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斌
(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
生活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当有人用一些看似普通又带有广泛性和模糊性的语言来形容一个人时,他会很容易接受这些暗示,并认为这些话是在说自己——哪怕这些话其实与他毫无关系。这种“对号入座”式的行为,就是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又叫福勒效应,基于1948年心理学家福勒对学生进行的一项人格测验。在这项人格特质测验中,福勒使用的是星座与人格关系中描述的通用性语句。在请学生对测验结果与自身特质的契合度进行评分时,在5 分最高的评分标准下,学生的平均评分达到了4.26 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在培养社会优秀人才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不少院校对学校建设、扩张给予了高度重视,却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1]。当代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比例逐年增加。大学生面对着大学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和不断加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其心理问题又没有得到足够关注和及时解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的精神问题。特别是高校医学专业学生,更容易在各种精神问题上出现对号入座式的“巴纳姆效应”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管理者在面对学生工作各种纷繁的问题时,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更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与策略,进行事半功倍的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2]。如何使学生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问题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便成为各高校医学专业心理方面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
中医上有“情志病”一说,是指长期在“怒、喜、思、悲、恐”等精神因素或者心理因素影响下,因五脏功能紊乱或者失调所引发的疾病,往往会出现情绪不宁、头晕失眠、胸痛腹胀、多疑易惊等症状[4]。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新生每年在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入学心理测试中,SCL-90 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其他院系。通过后续心理访谈发现,造成这样的结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新生对量表中的心理状态描述的过度对号入座,并不是真的已经有此症状。但这种“对号入座”,往往会进一步引发躯体或心理上的不适。可以说,从入学之初开始,“巴纳姆效应” 就对医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负面作用。
通过使医学生了解“巴纳姆效应”,习得保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他们主动化解心理暗示,防止过度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等医学生易患心理问题[5]。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情绪也有助于减少他们对身体疾病的对号入座,使他们更加全面、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客观评价自己,提升自我效能感,达到身心健康发展。
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工作责任心强,风险性大,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全面精准的医学知识、精妙纯熟的医疗技巧,更要有稳定、乐观的情绪、敏捷的思维、坚定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在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也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和解决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医务人员首先要自己心理状态健康,人际关系良好,并能及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去引导患者,为患者“解忧”。
通过让学生了解、学会应对“巴纳姆效应”,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敏锐而理智的判断力,学会与人沟通、及时调整情绪,发展出以考察患者体验为目标的“同理心”。同时增强其辨别身心疾病的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全面准确的医学知识,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打下坚实基础。
与其他专业相比,医学专业的学制长、内容多,学生的学习任务要远大于其他专业。在学习方法上,医学生主要以背诵记忆为主,学习方法较为单一,这使学习变得单调而枯燥,繁重的学习任务限制了学生自由发展和自主活动的时间,学习生活沉闷而缺乏活力[6]。他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是一些动物解剖、疑难杂症、中药药材等对象,这些学习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产生一些不良心理暗示。他们现在处于对医学知识似懂非懂的阶段,对于一些疾病诊断很容易出现偏差,学习过某类疾病后,经常会不由地觉得自己就患了这种疾病的情况,继而引发一系列心身疾病。可以说医学体系的复杂性给医学专业学生造成很大压力,医学专业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浮躁、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对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对号入座,在心理上出现“巴纳姆效应”现象。
中医专业、中药专业和护理专业很大程度上属于文科专业,据研究,很多文科学生具有敏感、忧虑、乐群和敢作敢为等性格特点[7]。他们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应对人际关系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实习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但由于他们的劳动没有得到相应回报,导致其极易产生心理疲劳、情绪及心理问题。同时医学专业学生日均学习时间长,休息得不到有效保证,造成身体疲劳,这也是其产生消极情绪的隐患。另外,部分学生就是因为家人或自己本身就有一些疾病,才选择医学专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对自己要求过于严苛,产生无形的压力。
马克思主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也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个人认知和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客观事物的发展。一个人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水平越高,越能促进自己健康发展。大学生只有对自己有了正确的定位分析,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应对“巴纳姆效应”,首先就要帮助医学生构建良好的自我认知,满足其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需求。因此可以利用大一新生班会,对学生开展“巴纳姆效应”人格测验,掌握学生总体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让他们对此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提高以后学生心理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8]。同时,此测验也可与学校新生心理普查互为补充,作为新生心理档案一部分,筛选出真正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在举办心理素质拓展运动会时,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认知的项目,如盲人吃香蕉、瞎子领瞎子等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去观察,在观察中加强对实际现象的分析,发现自我优势和劣势,形成自我报告。同时在跟别人合作过程中,去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学会沟通、交流和完善自我,寻求社会支持;对调查问卷问题表现明显和其他有需求的学生开展个别谈心、沙盘心理辅导、团体辅导等活动,让他们在与教师、学生们的交流中表达出内心真实感受,释放心理冲突或矛盾,引导他们进行自愈。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会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他们接收积极向上的外部信息,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如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每周举行周末文化广场活动,让专业课教师现场指导学生辨别心理问题,并让学生自己组织讲解,从而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避免学生在身体疾病上对号入座;指导具有心理咨询服务和教育功能的同辈群体进行同辈帮扶,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情感沟通等,帮助学生解决日常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困扰[9]。让学生通过同辈的故事更进一步去了解心理问题,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21世纪是信息时代,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注重开拓网络阵地,可以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开设心理健康专栏,把举办的相关活动、心理健康知识、优美文章等在该栏目进行推文发送,学生也可以在推文下面留言、讨论,接受积极向上的信息。
马克思主义矛盾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同时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10]。为了提高学生对“巴纳姆效应”的鉴别能力,可以举行关于“巴纳姆效应”的专项讲座,向学生们详细介绍此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使学生对此现象有一个系统、准确的认识,并采用集体心理咨询的方式促进同学间对共同问题的交流和沟通;组织学生们参加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辩论赛等认知型校园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去理解矛盾和冲突,提高自我认识和表达能力,增强自我判断力,在遇到困惑时,能做到理性思考,及时调整自己情绪[11]。
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背景下,医学类高校或院系更要注重“巴纳姆效应” 对医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从增强学生自我认知、优化外部信息环境、增强学生自我判断力方面入手,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做到团体体验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提前预防与干预介入相结合,培养和维持学生健康心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更多医学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