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
大家听说过“鬼遮眼”和“鬼探头”吗?这些带有恐怖色彩的词,经常会与驾驶盲区,也就是司机视线被遮挡的区域联系起来。在前几期的栏目中,尼可或多或少地提到过相关内容。那么,还有哪些驾驶盲区值得我们留意呢?跟着尼可一起来消灭这些交通安全中的“小鬼”吧。
1路口静物要留心
尼可提醒过,司机在车上时,即使车辆停放着,我们也最好与车保持距离。此时,司机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车辆上,容易忽视周围的情况。我们更需留心公交车等大型车辆,它们宽大的后视镜和庞大的身躯,更容易遮挡司机的视线。
此外,路边的树木、书报亭等物体会遮挡过往司机的视线,我们千万不要突然从它们旁边冲上马路。总之,过马路一定要尽量走人行横道,并先观察再通过。
2轉弯车辆躲着走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交通事故:行人在过马路时,明明已经停步让行,还是被转弯的车辆撞倒。这些事故,往往是“内轮差”在作祟。
汽车在转弯时,前轮和后轮的运动路线往往不重合,这就是“内轮差”。车辆越大、越长,内轮差也越大。特别是大挂车还会因此出现“内轮差盲区”:司机完全无法看见车头和车身夹角的情况。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靠转弯车辆太近,遇到大挂车转弯,更要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另外,一些人习惯在等红绿灯时站上马路,这种行为最容易遭遇转弯车辆的“袭击”。
3特殊路段悠着点
在隧道、山路等特殊路段,我们更应该留意“小鬼”出没。
在隧道内外光线差异特别大的时候,司机的眼睛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甚至会瞬间“致盲”!这就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在隧道附近随意走动。
山路狭窄、弯道多,冷不丁地,道路上就可能出现车辆或行人。所以,行走山路,我们要尽量靠边,并随时留意车辆的声音。如果是乘车,记得提醒司机减速驾驶,多多留意路牌,在弯道前多鸣笛。
一试身手
最近,保险员米娜被一桩交通赔偿案弄得焦头烂额。这件事还得从几天前说起。111路公交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一条流浪狗突然出现在马路上。司机来不及躲避,只得紧急刹车。
结果,虽然没有撞上流浪狗,但车厢里却是人仰马翻,不少乘客还受了伤。于是,一大堆针对这起交通事故的保险赔偿要求摆在了米娜面前。
其中,赔偿要求最高的有三份,分别是颅骨损伤、手部骨折和贵重物品损毁。但米娜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怀疑有人骗保,但一时又找不出理由。于是,米娜不得不寻求小侦探尼可的帮助。
当然,这样的问题可难不倒我们的小侦探尼可。经过对当事人的询问,他很快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并揪出了那个想要骗取保险金的人。那么,这三个人中,谁是骗保者?(50分)他又露出了什么马脚呢?(50分)
急刹时,我立刻向后倒在车厢里,结果去医院查,后脑颅骨损伤。
刹车时,我用手撑了一下椅背。我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很容易骨折的!
我正在看手机,哪知道会急刹车?结果手机飞了出去。那可是刚买的最新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