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萍
(上海海关学院团委,上海 200000)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是历史沉淀与现实需求结合的重要成果[1]。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对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支撑,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的不断增强,国家和民族将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肩负着建设国家的艰巨使命,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则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青年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其文化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未来,关系到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青年学生能否坚定文化自信,关系到国运的兴衰、民族精神的独立和传承、文化安全等关键性问题[2],是促进青年学生真正理解中华民族“根”与“魂”,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关键力量。高校应深刻把握文化自信内涵,重视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并积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和创新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和方法。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不断逆转的重要趋势。随着全球化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发达国家政治、文化扩张并对我国青年学生文化自信产生不利影响,并体现在两个方面:(1)文化渗透。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东西方思想文化、意识形态激烈碰撞,一些西方国家意图通过散播其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实现意识形态渗透的目的,造成青年学生价值取向的迷茫和文化自卑[3];(2)传统文化认同感降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跨国公司通过经济手段、形式鼓吹西方节日文化,大力鼓吹过洋节、吃洋餐、穿洋服等,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造成一定的影响[4]。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的今天,在西方国家意识渗透和大力鼓吹宣传下,青年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认同产生怀疑,导致青年学生无意识中进入西方国家划定的意识形态,并在西方生活、文化和行为习惯的潜移默化下,青年学生思想和习性产生一定变化,对我国民族文化地位形成猛烈的冲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政治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转型加速,各类矛盾日益突出。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由于社会主体的复杂性、矛盾的多样性等特点,部分社会民生问题凸显,腐败思想蔓延滋生,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宗教主义有所抬头,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并宣传放大,致使部分青年学生在接触社会时迷失自我,与其接受的思想道德规范相背离,造成青年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甚至部分学生对西方价值观盲听盲信,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错误地将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还有部分青年学生盲目追求一己私利,将物质作为人生价值衡量的唯一标准,于集体利益于不顾。青年学生信仰的缺失,造成其价值观的扭曲,进而影响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我国主流社会道德规范产生负面影响。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旨在培养大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以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局面。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信念是指引青年学生人生方向的关键因素,只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学生思想,引导青年学生把握文化自信丰富内涵、 精神实质、 实践要求,筑牢理想信念思想根基,才能夯实国家、民族发展基础,奠定青年学生思想基础,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青年学生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联系起来,将青年学生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不懈地引领青年学生文化认同,强化榜样示范带动作用,以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作为明德立身的道德标准。坚持融合贯穿,在高校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使其全面渗透至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文化的不竭源泉。培育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应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探寻依据,提高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使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深刻阐释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的思想观念,以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引领青年学生,并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继承、弘扬与创新,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教化作用,使其与现代文化、现代生活相互融合,促进青年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5]。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和强大道德力量。弘扬时代精神,应充分挖掘新中国历史、改革开放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丰富文化资源,弘扬、倡导中国人民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团结精神,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和观念,构建和维护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弘扬以改革开放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优秀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为代表的时代精神[6],使青年学生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高校是培育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以思想道德引领文化自信,高校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要求,将思想道德建设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全方位,纳入学业质量标准,构建全方位发展的教育体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遵循青年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科学全面传授给学生,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新内容和新要求体现到高校学科教育中,全面体现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中,使知识传授过程转化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化的过程。
家庭是国家、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是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发展的关键。家风家训是家庭思想道德建设的凝结,高校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家风家训的教化作用,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将家风家训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倡导现代家庭文明观念,促进青年学生形成爱国爱家、相濡以沫、相亲相爱、共享共建的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范,使家风家训在青年学生家庭中生根、发芽、升华。
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需要先进模范的引领。高校应结合时代精神,精心选择时代楷模和道德模范,综合运用多种宣传途径宣传先进模范的事迹,如宣传报告、事迹报告、文艺作品、专题节目等,以先进模范引领青年学生价值取向,彰显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特点、新风尚,在高校中选择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充分发掘青年学生身边的先进模范,促进青年学生见贤思齐,形成争先创优、 比学赶优的生动局面。此外,高校应建立健全先进模范关怀机制,维护优秀先进学生和英雄模范的荣誉与形象,在高校中形成德者有得的积极价值导向,最终形成以高校青年学生先进事迹影响社会价值取向的良好局面。
舆论具有价值引导的关键作用。高校应始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和道德规范要求渗透至学校新闻报道、 舆论监督、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对思想道德热点话题的引导,增强青年学生科学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针对违背社会道德、学术道德的言行,应及时批评教育,强化青年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和道德自律观念。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高校应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以弘扬崇高思想道德追求为途径,倡导讲责任、讲担当、讲奉献的传统文化,抵制“三俗”,以积极向上的优秀文艺作品浸润青年学生的心灵。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作为青年学生评选的重要标准,引导青年学生弘扬正气、坚守正道,促进青年学生将为人、为事统一起来,提高青年学生学养、涵养、修养。
文化自信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践行和检验,只有将文化自信和思想道德融入实践活动,才能促进思想观念向美德善行的发展,才能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高校应积极开展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就餐、文明观赛等一系列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自觉遵守校园、公共场所文明规范,提高青年学生公共意识、规则意识,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开展优良家风家训主题活动,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生动实践。通过开展优良家风家训主题活动,鼓励青年学生挖掘家庭优良家风家训,并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紧密结合起来,在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可通过家风家训征文评选、主题教育、宣传报道等活动,突出文明和谐、互敬互爱、爱国敬业的引导作用,同时,通过优良家风家训宣传报道活动,聚焦青年学生文明家庭试剂,弘扬优良家风家训,打造高校思想道德培育第二阵地,形成家校共育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
志愿服务理念与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高度的融通性,志愿服务是提高青年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社会新风尚的重要抓手。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要求“推动诚信建设与志愿者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高校应重视志愿服务活动的熏陶、教化、引导作用,以志愿者服务活动引领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提高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的实践载体功能,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应急救援、大型赛事、扶贫助教等志愿服务活动,借助青年学生技能、知识、能力、爱心,为社会、地区、社区提供公益性服务。同时,高校应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活动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完善志愿服务激励褒奖制度,使关注公益、践行公益成为青年学生的自觉意识。
礼仪礼节是思想道德的重要体现,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践行的载体。高校应重视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通过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等仪式,增强礼仪礼节的仪式感,提高青年学生的参与感、认同感、责任感、归属感。同时,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活动、重大节庆和纪念日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在校园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来源、内涵与礼节,组织开展重阳登高、端午节划龙舟等传统项目活动,组织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先烈活动等,引导青年学生重礼节、知传承,丰富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体验,以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资源提升青年学生的道德情感。
诚信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高校应发扬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弘扬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相适应的诚信理念、诚信文化和契约精神,将诚信体系建设融入高校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健全诚信守诺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失信行为进行重点检查、监督和查处,对诚信个人、 集体加大宣传和推介,引导青年学生讲诚实、守信用,摒弃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和行为。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契机,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引领作用,深刻理解文化自信内涵,深刻把握文化自信引领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形态、路径和方式,实现文化自信的全过程、全方位融入,消除不良思想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践行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