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第三中学 马启云
以往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仅将课本上展示的知识内容进行单方面理论讲解,还有部分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增强地理学习过程的多样性。但此类教学方式极大程度上忽略了地理实践部分,很多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仅仅只了解其表面或相关概念,无法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融合,更无法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够将地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由抽象化转变为具象化,更形象具体地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地理知识变得可观察、可触摸、可实践操作,对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地理教学质量有重要帮助。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外,还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拥有良好的品德,真正实现地理学习阶段的全面发展。而有效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够让学生在实际考察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了解程度,形成保护自然、节约资源、关心社会的良好意识。在实践操作中锻炼学生学习时的实事求是态度,能够严谨对待每次实践操作,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全面发展水平。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开发性,将其有效应用到地理教学中能够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地理学习更具趣味性。但目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大多数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极易忽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即使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考虑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但由于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掌握程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将乡土资源合理融入。
首先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地理小测试、课堂交流等方式了解现阶段班级学生的整体地理学习水平、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难题、地理学习方式、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意见等。其次全面分析地理教材内容,充分收集可利用的乡土资源。最后以了解的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规划乡土资源,对整体教学过程进行完善优化,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可实践、可操作的地理学习环境。
加强地理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程度,教师可选择合理的教学案例有效应用乡土资源开展教学。比如在教学“天气特征”相关知识点时,类似于寒潮、冷锋等特殊天气现象,大多数学生对该知识概念的理解程度较浅,若单一对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不仅会增强学生的学习难度,还会加大知识点的抽象度。这种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去了解和观看每天电视都会播放的天气预报,先从天气预报中对相关天气现象进行初步了解,再结合实际天气案例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寒潮、冷锋等特殊天气现象具有的特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该天气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地理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提高乡土资源利用率,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掌握地理和运用地理。比如在教学“环境污染”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环境。教师事先准备好实践活动需要的相关设备用具,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组配备相应的设备用具,并提出学习任务“目前本市环境质量如何?存在哪些污染?对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又该如何解决?”学生根据任务利用设备用具对环境进行监测,收集和记录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课本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的答案。教师根据每组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纠正,加强学生对环境污染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相关地理实验时,可有效借助乡土课程资源。比如在进行降水测量或气温观测等地理实验时,学生可以自发组成不同小组,亲自记录和观察气温及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小组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这种情况下乡土资源合理融合地理实验,学生将课本知识带入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和研究地理知识,更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水平。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改善地理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所以需要教师能够明确意识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合理评估学生,完善教学过程、利用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展教学、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实践活动有效融合、在地理实验中应用乡土课程资源等方式不断提高乡土课程资源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