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东陵盗宝记》中所描述的夜明珠,夜间百步之内,足以照见每一根头发,这宝贝可使尸体不化。慈禧太后死后为保持尸骨不化,嘴里便含了一颗夜明珠,据说这颗夜明珠是重约787.28 克拉的金刚石原石,价值1080 万两白银(1908年),相当于8.1 亿元人民币现值。如此稀世珍宝却被盗墓贼所盗走,至今仍旧下落不明。
目前对于夜明珠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学术界对于夜明珠有一个较基本定义便是:在自然界产出,在常温下经阳光、白炽灯或其他光源照射一段时间后,在黑暗下能发出磷光并持续0.5 小时以上,借助该光源在0.33m 范围内能看清直径为5mm 大小的物体者称为发光石,若琢磨为球状的叫夜明珠,呈玉璧状的叫夜光璧。这个定义便界定了磷光的发光时间、辉度以及发光所需要的温度。所以市场上所谓“夜明珠”都不能称为真正的“夜明珠”,天然宝石必须达到以上标准,才能称为夜明珠。
许多宝石具有发光性,包括荧光与磷光。如果材料在外界能量激发下可以发出可见光,并且当激发源撤除之后,材料立即停止发光,此时称之为荧光;而当激发源撤除之后,若材料继续发光,则称为磷光。激发源可以是紫外线、阴极射线、X 射线、加热等等,而夜明珠发出的光便是我们所说的磷光,并非荧光。
宝石矿物的发光性与晶格中微量杂质元素或者稀土元素和某些晶体缺陷(陷阱)的存在密切相关。简而言之,宝石中致色元素和该宝石晶体的结构影响着宝石的发光性。
能够发出磷光的宝石有很多种,除了萤石之外,还有钻石、磷灰石、白钨矿、欧泊等等。所以夜明珠并非特指萤石,有磷光的萤石也不一定是夜明珠,而是能发出磷光且能达到以上标准的自然界产出材料才能称之为夜明珠。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商家卖的所谓的“夜明珠”其实是一种添加了发光材料的仿制品,它的学名为人造硼铝酸锶。该材料有很强的磷光效应,有些不良商家为了使其看起来更加像天然宝石,还会特意在其表面加上一层外表皮。一般这种材料都要经过充填磷光粉、涂层、辐照等工序,黑暗中非常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