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煮词(第三十八辑)

2019-12-31 07:38:26任卫新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专题片微信创作

任卫新:微信煮词WeChat cook the word 栏目题字/宋小明

【微信煮词】【解】微信,既是微群特征,又是卫新谐音。煮,书生玩味文字之谓也。词即歌词。同时,煮字,谐音,主。又有为主之解意。人为主,词为主。

其中所录言论、粗话、废话,敏感话都滤掉了。每段言论都是经过整合与润饰,同时加一句说话形态的小标题。内容均取自平日歌词群里随意表达的讨论,基本风格不变。

承蒙飞林主席不弃,先在贵刊《音乐天地》连载。每篇就以两千字左右吧,由于微信群发言话题自然跳来跳去,不计章法。故此本人也就以乱石铺街而就了。有用的,留着;没用的,忽略不计。

任卫新: 我有一句口号:大家团结起来单干!

——卷首语

任卫新。国家一级编剧。祖籍河北河间。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我国著名文化项目策划人、撰稿人、诗人及歌词作家。出任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撰稿,国庆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文学总执笔。

主要从事大型电视专题片和大型文艺晚会策划、撰稿及歌词创作。主要作品:自参与创作《话说长江音乐会》后作为主要撰稿人参加了《话说运河》《黄河》《万里海疆》等多部大型系列专题片创作。并独家撰稿《伏尔加日记》《中国民居》《伟人周恩来》《百年恩来》《自古华山》《林都伊春》以及大型政论片《新世纪·新航程》等众多大型系列专题片创作。

策划、撰稿各类国家级大型电视晚会有几百余台。歌词创作一千余首,有些作品被收入高等院校作为教材,其中《永远是朋友》等歌曲广为流传,歌曲中的诗句被习近平主席在二零一四年北京APEC 会议的主旨演讲中引用。

从事编剧主要作品有:大型广西壮族岩画音舞史诗《花山》;大型岩刻情景史诗《阴山·古歌》;大型森林舞台剧《边城》;大型朗诵剧《一代楷模》以及大型广场艺术表演《燕赵诗篇》《蒙山沂水》《镜泊华章》等。大型音乐作品有:故事大合唱《香港》、大型组曲《世纪故事》及大型组曲《烈士诗抄》等。

获全国级奖百余项。其中曾荣获全国电视星光奖最佳撰稿个人单项奖。多次出任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和中国音乐电视大赛评委;连续出任北京2008 奥运歌曲征集评委。以及多届《感动中国》年度评选推荐委员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委。

任卫新:微信煮词 第三十八辑

歌词就像花草结籽一样

写歌词这件事,就像花草结籽一样。有的结籽落地,遇到温度水分适合就生根成长起来;有的随着风的传播不知飘落到哪里,也许落在马路边砌石缝隙里幸运地就发芽成长了;还有的草籽被鸟儿吃掉,飞到很远从粪便里排出来,侥幸碰到适合条件也生长起来;也有的条件不遇便化作了泥土;墙头、屋顶和晾台角落生长的花草,都是靠着它的幸运和顽强生命活下来。不是你想让它活就能活,就能长成景观的。

所以,歌词包括其它作品写出来,就是像草籽一样,你再怎么张扬也决定不了它的命运。本人的态度:只做耕耘,不看收获。

写出一首好歌是相当不容易的

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出自于周恩来亲属邓在军导演执导的十二集大型专题片《百年恩来》主题歌。本人参与了全部撰写剪接台本和解说词的写作,以及创意设计。

首先,这首歌的音乐就是这部专题片的音乐主题,这个音乐主题是贯穿十二集专题片的整体音乐冰山露出的鲜亮一角。加上把主题歌专门安排在每一集最高潮结尾,并且把周恩来总理最精华最感人的画面全部集中在这里,反复不断强化;歌词中没有一句点明周总理,假如只是单独作为一首歌词投稿,任何领导准会发难:周总理一个字没提怎么会是歌颂周恩来的歌呢?肯定通不过。这就是画面的作用。另外不能忽略歌手刘欢的高手演绎。所有最佳条件凝聚一起,这首歌就火了。

所以,写出一首好歌是相当不容易的。

写歌词不能功利主义太强

写歌词很容易功利主义太强,所以,有为数不少的歌词作者,不仅每天晒作品,而且反复晒作品,看得出想凭一首歌词撞大运求成功与出名的内心渴望与着急,其实那就是一种折磨与痛苦。

如果要把这个“苦”用在刻苦上,要善于把自己的胃口调整到极其的挑剔的程度,这样就把自己追求与审美限定在孤绝之地,手下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一样了。这才是最需要做的。

此信手拈来不是彼信手拈来

乔羽的歌词: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张藜的歌词: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随便举个例子。写歌词的几乎都说写得好,为什么好?这就不一定说的精准了。

其中一点,这样的句子看似仿佛都是信手拈来,但此信手拈来可不是彼的信手拈来,而是建立在苦心孤诣的提炼,加上深谙歌词语言成熟的把握之道和学养的内功之上的、又不留如此痕迹的信手拈来。如果你说的写得好,能够意识到写到熟时是生时,然后如同信手拈来,就探寻到歌词的高妙了。

写歌词也有一个国情不同的问题

我们常说,国情不同。写歌词同样也有一个国情不同。比如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歌《登峰造极》的歌名,比如里约奥运会开幕式《挣扎而起》的歌名,可能如果在我们国家,按照我们的审美习惯,不用说内容,仅就这歌曲的名字就会被质疑。歌词创作,这个问题也是要加以考虑的。

是找压力、找方法?还是找省力?找理由?

有这么几句话说的真是不错。想做事的人永远在找方法,想混事的人永远在找理由。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喷泉之美是因为它有了压力;瀑布之美是因为它没有了退路。

这几句话如果用于我们的歌词创作,不妨问一句:你是给自己找压力、找方法?还是给自己找省力、找理由?如果,能把每一首歌词的创作都设定在有压力,无退路的状态,你的作品,肯定会超凡脱俗。且压力越大,退路越高,自然就越美。

几百首歌词与一首歌词

本人给一位歌词作者的作品提意见:每首都有一种不错的幽思,但如果总体看基本都是一种情绪。对方的回答做出强烈的反弹:我有几百首歌词,你看过我的词不多。意思是:你说的不对,你不了解我。于是就开始了各种辩解,归终:我最喜欢的就是一种情绪。说来说去,还是一种情绪。

本来提意见是留了面子的,其实其作品全都是一个味道。

严格意义来说,一个人的作品即使几百首都是一种情绪,也不过就是一首作品。还有,无论多少首,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就是什么印象,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在人心里的,你无法去解释。蚕蜕茧是痛苦的,但如果不蜕茧,蚕就长不大,就不会吐丝,就不会化蝶,意思就是说,你永远就会是原来的样子。

还是有这个“新”字好

毛主席亲自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改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改词。并且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这已经成为党史一段佳话。可在《十月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首歌中,又把毛主席加上的这个关键的“新”字给去了。如果这样,那就等于“我的中国”一九四九年十月才诞生,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明就无法交代了。还是有这个“新”字好。

真正精准扎到最佳穴位的最佳状态

很多歌词作品都有一些小亮点,但遗憾的是,大多的问题都是就缺皇冠上那颗明珠。另外打一个比方,就好比针灸,从位置上和深度上,没有真正精准扎到最佳穴位的最佳状态上,也就是说不到位。这个问题,主要是就出在作者对于题材的挖掘功力以及表达的功力上。因此,本来不错的歌词应该“扎”到十分或者十二分,提升爆出火彩,却很遗憾只到了六分。

写词难于作诗成为词人的一大障碍

在中国音乐学院读书,本人的老师刘楚材先生曾:歌词要受音乐的制约。为了给音乐的想象提供自由驰骋的空间,以符合音乐所特有的表现方式的要求,歌词往往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自己的文学性,它不能抛开音乐的要求,单方面去追求尽善尽美的诗意。因此,写词难于作诗就成为词人的一大障碍。。

这话说的何等明白,可是我们的歌词作者照犯不误。哎!

能否在创作中举一反三

常有人让本人给他(她)的歌词提意见,随便例举其中一句:我想把心事叠成风筝。风筝是叠成的吗?平时都说是扎风筝。因此,叠肯定是坚决不对的。问题的原因不在这里,而是在于:即使你提了,其实也未必从心里能去接受;即使接受了,其实也未必能够在今后的创作中举一反三加以避免。所以,关键还是在于作者本人。

从无法超越而如斯想到

写长征,有两个高峰无法超越。一个就是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无法超越。二是肖华作词的《长征组歌》无法超越。尽管写《谁是最可爱的人》老作家魏巍先生,花了后半生极大的精力写了《地球上的红飘带》的长征小说,但也还是影响有限。

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前二者,他们都是亲自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人。其实,有些东西,是我们职业作家永远写不过这些马上生涯悲风得句非职业作家的。

猜你喜欢
专题片微信创作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青年歌声(2020年1期)2020-01-14 05:20:34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青年歌声(2019年3期)2019-03-16 03:39:54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新闻传播(2018年7期)2018-12-06 08:58:00
《一墙之隔》创作谈
微信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2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