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庆
(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7)
中医骨科又称为中医骨外伤科,主要使用外用药治疗骨科外伤,在我国古代关于骨科外伤治疗,不同的中医流派所使用外用药不同,但外伤科学派的骨科外伤治疗水平最高,所使用的外用药中药材料也是最为合理的。对此,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了解,先分析了外治法与辩证的关系,然后分析中医骨伤科外治法辩证用药,并通过典型病例进行辩证,希望能够对实际的中医骨伤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辨证最基本的要求便是通过四诊,结合患者身体表现,最终根据分析并判断患者病情。相关资料显示,中国辩证的方法多种多样,不仅包括了八钢辩证和脏腑辩证,还包括了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和气血营卫辨证等方法,其中八钢辩证在骨伤科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并取得了很好的骨伤治疗效果。
关于八钢辩证在骨伤科中的应用,最早在元代就得到了应用,据元代医家齐德之的《外科精义》中指出“骨伤可以使用外用进行敷贴,以对骨伤进行消毒、消肿的同时,帮助患者疏通血脉,并起到驱寒的作用”,“对于严重的骨伤不能进行针灸,而是使用外用药慢慢外敷治疗”等,该记载充分证实了在使用外用中药对骨伤治疗时,一定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药材剂量配置,并注意患者病情的寒热等,以随时做好驱寒散热准备,最终保证和提高治疗效果[1]。
另外,清代吴师机在《外治医说》也指出:“对于病症非常显著的,一定要对患者的寒、热、虚、实、表、里六变进行详细诊断,确诊患者病症类型,从而实现对患者的针对性治疗,最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他还指出“外治的原理与内治的原理是相通的,用于外部治疗的药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用于内部治疗,所以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确定外治和内治疗”。
这一结论证实了外治方法与内治方法相同,均可以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到实际的疾病治疗中,所以对骨科伤可以根据患者体征表现等确定所属证型,然后选择合理的药性外用药,以提高骨伤治疗效果。
该类型骨伤辨证论治为实证、热证和阳证,包括骨折、脱位和筋伤等;症状主要体现为积瘀化热、瘀热互结和局部红肿等;辩证用药包括伤科黄水、渭良伤科散和白药膏,所包含的中药药材有黄连、红条紫草、黄柏、桅子、黄连和煅石膏粉等。
该类型骨伤的辨证论治为虚证、寒证和阴证,主要是指骨折筋伤,症状主要体现在筋骨失用、血脉凝泣、枢机不利、肤冷、瘀暗、肢体痹痛、针刺样疼痛和畏风寒等;治疗方法为温经活血和散寒通络;辩证用药包括通络洗药、温经洗药、阳和膏和跌打膏药,所包含的中药药材有桂枝、姜黄、五月艾、吴茱萸、香加皮、羌活、没药、肉桂、干姜、白芷、生南星等[2]。
毒蕴肌腐型骨伤的辨证论治为虚证、实证、寒证和热证;主要发生在患者软组织中,形成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主要症状体现为邪热内蕴、瘀热成毒、肌肉溃烂流脓、气味腥臭等;治疗方法为清热祛腐法;辩证用药主要包括伤科黄水和拨脓膏,其中药药材包括白麻头、无爷藤等。此外还需要进行功能治疗,即通过外敷恢复骨功能,治疗的目的是化腐排脓和拔毒生肌;治疗方法为祛腐拔毒生肌为法,辩证用药包括生肌玉红膏和黄油纱,使用到的中药药材包括红条紫草、黄柏、鸡骨草和韩信草等[3]。
此型骨伤主要是指在骨折、瘀热初去后留下的骨伤,根据八钢辩证理论筋骨未续型属于半表半里之证;症状主要体现为筋骨折断、全身气血充和、筋骨分离等;治疗方法为利用外用要进行消肿、减轻骨折端疼痛、促进断骨未滋生,实质上就是祛瘀接骨续筋法;辩证用药包括驳骨纱、生骨散和生骨膏,应用到的中药药材包括生姜、芍药、乳香、没药、煅自然铜、姜黄、五月艾、吴茱萸、香加皮等。
某医院王先生,年龄为50 岁,因为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在打篮球过程中扭伤了郑某,男,右踝部,刚开始以为只是小伤,结果疼痛肿胀了2 个月,其疼痛感觉像针扎一样,白天疼痛感较小,而晚上疼痛感则非常强,在中午休息后,肿胀更为严重且不能长时间行走,加之舌淡暗苔薄白,所以根据辨证论治理论,结合诊断结果确诊为右踝部筋伤,症状为瘀血阻络和寒凝筋脉。根据中医骨伤外治法可选用温经散寒和活血通络治疗方法,同时还需要服用内用药,主要是补阳还五汤;外用药治疗:温经洗药熏洗、二号活血散外敷、李广海药酒电离子导入。经用药7 天,患者疼痛消除,踩部肿胀基本消失。
总而言之,中医骨伤外治与辩证论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中医骨伤科中辩证论治是骨伤外治的理论依据,而外治法则是辨证论治理论的重要体现及实践,所以在使用外治法治疗骨伤时,一定要贯彻辩证论治观念及理论,并基于该理论对外治法进行改进,必要情况下可实现内、外治通用。基于此,上文基于外治法与辨证的关系基础上,从瘀热互结、寒凝脉络、毒蕴肌腐和骨折未续四方面分析了中医骨伤科外治法辨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