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萍
(山西省广播电视局监管中心,太原 030001)
5G移动通信是在原本4G的基础上升级而来的新技术,这一技术目前在我国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关的试验工作和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展开。与4G技术相比,5G移动通信在通信速度上、传输信号稳定性上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质的飞跃,这种技术优势反映在广播电视领域,能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改变。
5G移动通信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智能化,该项技术可以为各种不同类型设备提供灵活的技术支持,不仅包括常见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而且在新型的家用电器、智能手环、健身跟踪器和AR设备当中,也有5G技术的应用。在广播电视领域中融入这一技术,可以实现更为灵活和智能化的信号传输,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改变用户的通信生活[1]。
5G移动通信的应用意味着更为快速和稳定的信号传输和通信响应,例如在交通调度、自动驾驶以及远程医疗等方面,5G技术的低延时性发挥着重大作用。而在广播电视节目拍摄制作中,这一技术有利于实现更为稳定和无延时的直播互动,优化观众们对于各类直播节目观看体验。
5G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升级发展,使得每一名用户所需要支付的费用成本降低。同时,为了能为用户提供更稳定安全的通信技术服务,移动通信公司也在不断地对技术进行升级。通过这种调整,5G移动通信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新型通信技术的优势特征以及广播电视的发展需求,在新时期要将两种技术进行融合,最为关键的是明确发展目标。
(1)在将5G移动通信技术融入到广播电视通信环节中,需要先制定出通信广播发展背景下的无线交互广播信息系统的组网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规模化的通信技术应用试验。
(2)为了确保在不同终端、不同规格荧幕都能接收到稳定的无线通信信号,国家5G移动通信工作组可以与无线交互广播电视工作组达成合作关系,将ITU和3GPP作为专项输出终端,以确保在全球的5G移动通信占据有利地位。
(3)结合无线广播电视通信的发展技术要求,5G移动通信无线交互广播电视工作目标相互融合,从而支持国内民族产业技术发展与相关产品的研发。通过设定相应的技术方案与知识产品审核机制,有利于更进一步地完善行业标准,为相关技术的运行提供场景化支持[2]。
在5G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主要需要从环境层面、业务层面与终端层面等三个层面展开操作与管理。其中,环境层面可以进一步细化分为室内步行、室外步行、室外车辆以及高速车辆等几种不同的移动因素;业务层面包括了数据流量、内容解析程度和广播视频点播个性化内容等方面;终端层面需要根据移动性差异与屏幕规格尺寸划分为大屏幕与小屏幕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大屏幕是带有固定性的终端,小屏幕的灵活性更强,主要包括了便携式电脑、车载终端以及移动智能手机。基于5G的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网络架构主要是在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规范化的支持和引导下搭建的,在这种环境中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的架构,能为广播电视节目在无线网络层面的制作和播放提供技术支持。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将UPCF作为核心模块,广播电视宽带切换功能可以实现对用户层与广播电视制作播放层的双向互动,同时还可以实现实时性的信息传输交流。
当前,我国的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以ATSC为主要的编码形式,在多种复杂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利用层分复用技术实习点多层数据信息的传输以及平台设置。通过更新技术的设置与应用模式,不仅可以实现更稳定的数据信号接收,而且还可以为超高清、4K高清业务的开展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例如,在广播时隙和双向通信时隙当中纳入分层复用技术形式,其上行通信通道的传输功能会远远地超出信号组织的实际应用需求,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以及不同时段内信号传输的分布需求,而且还能根据热点内容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但是,在实际的利用过程中,LTE增强多媒体广播组服务当中的无线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需要进一步对技术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广播电视高功率塔业务覆盖的需求。
5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集成了多种不同技术类型与服务网络的现代化系统,其诞生与应用为广大用户和信息技术产业提供了多样化的体验,将其纳入到智能网络场景中,可以实现多样化的信号接入和传输覆盖。在广播电视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规划中,需要更进一步地探索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可能性,根据用户的真实需求协调其中的内容,并对网络以及终端资源进行智能化的分析与发掘。进入到5G移动通信时代,广播电视网络不仅可以实现音频与视频的传输,更为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可以构建出一个支持多项业务传输的规模性网络架构,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
综上所述,具有更快速、更稳定双向互动性特征的5G移动通信技术,在与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增强虚拟现实广播和电视节目的制作效果,并为应急广播以及其他新兴产业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5G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也为广播电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阶段,广播电视技术需要制定出更为明确的目标,紧密结合行业形势,将两种技术有效融合,推动广播电视可持续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