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玮
摘要: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是在政府财政拨款的基础上进行的,政府通过向这些社会单位组织拨付资金履行其服务社会的职能。对事业单位来说,如何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是当前国家对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要求。自2013年起,国家颁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这一制度为背景,探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改革和应用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作用
(一)会计制度管理基础明显增强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台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内容做出了全新的调整,要求事业单位必须以会计核算结果作为会计报告的最终体现,且各单位的会计报告必须全面真实的反映出单位的整体运营情况[1]。这一制度对会计核算内容是否与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一致提出了要求和规范,进而依据会计报表分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强弱程度,要求单位内部做好会计核算的规范管理工作,从而保证新制度的执行。
(二)有利于提前规划会计核算内容
为了适应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计核算内容。就目前来看,政府的资金和资源配置是依据其项目建设资金规划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实现,与各个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和运营情况息息相关[2]。因此,国家政府只有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才能有效监督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全过程,从根本上减少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优化我国财政资金科学配置,并保证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公开透明。
(三)会计核算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解决了财政资金集中管理和支付的问题,使会计预算工作在新制度中凸显着重要的作用,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编制体系也趋于成熟。在会计预算与会计核算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也要与政府的财政规划发展理念实现统一。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要与社会建设的步调保持一致,这一举措不但能够实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科学性,还能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3]。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
(一)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资金集中支付、政府资金的收支、预算编制、资产编制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制度要与当地的财政法律法规相适应,发挥其规范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职能,并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与会计核算的高效性。
(二)新会计制度准则还提出了会计核算“双功能”的管理模式,即在同一会计核算体系中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通过反映事业单位资产存有量、负债规模、净资产、收入和费用这五个要素的内容来进行财务核算,并对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这三个要素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强化财务会计功能,全面反馈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体系进行了规范,要求会计报告要全面充分的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实情,并对财务报告的组成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在向上级部门递交财务报告时应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四)在财政资金收支管理方面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对此做出了规定和强化,即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和保管要做到严格审批流程、保证专款专用。同时,新制度还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方面分别设置了“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这两个科目,规范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要求事业单位按照预算管理方法和流程进行有计划的资金投入。
(五)针对“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方面的内容,在新制度的影响下,事业单位要对非财政补助的资金建立系统化的结转、结余管理,规范会计基础核算工作,保证事业单位的资产支出和分配行为都在科学的管理范围之内。
(六)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要对当前的会计科目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重点关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会计管理系统的完善,并对新旧科目的增设和删减问题以及个别科目的重新命名问题进行统一处理,规范会计核算内容,加强会计科目的管理。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管理人员缺乏管理力度
基于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相关人员缺乏资金管理意识,对单位内部的资金管理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会计核算行为不规范、财务数据分析不够严谨、分解结果反馈和应用程度不足等,使内部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财务管理工作失误良多。
(二)财务报表会计核算预算执行力不足
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全面系统的调节和创新,尤其是预算管理方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和调度的基础,科学的资金预测和预算执行力度能够有效保证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的安全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事业单位的人员对财务预算不够重视,甚至依赖国库支付中心进行单位内的财务预算。再加上内外部沟通不畅,导致后期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发现预算与实际不匹配的问题,不但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还会影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推行。
(三)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不但能够知道内部资金的使用,还能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但从现阶段来看,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制度并不健全,资产结算和盘查工作不及时,账实不符现象严重。此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存在着不重视折旧损益的问题,内部资产公开透明度不够,挪用公款现象频发,危害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声誉,也不利于保證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会计核算
依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尽快适应规定,逐步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完善和规范,充分了解新制度对财务报表项目、结构以及排列形式等方面的要求。以报表的实用性为目标,对事业单位的资产存有量、净资产额、负债情况等进行全面反映,并对月报和年报进行区分编制和管理;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制作现金流量表,对内部的经济活动和现金流向进行分析和控制,减少事业单位资金短缺带来的财务风险,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核算体系。
(二)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事业单位要重视对内部会计人员的培养,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学习,在深入了解政策方向的基础上对会计核算工作不断进行优化和改革,也避免为事业单位带来法律风险;同时,事业单位还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日常培训,在其绩效考评管理中引入岗位责任制,调动员工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分离不相容岗位,强化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保证新旧制度的衔接和更替平稳过渡。此外,会计人员要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在落实新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变革原有的会计核算方式,实现“双功能”会计核算,加强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对事业单位核算科目和资金管理进行强化,为事业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造良好的人才聚集环境。
(三)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核算部门对资产的掌控力度,事业单位必须对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权限和支持,将资金管理工作落实到财务部门中,建立资金使用审批制度,要求各部門对资金的使用必须通过核算部门以及上级部门的层层审批后才能申领使用。同时,核算中心也要对单位内部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分系统计,减少不合理支出环节,加强对公款贪污现象的审计和稽查,保证资金使用流程的高效透明。最后,对固定资产凡是超过一千元及一千五百元以上的设备机器进行资产价值统一管理,并纳入固定资产核算体系中,建立折旧资产会计科目,保证资产使用时间与磨损程度的一致性,对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确切估量,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完善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资金以及资源的使用效益。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需要顺应政策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改革。事业单位要重视会计核算对资金管理的积极作用,依据新制度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核算体系,提高内部财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水平,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华. 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J]. 纳税, 2018.
[2]刘庆辉. 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
[3]边正平.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初探[J]. 财会学习, 2018(13): 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