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隐者

2019-12-30 09:42刘璐
旅游纵览 2019年12期
关键词:黑森林落叶松华北

刘璐

褐头鸫为鹟科鸫属的鸟类,俗名费氏穿草鸫。分布于缅甸、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河北、北京等地,多生活在海拔1500~1900米阴暗、潮湿的混交林缘,特别喜在小山溪的空地上活动以及常隐匿在溪流或树丛间。

寻“隐者”不遇

徒步落葉松林,想要拍到褐头鸫,就需要简单了解和体验一下在针叶林中行走的感受,尤其当落叶松的种植密度非常大时,低处枯死的树枝会伸展到旁边的树上,就好像张开手臂互相缠抱,阻挡了树木之间的通道,为了能用力挤压出一条通道,我必须倒着走,这样的话树枝才不会打到我脸上,更重要的是不会刺入眼睛。

对于观鸟人来讲,真正的意图是发现潜藏于树间,那些等待我们探知的隐秘精灵。置身于这样的黑森林中,我不免生出几分胆怯,突然,一种极具穿透力的声音,一连串短促多变、婉转柔和的颤音在这黑魆魆林中深处若隐若现,我心想:是褐头鸫,一定是褐头鸫。

如果你细细研究山西的鸟类,就会发现,这里最珍稀最有名的就是“二褐”——褐马鸡和褐头鸫。有人不免好奇,怎么如此默契都是“褐”字开头的鸟类呢?这与华北地区的环境有关,这里主要分布的是拥有褐色树干的华北落叶松和油松,而且土壤和松针的颜色也都是褐色,钟情于华北山地的这两种鸟自然也演化成以褐色羽毛为主的体色。其中的褐马鸡大家都很熟悉,是中国4种“马鸡”中最稀有的种类,但对于我来说,见到它的难度并不大。而褐头鸫就不同了,它只有繁殖季的5月下旬到8月下旬在中国,从遥远的中南半岛跨越3000公里飞到华北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华北落叶松林中繁殖,根据我的观察,褐头鸫尤其喜欢海拔1800~2500米的华北落叶松林。在华北这个海拔区域往往人迹罕至,而褐头鸫又数量稀少,性情诡异,这些是褐头鸫一面难求的原因,也是我深入寻找褐头鸫之前做的功课。

“鸟运”撞上“黑森林”

2019年6月9日,第一次上芊林背,在海拔2450米的华北落叶松林中,我首先感受到落叶松林内部环境的巨大反差,下部阴暗潮湿,上部干燥清爽,走进来裤腿立马被露水打湿,地面铺满了自然掉落的松针,透气性极强。

带着满满的信心,我提着相机开始寻找褐头鸫,突然看到一只鸟飞过去了,我想今天的“鸟运”爆棚,一来就看到了,接下来想必不愁拍一张吧!我慢慢地向着鸟儿的落点靠近,森林中的环境异常复杂,笔直高大的落叶松下,是密密麻麻的野草,上面附着着潮湿的露水,各种可怕的昆虫随时会亲吻裸露的脸颊和手臂,蜱虫会钻入你的肉中,让你哭笑不得,但对我来说,最可怕的还是蛇。

仰头望去,什么也看不清,只有落叶松黑乎乎的树干和密不透风新长出来的针叶,下半层是枯干的树杈横七竖八地挡着所有的视线,褐头鸫又一次从我眼前飞过,消失,再飞过,再消失

第二天,落叶松林中总是有一种音调诡异的鸟鸣声,它像极了恐怖片中阴冷的笑声,四面八方都回荡着褐头鸫阴冷的嘲笑声,我的汗毛顿时竖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走进褐头鸫生活的华北落叶松林中,我居然害怕了起来。到了下午阴云密布,我急忙下山。

第三天一早,伴着褐头鸫诡异的叫声我再次走进这片落叶松林中,昨夜雨后,湿气更重了,裤腿瞬间湿透,褐头鸫的叫声明显又多了一些,我知道,它们很喜欢这样的天气,果然,经过几个小时的观察,发现褐头鸫比前一天又活跃了一些,在这密林中一点点微小的声音都被无限地放大,在林中不断寻找的我,已经感觉到附近褐头鸫的存在,可是一次次,我只能看到快速又无声地飞过的魅影,我发现它们在悄悄地观察着我。第4天、第5天……一直到第8天,我与褐头鸫仿佛棋逢对手一般彼此咬牙较劲,看谁先投降,它们仿佛落叶松中的幽灵一般飘来飘去,在幽深的落叶松林下部它们最熟悉和喜爱的环境中和我玩着捉迷藏,人就是这样奇怪,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好奇,越是不服气,本来未见得多么想拍这种鸟,但八天落叶松林中的亲身经历,使我突然喜欢上这“黑森林”了,就像有某种联系,撕扯不断,究竟是褐头鸫在密林飘忽不定的魅影让我难以放下,还是这挺拔而密不透风的华北落叶松让我难舍,这两者我其实已完全混淆,难以分辨。

不得不承认,这八天我彻底地败给了褐头鸫,乖乖地回到家。一种挫败感反而更加强烈,自己像憋着一口气一般,脑海中一直在想着我不能就这样被打败。

再“战”褐头鸫

过了半月有余,我又整装待发,继续挑战褐头鸫,之前是我轻视了褐头鸫,这一次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一定不会输给它。

这次我发现褐头鸫的状态有一些不一样了,它们开始在地面捕食。用了三天时间,我摸清了褐头鸫捕猎的场所,于是我开始跟着它们的猎场,用了“埋伏战”加“游击战”的双重战术来拍摄。在一棵跌倒的落叶松下有一片相对开阔的区域,这里距离褐头鸫捕食的灌木丛和草丛都不远,有时它们喜欢在这里观察猎物的动向,然后一头扎下去捕食,我在这里把自己埋伏起来。

不出所料,经过耐心的等候,褐头鸫果然登场了,在观察猎物时还呆呆地待了一会,我迅速按下了快门,有了第一张褐头鸫的影像。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我在这里一动不动。终于,奇迹发生了,一只雌鸟先跳了上来,之后一路往上跳,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雄鸟也登场了,还是两只一起!我屏住呼吸,疯狂地按着快门,这个时候我忘记了呼吸,憋着气,它们仿佛在商量着什么,持续了5秒,雄鸟走了,我松了一口气。哇,这一刻太惊喜了,超乎了我的想象!看它嘴里丰盛的食物,它一定是在喂小鸟,我试图观察和寻找它的生境,但失败了。

几天的苦战让我更加了解褐头鸫,它的隐秘超出了我的想象,褐头鸫曾经被认为是白眉鸫的一个亚种,事实证明它与白眉鸫完全不同,极度钟爱华北落叶松林的褐头鸫,跨越3000多公里来华北地区繁殖,冷清的落叶松林因褐头鸫而热闹起来,落叶松林也回馈了褐头鸫肥美的蚯蚓等各种昆虫美食。

与褐头鸫在落叶松林中相处的日子里,常常感觉到褐头鸫在落叶松树干后面悄悄地盯着我,偷偷地观察我,这是多么聪颖的鸟类呀,也许是了解过后,它对我放松了警惕,卸下了防备。

拍摄褐头鸫的魔咒被打破,但我仍然心存余悸,看着这些真实又虚幻的图片,我都怀疑自己这么多天和褐头鸫的相处是多么不真实,它就像魔幻小说中的幽灵,永远在漆黑的森林深处看着我急于想拍摄它又拍不到的样子,嘲笑我这股不服输的憨劲。

褐头鸫,是怎样飞跃3000公里来到华北这片落叶松林中繁殖的?它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一切,还等着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猜你喜欢
黑森林落叶松华北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黑森林》
勇闯黑森林
上海中鹰黑森林秦公馆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Review on Regist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铝胁迫对2种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