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乘航幼儿园 蔡玉婷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多姿多彩的生活,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向蝙蝠学习,我们发明了雷达;向蜻蜓学习,我们发明了直升机;向青蛙学习,我们学会了蛙泳……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是一项集趣味性、游戏性、自主性等于一体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因为开展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需要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材料,所以许多幼儿教师对此感到一筹莫展,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在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殊不知,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就有许许多多材料。下面我将结合一些典型案例,详细论述在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中选择和利用自然材料的一些有效策略,希望能够给更多的幼儿教师带来启示,让更多的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美术区域活动时,合情合景地选自然之材,育自然之美。
或许在部分幼儿教师看来,将一些树叶投放到幼儿美术区域活动中,幼儿就只会用这些树叶做树叶粘贴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幼儿的眼中,这些树叶还可以做成一条漂亮的手链、一根独特的项链、一件百看不厌的工艺品等。正因如此,幼儿教师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投放自然材料的时候,要坚决摒弃“一‘材’一用”的惯性思维,鼓励与引导幼儿“一‘材’多用”。
例如,我曾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投放过一些石子,这些石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五颜六色。除了投放这些石子之外,我还投放了一些用石子制作的创意美术作品。有一张用圆且扁的石子做成的戏剧脸谱,有一颗用圆润且饱满的石子做成的恐龙化石,有一座用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石子做成的“浓缩版”的假山……很显然,这些展示出来的美术作品,正是对所有幼儿的一种无声启迪、有形引领。当幼儿赞不绝口地欣赏这些创意石子美术作品时,从内心深处就会产生一种利用各种各样的石子创作美术作品的冲动与欲望。不仅如此,透过这些创意石子美术作品,幼儿也会尝试“一‘材’多用”,尝试用一样的石子,创作不一样的美术作品。
多“材”混用,顾名思义,就是让幼儿将多种自然材料混合到一起创作美术作品。将多种材料混合到一起,不仅能丰富幼儿美术区域活动内容,还能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以及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等。同样,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利用多种材料,天马行空地创作各种美术作品,幼儿教师也应该给予幼儿一些启迪。或者说,幼儿教师应该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放置一些“范本”,以这些“范本”为扳机,幼儿教师就可以触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我曾在幼儿美术区域活动中投放了一些茄子、黄瓜、苹果、香蕉等果蔬。为了启迪幼儿多“材”混用,我还在该美术区域活动中张贴了一些创意美术作品的彩色图片,有用苹果、香蕉和梨子等做成的水果拼盘,有用黄瓜、茄子、洋芋等做成的蔬菜雕刻作品,水果拼盘的样子非常多,蔬菜雕刻作品的样子也特别多。实践表明,相比在幼儿美术区域活动中投放一种自然材料而言,投放多种自然材料不仅能够使美术区域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也能够使幼儿创新空间更加广阔。
吃苹果时削去的苹果皮、吃香蕉时剥掉的香蕉皮、吃橘子时剥下的橘子皮……这些自然材料,在普通人眼中也许是废弃物,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些自然材料投放到幼儿美术区域活动中,那么,在幼儿的奇思妙想下,这些“废弃物”就会变成一些创意美术作品。
例如,有一次,因为幼儿中午起床之后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以及橘子等,所以等幼儿吃完之后,桌子上有一大堆苹果皮、香蕉皮和橘子皮等。于是,我就将这些苹果皮、香蕉皮和橘子皮投放到了幼儿美术区域活动中。在此次活动中,有些幼儿用红色的苹果皮做出了鲜艳的小花朵,有些幼儿用黄色的香蕉皮做成了漂亮连衣裙,有些幼儿用橙色的橘子皮做成了橙色的“表情包”,“喜怒哀乐”样样俱全。由此可见,在开展幼儿美术区域活动时,教师引领幼儿旧“材”新用,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等。
总而言之,选择与投放材料是幼儿教师引领幼儿开展美术区域活动的前提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