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对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是提了几十年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并不是没有方法,而是对于乐山大佛这样一尊极富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石刻佛造像而言,必须谨慎对待,不能有半点马虎。2018 年10 月到2019 年2 月,乐山大佛暂停参观,并开展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的抢修性保护,这是大佛最近的一次修复,用材有四千多根钢管,但没有与佛身直接接触,避免了因修复带来二次受损。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建成于贞元十九年,经历四位皇帝,历时九十年建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朝修筑大佛时专门设计了一套排水系统,此外修建大像阁为大佛遮风挡雨。北宋年间曾为大佛重装金身、彩绘服饰,后将“大像阁”更名为“天宁阁”。民国时期四次维修大佛(1914 年、1925 年、1927 年、1932-1934 年)。1956 年,乐山大佛成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间又进行了四次修缮。直到2013 年,完成乐山大佛考古调查和测绘工作。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聚处的崖壁上,依山傍水的环境导致红色砂岩长期经历水的侵蚀(降水、地下水、江水),且天宁阁自明末毁于战乱,大佛处在露天环境里,长期的日晒雨淋与植被生长使大佛逐渐消瘦,表面布满青苔,而位于大佛两侧的护法天王,已经被风化得面目不清。在防止大佛风化上,最初是用捶灰涂抹大佛全身,后来改为局部涂抹。到了近代四次修缮大佛,主要是维护大佛的头、肩、手脚等部位,并且一直沿用最早设置的排水防潮系统,同时清理大佛身上滋生的杂草杂树和填补裂隙孔洞。
依据大佛风化的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物理风化对大佛造成的影响。天宁阁在战乱中毁坏后,乐山大佛一直在露天环境中,相比于有遮盖物保护的时间,它处于露天条件下的时长更多,因此受到的风化剥蚀十分严重,这也是大佛物理风化的主要原因。
炳灵寺石窟的佛造像修建于十六国时期,在唐朝以前,相比于乐山大佛时间更长,历朝历代文献记录均有修复和扩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类型,最有名的大佛窟佛像曾出现表层风化、局部脱落的情况,因为处于露天的石壁上,大佛窟佛像手部曾出现严重损毁,后期进行了维修。而开凿较深的佛像,表面彩绘还有存留,见图1,分析其原因有两个:①处在开凿较深的位置,相对不易受日晒雨淋;②当地气候干燥不湿润,不易滋生微生物,减少了植被对佛身的破坏,因此有部分炳灵寺石窟佛像的保存状态较好。
图1 炳灵寺部分佛造像残留彩绘
阆中大佛寺位于四川南充阆中市,开凿和建成的时间与乐山大佛处在同一时期,共花费二十多年修造,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与乐山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差别不大。在宋高宗年间,曾修造了三重檐福昌院遮盖大佛,使大佛免去日晒雨淋,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直到今天,大佛的保存还相对完善,见图2,仍具有唐朝时期佛像的特征和风格,这与遮盖物的遮挡是分不开的。反观乐山大佛,失去了天宁阁的遮盖被不断风化,即便采取保护措施定期清理大佛,佛身也在不断减瘦。
图2 阆中大佛寺佛造像保存比较完善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该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后来各朝代均有修建记录,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敦煌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较少,土地荒漠,气候干燥,这样的条件使洞窟内部分壁画还存留着鲜艳的色彩,图案清晰可见,一些佛身的彩绘颜色尚且存在,保留了不同时期佛教造像的艺术特点。在莫高窟山崖中段位置有一尊弥勒佛坐像“北大像”,位于莫高窟第96 窟,是国内的第三大坐佛,从唐朝开始就修筑了遮檐为它遮避风雨,现在已有九层楼阁,高45m。因为九层楼建筑的遮盖保护,这尊北大像现在还存有彩绘,见图3。
图3 敦煌莫高窟第96 窟北大像残存彩绘
四川容县大佛是一尊石刻造像,位于四川自贡市,名列世界第二大的石刻大佛,它和乐山大佛均是唐朝修筑,且两者相距不远,因容县大佛头顶有遮盖物遮蔽风雨,见图4,现在脸部还有维修时残存的彩绘,说明风化对大佛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乐山大佛曾重装金身、彩绘服饰,却因为天宁阁的毁坏处于露天环境下,热胀冷缩、雨水冲淋等物理风化导致大佛完全褪色、佛身减瘦、布满青苔。两者比较之下,不难看出遮盖物的重要性。
千佛岩石窟作为唐代文物,与乐山大佛属于同一时期的建筑遗存,该石窟位于四川乐山夹江县,与乐山大佛处于同等气候条件,依山傍水,因“两山对峙,一水中流”天然地理环境得名,而佛造像就开凿于临江陡崖的崖壁上,与乐山大佛的地理位置颇有相似之处。部分开凿不深,位于崖壁表面的佛像,佛身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相比开凿较深,不易受日晒雨淋的佛像,可以看到佛身残留的彩绘,面庞圆润,见图5。
图4 四川容县大佛头顶有遮盖物
图5 四川夹江千佛岩开凿较深佛像保存较好
通过对炳灵寺石窟佛造像、阆中大佛寺佛造像、敦煌莫高窟佛造像、四川容县大佛以及四川夹江千佛岩佛像保护现状的研究,不难看出遮盖物对石刻建筑的重要性。乐山大佛由于缺少遮盖物,一直处于露天坏境下,受到的物理风化日趋严重,虽然今天面对大佛病害的处理有了不少解决方式,比如2013 年曾对大佛进行激光清污和蒸汽清污试验,方法很好,但对大佛的保护治标不治本。而对于是否重建天宁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存在着诸多争议,至今还未有定论,乐山大佛博物馆就有天宁阁模型图。其实解决大佛露天的方式不止一种,不论是否修建天宁阁,都应尽早解决大佛露天问题。
对于乐山大佛的保护,不能依赖少数人,分散的行动力始终是有限的,只有不断提升人们对乐山大佛的保护意识,才能从大局观上更好地保护大佛。现今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增强人们对大佛的保护意识具有多种方式。例如将乐山大佛的修复及保护做成纪录片,既可以解答人们对大佛修复的疑问,又能宣传大佛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自觉增强人们对乐山大佛的保护。或者乐山当地制作一些小册子向游客宣传文物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人们在游览之余对乐山大佛有更多认识,也能对今后乐山大佛修复与保护工作的展开得到更多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