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飞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可危害玉米、高梁、水稻、烟草等数十种农作物,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繁殖能力强,幼虫食性杂、食量大,危害重,防控难度大等特点。
近期,湖北省竹山县部分地区玉米田已相继发现草地贪夜蛾危害,有的农户虽然采取了积极的喷药防治措施,但效果却不太理想。调查发现,这些农户在防治草地贪夜蛾时,存在一些误区。现将笔者总结出的防治草地贪夜蛾误区与对策进行介绍。
一、防治存在的误区
1.防治时间偏晚
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体型小,分布集中,活动能力弱,对农药抵抗能力也弱,因此防治起来相对容易。若能及时施药、有效控制,其危害与损失程度相对较小。但由于早期发现困难,很多农户推迟施药时间,结果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待到危害症状明显再开始喷药时虫龄已变大,活动能力增强,食量明显加大,对玉米危害加重,且抗药性明显增强,防治难度明显加大。如果防治时间再晚些,在老熟高龄幼虫开始分散取食时施药,那么防治难度更大,施药效果更差,对玉米的危害与损失程度也就更大。
2.防治方法不科学
草地贪夜蛾一般集中迁飞产卵,卵块在田间孵化后,低龄幼虫只在附近取食、活动,具有活动范围窄,分布、危害相对集中的特点,可以采取突出重点、集中施药、针对性防治的办法。但多数农户发现虫害后,常采取普遍施药的办法,以为这样才能保证施药效果,岂不知会增加投入、浪费药剂、杀伤天敌。同时,由于防治范围过宽,如果用药不到位、喷药不彻底,反而会影响到防治效果。
3.农药选择失当
草地贪夜蛾为外来物种,原本主要分布于美洲大陆,近年来才入侵我国,目前在我国尚无登记农药可用。各地虽然迅速筛选出一批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但种类与数量较少,基层农户不一定能买到。很多农户对草地贪夜蛾缺乏防治经验,误以为只要喷施杀虫剂就能将其杀死。有的在施药时,选择的农药不太对路,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
4.施药器械选择不当
目前山区农村喷药,绝大部分仍然使用传统的背负式喷雾器。喷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杆,另一种是弯杆。由于草地贪夜蛾幼虫早期主要在夜间外出取食,白天隐藏在玉米幼嫩心叶内栖息,因此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施药,白天喷药最好使用弯杆喷雾器。但有的农户在白天施药时使用直杆喷雾器,将药剂大部分喷于玉米侧面中下部老叶上,虫、药相距较远,自然达不到防治目的。
5.忽视防治效果
草地贪夜蛾活动隐秘,抗药性强,对症药剂少,因此施药后防治效果不一定好。但很多农户以为只要喷药虫害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很少返回田间查看实际防治效果。待到发现害虫仍在危害时,最佳防治时机已经错过,损失无法挽回。
二、对策
1.早发现,早防治
要密切关注当地病虫预测预报情况,并经常深入田间观察,一旦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卵或幼虫,及时上报发生情况,并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对成虫,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或用性引诱剂进行诱杀。发现草地贪夜蛾卵块,要及时摘除并带出田间销毁。对幼虫,要尽量提早施药时间,最好能抢在幼虫刚孵化时施药,或在幼虫分布相对集中、抵抗力较弱的3龄以前施药,争取将虫害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防止其后期扩散危害。
2.突出重点,提高防效
针对草地贪夜蛾发生集中、危害明显、易于发现等特点,对虫害零星发生地块,可采取人工捕杀的办法,将隐藏在受害植株内的幼虫找出掐死。对虫害发生较轻的地块,可实施挑治,即只对害虫损伤植株及其周围施药,植株叶片正反面都要喷透,其他植株则不施农药。这样既可減少用药与用工,又可增强防治的针对性,保证防治效果。只有在虫口密度大、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块,才能采取普遍施药的办法,避免盲目施药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3.选择高效、低毒农药
针对来势汹汹的入侵物种草地贪夜蛾,为避免农户盲目购药、盲目喷施,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已通过试验,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毒农药用于应急防治,各地要大力宣传,加强对农户用药进行指导。在草地贪夜蛾卵孵化初期,可选用绿僵菌、白僵菌、苏云金杆菌,以及苦参碱、印楝素、多杀霉素等生物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幼虫发生期,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啶虫脒等高效、低毒杀虫剂进行防治。
4.对准靶标施药
山区农村白天喷药,应选择弯杆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方向对准草地贪夜蛾躲藏的玉米喇叭口内,将药液重点喷于玉米心叶幼嫩部分,以提高防治效果。
5.及时检查防效
施药后3天内,要返回田间仔细检查防治效果。如果多数害虫未被杀死,危害症状仍很明显,要通过分析找准施药效果欠佳原因,然后改进措施,及时进行二次施药防治。对仅有极少数害虫未被杀死的,可通过细心观察,采取人工捕杀的办法将害虫彻底消灭。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农村局 邮编:4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