如学生基本信息,专任教师基本信息,外聘教师基本信息,行政人员的基本信息等。进行共享数据,做好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提高系统维护性是建立统一大数据的终极目标。虚拟的分布式存储与DSCP,提供了数据存储和数据计算等服务;UAP 中用户身份识别也需要身份认证服务器单独进行管理,不能统一管理;底层硬件统一由云计算将基础设施资源进行虚拟化后分布在校园内部网络当中。
高职高专智慧校园文化不仅包括了各自校园所形成的固定的大文化大背景,还包括学生生活、娱乐、学习等构成的一些基础信息文化,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高专智慧校园应用平台的构建满足了现代环境下以师生为主的群体。智慧校园是以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目标的理想化建设。以这个目标为出发点,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应用平台建设是基于师生、教学、学生日常等多角度来探索建构智慧校园的有益举措。
从目前来看,对于基于互联网智慧校园的系统架构、还需要很多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职高专新型创新教育理念的融合。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来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重要新技术,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应用平台而扩展出的新的创新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高职高专院校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管理的高效化和智能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相信未来的智慧校园生活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