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庆滨 蔡曼丽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政府越来越重视乡村振兴建设,大数据作为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工具应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可以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利用创新型理念实现乡村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大数据可以实现对决策的优化,实现公共服务的优质化,加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产业兴旺,为我国的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目前的大数据应用中,大数据平台、共享环境、政策人才均存在不足,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价值发挥,因此在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必须要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效落实大数据技术价值的展现。基于此,本文针对大数据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乡村振兴;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21-0231-02
0 引言
为了贯彻落实我国十九大的重要决策和部署,各地政府都不斷在乡村振兴中融入了新型技术,尤其在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下,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乡村振兴中能够有效建立促进乡村振兴与发展的平台,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民生服务,同时也为农村培养、输送更多的高科技人才,推进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1 运用大数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决策科学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指标,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属于系统性工程,包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各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决策性难题。虽然近些年我国出台了例如《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非常多的指导性文件,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但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信息掌握的不充分,经常会出现决策失误现象。一旦出现了决策失误,将会造成市场的波动,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利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渐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广泛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决策的科学性,有效为决策者创造了更加全面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利用相应的数据整合、挖掘和运算技术实现了利用数据化推动相关决策的重要战略。在进行大数据技术的实施阶段,相关决策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制定精准的决策,同时也可以利用相应的社交网络和物联网解决实际实施中的相关问题,有效实现了决策实施过程的监督。
1.2 有利于传统农业尽快转向现代农业
农业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乡村振兴中必须要加大对农业振兴的重视,我国目前的农业劳动力迅速减少,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下降,造成了传统农业发展的阻碍,必须有效的采用科学的措施将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有效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加大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生产资源以及农业结构的优化,针对当前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各类主观因素进行优化配置。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气候差异,土壤、光源、水资源都存在多样化差异,农业产地也分布不均匀,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业发展将会造成发展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实现对农业生产中各类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应用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大对农业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借助相应的数据管理平台合理的对农业生产和农业资源进行调配,并且加大对农业生产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记录,根据各类和数据和信息,制定精准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有效发展。
1.3 有利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和升级
公共服务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项目,尤其在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下,更要加大对农村服务领域的重视,虽然近些年来政府投入了非常多的资金和技术,推进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但是距离乡村振兴战略所要达到的公共服务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说,服务供给总量不足、需求与供给不相符等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供给方缺少与需求方之间的互动,并不能有效结合农民需求进行服务产品供应。另外,不同区域内的公共服务都应该由政府部门做好牵头行动,但是由于政府各公共服务部门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造成了一些重复建设的情况,公共服务资源未能实现最优配置。而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以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实现对各类需求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识别农村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量,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让政府部门的信息更加完善,同时根据各类信息整合围绕农村公共服务需求量开展科学化预测评估的管理方式,增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服务供给质量。
2 运用大数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制约因素
2.1 全社会的大数据思维尚未形成
以往采用小数据样本分析以及归纳方法形成的乡村振兴战略决策是乡村发展的主流思维和发展理论,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形成,人的思维更新明显出现滞后现象,由于当前整个社会的大数据思维尚未形成,应用以往小数据思维建立的传统思维模式逐渐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思维方式,同时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大数据方向的转型与发展。大数据技术为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利用其预测性和可视化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大数据技术与以往的技术相比更加注重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挖掘,不再拘泥于精准性要求,只有不断的加大对大数据思维模式的宣传和普及,才能有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规范化。
2.2 农村数字基础平台薄弱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要以数字化信息平台作为发展的基础,但是近些年来,农村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较为缓慢,农村信息系统缺乏整体规划,主要聚焦解决部分行业的现实问题,信息孤岛情况较为普遍,数据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
2.3 数据共享遇到体制性障碍
大数据技术在乡村振兴中应用需要以数据共享为前提,但是由于部门间条快分割的局限性造成了数据仅在系统内部流转,无法有效实现数据的统一录入,数据打架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也对数据的开发和共享造成了阻碍。另外,在数据的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约束,导致很多部门不愿将大数据技术信息和数据进行公开与共享。
3 大数据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应用分析
3.1 乡村组织管理振兴战略
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政务管理平台,让村民参与到农村振兴战略事务中,加强群众的监督,并且利用社会各界进行乡村发展的管理,强化农村居民的经济效益,实现农村的大力发展。其次,政府部门根据监理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农村发展数据的全面掌握,同时根据相关信息挖掘,掌握农村居民的思想动态,预估可能会发生的突发事件,在进行农村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提升相关部门对于应急情况的管理能力,推进我国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3.2 乡村产业振兴战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基础前提,抓好產业振兴,重点要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管理,包括土地、水资源、种苗、人才等,因地制宜抓好特色农业,实现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精细化管理。首先,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综合利用遥感技术、远程监控等技术,结合农田确权、林地确权数据,实现对农田、林地资源的可精确到户的监测分析,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一方面可有效评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及时掌握农户生产信息,组织资源例如专业的农业专家指导农户更好的开展生产,另一方面当发生灾害、农产品价格下跌等极端情况时及时为农户提供帮助措施减少损失;其次,建立相应的人才库,有效的促进农村产业对口优秀人才的就业,并且也为农村建设选择最佳的优秀人才,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利用青年的知识和创新思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帮助。
3.3 乡村打赢脱贫攻坚工作
首先,依托农业大数据平台,将已脱贫贫困户、贫困户、低保特困户、大病残疾户等边缘群体建档立卡,通过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边缘群体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分析监测,评估生贫、返贫风险,精准配置农业产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帮扶资源为边缘群体提供帮助,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3.4 乡村民生服务振兴战略
运用农村大数据平台,结合户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系统数据,形成农村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分析,可及时发现公共服务薄弱区域,例如农村学校位置不合理导致适龄留守儿童上学远,上学难,部分地区缺乏特定医疗护理资源等情况,为政府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提供建议。
3.5 乡村生态环境振兴战略
首先,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建立良好的农村生态系统环境监督体系,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动物、植物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监督,结合气象局给出的相应数据和指标分析,农村可能会出现的旱灾、洪灾、火灾等极端灾害,及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制定。其次,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农村水资源的合理监督,明确掌握水资源污染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农村水资源污染治理措施,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远程监控,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依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工具,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必将有力支撑美丽乡村和智慧农业的建设,同时也将为农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中,融合了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让农村和农业发展更加快捷。同时应用大数据技术为我国农村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有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当然,在大数据技术应用在乡村振兴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大对阻碍问题的分析,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断实现问题的解决,从全方位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纪腾飞.大数据时代张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思考[J].发展,2019(03):76-77.
[2] 覃永明.浅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贵州省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J].建材与装饰,2019(07):67-68.
[3] 张宇佳,萨茹拉.内蒙古乡村振兴研讨会暨内蒙古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发布会成功举办[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12):2.
[4] 张佳玮,崔刚.用好农业大数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1):90-91.
[5] 温显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建设初探[J].时代金融,2018(29):7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