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俊,杨慧
(信阳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婚姻家庭观是人们对于婚姻问题、 家庭问题的基本认识,大学生的恋爱行为直接体现了婚姻家庭观。行为地理学认为行为产生经历了环境感应、环境认知以及人脑映像,再做出决策的过程[1]。研究在校大学生在不同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婚姻家庭观的行为过程和认知规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不仅是完善学校教育的内容,而且对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Brantley A 认为高校大学生恋爱是普遍的,爱情是幸福婚姻的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会离婚的[2]。Brian 等发现影响婚姻恋爱观因素是宗教信仰、家庭教育以及所处的文化氛围等[3]。Martin 发现绝大多数年轻人视婚姻为一生的责任,对不良婚姻持否定态度[4]。石玲运用调查问卷研究了当代在校大学生的恋爱行为[5],“80 后”中国独生子女婚姻观[6]、“90 后”大学生爱情观[7]、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等都成为婚姻家庭观的研究对象,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但这些研究侧重分析婚恋的人文伦理方面,较少探究在校大学生的家庭观。以生源地多样化、地处南北过渡带的信阳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基于行为地理学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及行为决策机制,研究在校大学生婚姻家庭观差异及影响因素,探究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培育大学生健康婚姻家庭观机制。
调查问卷从择偶观、生育观、家庭观3 个方面设计27 个相关问题。2019年6月采取随机抽样与判断抽样的方法,在信阳师范学院自习室、图书馆、餐厅门前、微信群等发放220份电子和纸质版问卷,回收210 份,回收率96.00%,全部为有效问卷;其中,男生80 人、女生130 人,占比为38.09%和61.91%;汉族97.62%,少数民族2.38%;文科25.71%,理科74.29%;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分别占20.95%、39.05%、26.67%和13.33%; 生源地为城镇25.20%和非城镇74.80%。基本能代表当代在校大学生的特性,再利用SPSS 23.0 分析,研究婚姻观的主要影响因素。
择偶观是人们对待恋爱、 择偶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大学生的择偶观主要体现择偶标准、择偶方式、择偶态度、对同性恋的态度等方面。
(1)择偶标准。当代在校大学生择偶标准较为客观和理性,其中重视个人能力占35.32%、道德品质占24.11%。但有15.31%的人看性格气质、12.32%的看家庭背景、6.93%兴趣爱好以及6.01%身材外貌等外在因素,总体上当代在校大学生的择偶观是健康的。
(2)择偶方式。当代在校大学生选择自由恋爱的比例占79.66%,而依靠通过父母介绍的占5.89%,朋友介绍的占4.94%等。说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择偶方式逐渐被淡化。快速发展新媒体在择偶方式体现新潮流,网络社交的择偶方式占2.76%。大学生多元择偶方式表明择偶行为的选择体现时代环境的烙印,是人在环境知觉和认知上所做出的行为决策。
(3)择偶态度。大学生恋爱动因中,选择“终生伴侣” 的占68.23%、“对异性好奇”20.28%、“空虚消磨时光”6.81%、“随大众”2.70%、 另外还有1.99%的学生选择“追求性的欢快感”。表明在校大学生的择偶态度总体是理性和多元性的,但择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因空虚消磨时光、随大众、追求性的快感等的冲动行为。
(4)同性恋认知。信阳师范学院的女生占总人数的七成以上,在男女比例失衡的环境感应下,认为同性之间也会有美好的爱情的占45.03%,觉得理解但是看不惯这种行为的占41.61%;认为变态行为不可理喻的占10.05%。
生育观是人们对生育问题、 家庭生育功能的基本认识及态度。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数量庞大且即将进入生育期,生育观对个人的生育行为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将有较大影响。
(1)生育意愿。20 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的生育政策依次经历鼓励生育、独生子女、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的变迁,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一般为“90 后”“00 后”,在生育观上有着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在生育意愿中,74.42%的学生选择生两个孩子,20.81%的学生选择生一个孩子,4.27%选择不生育。性别是影响大学生生育观的主要因素,经济、文化、政策等对生育观念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子女教育的态度。在对子女教育的问题上,选择“顺其自然,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 的占38.76%、“多才多艺,悉心培养”占31.12%、“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占27.71%、“严格管教”的占2.41%。当代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子女教育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悉心培养孩子多才多艺,另一方面又想顺其自然、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1)夫妻关系。当代在校大学生在动态的生活环境中获得并加工信息,从而对夫妻关系问题看法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调查显示,49.95%认为夫妻是彼此精神的灵魂伴侣、 应该彼此尊重;41.37%觉得夫妻之间是一种亲密的关系,但应保留一定的空间;认为夫妻之间是最亲密的关系,应无话不说的仅占8.68%。大学生重在精神上灵魂伴侣的感觉享受,显示对美好爱情及婚姻的憧憬。
(2)父母与子女的关系。73.56%的学生认为父母与子女应向朋友一样互相尊重,可以谈心交流,24.02%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2.42%认为父母应该严厉并保持家长的绝对权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较为开明,但小部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则认为父母和子女应该保持差异。
行为地理既研究不同个体或人群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行为,也研究人对环境的感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8]。由于环境感知的主体—大学生有着学科、年龄、民族、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基于环境认知导致个体间行为的差异,在大学生婚姻观念上亦是如此。
学科差异使大学生的思考方式、 认知规律及行为选择也不同。在婚姻与爱情关系的选择上,81.49%的文科生和69.23%的理科生认为“婚姻应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没有爱情就没有婚姻”;11.13%的文科生和12.91%的理科生认为“婚姻中有爱情最好,没有也没办法”;3.71%的文科生和3.70%理科生认为“婚姻与爱情没有必然联系”。理科生受制于理性环境和时间的诸因子影响,所表现的行为选择规律直接而理性,而文科生的思维更具感性,通常把爱情与婚姻想象的更加神圣,由于理科类学科中男生居多,也从侧面展示师范院校的男生比女生对恋爱婚姻更加的自信。
大一到大四学生对婚前同居看法表现出随时间变化和校园地理物象的改变,其选择规律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认为“以个人意愿而定”一到四年级均在60.00%以上,认为“伤风败俗没法接受”一到三年级分别是4.65%、4.94%和5.36%,逐级递增,但大学四年级却下降到0,大四学生在现代化社会环境感觉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较为开放。认为通过婚前同居看两个人在一起是否合适的观点中,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分别占22.22%、41.67%、25.00%和11.11%。表明大一学生刚来到大学陌生的环境,其行为选择更多的是受生源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做出相对保守的行为决策,大二受周围同学行为的熏陶,把婚姻与婚前同居理想化,大四又理性回归面对现实。
民族的地理环境差异所表现的恋爱原因的不同,汉族学生认为选择终身伴侣的占31.21%,对异性好奇的占13.66%,空虚消磨时光的占4.88%等,31.22%的学生没有找朋友。少数民族学生选择对异性好奇的占60.00%,追求性的快感的占20.00%,空虚消磨时光的占20.00%。汉族学生大多来源于中部、东部地区,在开放地理环境动态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对恋爱的行为选择上是理性和成熟的,而少数民族学生多受地域的限制,生活圈较小,偏僻地理映像反应在头脑中,恋爱原因多是对异性的好奇。
生源地差异对大学生对家庭观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对男女平等的看法上,53.73%城镇户籍的学生认为无论在家里还是社会男女都应该平等,1.82%认为男女平等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不可能实现的,44.45%的觉得男女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非城镇学生观点的占比分别是40.65%、5.81%和53.55%。当代在校大学生对实现男女平等的态度是积极和公正的,符合大学生进步思想,但城镇户籍、东部地区的学生在开放思想和发达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对待男女平等的问题更加开明。
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问题是在校时恋爱的后期阶段主题,也是人生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问题。研究发现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理性与冲动并存,受行为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年级不同对婚前同居的行为选择不同,大四的学生略显成熟;汉族学生在恋爱动因上相对理性; 文科学生大多理解支持同性恋,而理科学生大多不认同;东部、城镇生源地的学生赞同男女平等者居多。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培养在校大学生健康的婚姻家庭观不仅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还对正确引导未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都有积极的作用。
(1)提高家庭的监管作用。原生家庭的影响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很多案例中都是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健全或者是“留守”学生而导致孩子缺乏管教和引导而误入歧途,因此需要运用家庭的监管作用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婚姻家庭观,通过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利用现代发达的视屏通信技术家长、 亲朋好友等适时监督指导大学生自尊自爱等,实现大学生践行健康的婚姻家庭观。
(2)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在校大学生的恋爱阶段主要发生在大学时期,高校有责任引导和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婚姻家庭观念,根据该校生源特性来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引导当代在校大学生理性恋爱。另外针对师范院校男女比例悬殊的现实,开设婚姻家庭选修课程或者举办专题讲座,引导大学生妥善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正确对待性生理和性心理困扰,培养高尚和神圣的爱情意思等以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3)加强社会的监督作用。加强社会的监督作用引导当代在校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婚姻家庭观念,主要是规范主流健康的价值观念的传播,拒绝不健康的思想价值观流传社会,通过科学健康的渠道让大学生获取性知识、婚姻观念,强化社会的舆论监督,宣传道德法制教育。广大的社会工作者可以结合目前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讲座,传播健康的婚姻家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