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监测排气参数的吸气带液状态预测方法研究

2019-12-30 05:50
制冷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干度露点冷凝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 200240)

压缩机的吸气状态对制冷系统及压缩机本身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传统压缩式蒸气制冷循环一般控制压缩机吸气状态为过热状态,以保证整个压缩过程不存在湿压缩工况,避免产生液击而损坏压缩机。研究表明,压缩机吸气时少量带液,整个系统制冷量和性能有所提高。因此,准确计算压缩机的吸气状态尤为重要。

蒸发器出口过热较小时,系统COP比出口过热时有较大提高,而回液量增大时,系统性能下降[1]。其原因是较小的回液可以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提高性能,而回液量较大时会稀释润滑油,降低润滑效果导致性能下降[2]。T. Shimizu等[3]认为压缩机效率仅与吸排气压力有关而与过热度无关。陶宏等[4]对吸气过热度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分析,质量流量、排气压力等均能影响过热度的大小。多位学者也进行了过热度对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5-8]。王乐民等[9]在压缩机吸气带液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压缩机吸气少量带液时,能有效降低排气温度,且运行良好。范立娜等[10]对吸气干度影响容积效率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表明容积效率随系统压比的增大和干度的降低而减小。杨丽辉等[11]对压缩机少量吸气带液的系统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吸气干度为0.98时,制冷量及COP均有提高。孙帅辉等[12]发现对于涡旋压缩机最大制冷量和COP分别位于吸气干度为0.97和1.00处。王江宇等[13]提出一种基于CART算法来检测压缩机回液状态的检测系统。在制冷系统运行状况的检测中,不仅要防止压缩机吸气带液量过大,也要防止压缩机吸气过热度过高,目前也有部分研究专注于过热度的优化控制。

尽管压缩机吸气状态对制冷系统及压缩机本身有多方面影响,但目前计算吸气干度主要为加热法和凝结法,或通过玻璃管观测制冷剂流态来判断吸气干度的大小,计算干度值可靠性较低,且很难在系统中布置较多传感器来获得数据进行具体计算。因此,本文采用在压缩机进出口布置传感器的方法,测得压缩机排气温度、压力等状态参数,确定压缩机的排气状态点,然后进行回溯计算,最终确定压缩机吸气点的状态。

1 吸气状态回溯模型

1.1 压缩机模型

本文主要研究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吸气状态,不考虑其内部结构对吸气状态的影响,基于系数法对压缩机进行仿真模拟,其优点为仿真精度较高、计算效率快高。

压缩机性能方程:

(1)

Cn=B0+B1f+B2f2(n=0~9)

(2)

式中:X为制冷量Q0(W)或输入功率P(W)或质量流量G(kg/h);B0~B2、Cn为拟合系数。

1.2 制冷剂物性模型

本模型的制冷剂选用R410a,参考洪迎春等[14-15]提出的R410a在过热区及饱和区的显式快速计算模型,以Refprop9软件为数据源,对R410a的性能参数进行非线性拟合,为后续仿真提供基础,基础公式为:

1)状态方程

采用Martin-Hou方程作为状态方程计算压力-比容-温度的关系,具体系数如表1所示。

(3)

式中:ai,bi,ci分别为拟合系数;R为理想气体常数,R=1.145 486×10-3kJ/(kg·K);k为气为临界常数,k=5.475;m为特性常数,m=6.995 596×10-5;Tc为临界温度,Tc=343.32 K。

表1 Martin-Hou方程状态方程的系数

2)比焓公式拟合形式

气体焓值拟合形式:

(4)

式中:Di为拟合系数。

液体比焓拟合形式:

hf=F1+F2Y+F3Y2+F4Y3+F5Y4+F6Y5

(5)

式中:Y=(1-T/Tc)1/3-Y0;Y0=0.554 144 98。

3)比熵公式拟合形式

气体熵值拟合形式:

(6)

式中:Gi、Hi分别为拟合系数;s0=0.846 399 kJ/(kg·K)。

液体熵值公式:

(7)

上述公式与Refprop9源数据平均误差均小于1.24%,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1.3 制冷剂实际温度计算模型

由于实验中温度测量的方式为管外壁布点测量,考虑到管路内外侧传热温差所带来的影响,应按照多层圆筒壁的导热模型对所测得的温度进行修正。

(8)

1.4 吸气带液状态回溯计算方法和逻辑

基于已建立的压缩机模型和物性模型,提出了基于有限可测运行参数的吸气状态回溯计算方法迭代计算,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可测运行参数包括:吸气压力(17)、排气压力(18)、排气温度(11)、环境温度、压缩机表面温度、压缩机面积、压缩机壳体导热系数、压缩机转速、指示效率等。图2所示为制冷原理系统图。

图1 回液测试系统

图2 制冷原理

计算逻辑如下:

1)计算判断依据:t0d

计算p0下对应的t0露点,根据ηi定义计算出h0d,求出在该计算效率下的t0d:

(9)

2)排气温度判断

进行判断t0d>td,若条件成立,进入3),计算干度x,表征压缩机吸气状态;若条件不成立,则进入4),计算过热度Δtsuh,表征压缩机吸气状态。

3)两相区计算

迭代求解实际吸气状态点xs,迭代区间为[0.3,1],采用二分法得到最终xs(k),原理如图3所示,计算过程如下:

ss(k)=s0泡点+xs(k)(s0露点-s0泡点)

(10)

hs(k)=h0泡点+xs(k)(h0露点-h0泡点)

(11)

图3 两相区状态计算示意图

若xs(k)>xk露点,则等熵压缩终点在过热区,进入计算(1);否则在两相区,进入计算(2)。xk露点为以tk露点为排气温度反算得到的吸气干度。

(1)等熵压缩终点在过热区

等熵压缩终点ssd(k)=ss(k),用状态方程pk=p(Tsd,vsd)和气体熵方程ssd=sg(Tsd,vsd)迭代求解tsd,最后根据压缩机效率ηi定义计算出压缩机实际排气焓hd和排气温度td。

(2)等熵压缩终点在两相区

等熵压缩终点熵ssd(k)=ss(k),根据干度定义计算出等熵压缩终点干度xsd(k):

xsd(k)=[ssd(k)-sk泡点]/(sk露点-sk泡点)

(12)

则等熵压缩终点焓:

hsd(k)=hk泡点+xsd(k)(hk露点-hk泡点)

(13)

其余过程与(1)一致。

4)过热区计算

图5 吸气状态计算流程图

图4 过热区计算示意图

2 计算结果分析

基于上述模型、逻辑和迭代方法进行变工况运行下的仿真计算分析,主要选取变量为蒸发冷凝压力(温度)、排气温度等参数。空调机组实际工况中,排气温度、吸气温度与冷凝蒸发温度存在耦合关系。本次计算分析中的输入运行参数主要采取自定义工况,因此计算工况可覆盖大部分制冷系统的运行工况范围。蒸发温度范围为-35~12 ℃,冷凝温度范围为35~68 ℃,排气温度范围为35~100 ℃。

2.1 蒸发温度的影响

图6所示为两相混合物干度随蒸发温度的变化。由图6可知,控制相同排气温度下,压缩机吸气干度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由于蒸发温度降低,相同的排气温度情况,等熵压缩更容易进入两相区。当冷凝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如35 ℃,蒸发温度为-20 ℃时,吸气状态即可进入过热区,因此蒸发/冷凝温度对吸气状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控制相同的冷凝温度下,排气温度越高,蒸发温度越高,越早进入过热区。

图6 两相混合物干度随蒸发温度的变化

2.2 冷凝温度的影响

图7所示为两相混合物干度随冷凝温度的变化。由图7可知,在控制相同蒸发温度情况下,排气温度越高,整体曲线越高,即吸气状态干度值较高;在控制相同排气温度情况下,蒸发温度越高,曲线出现进入两相区的冷凝温度越高,即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温差越小,压缩机吸气状态越容易进入过热区。

图7 两相混合物干度随冷凝温度的变化

图8 两相混合物干度随排气温度的变化

2.3 排气温度的影响

图8所示为两相混合物干度随排气温度的变化。排气温度直接反映了蒸气压缩后的终态,取值从接近冷凝温度开始,逐步递增1 ℃,当排气温度大于冷凝温度10 ℃后,以5 ℃的步长递增直至进入过热区。由图8可知,排气温度越低,越接近冷凝温度,压缩机排气中含液的可能性越大,即吸气的含液可能性越大。在相同冷凝温度下,当蒸发温度足够低,如-35 ℃时,排气温度高达80 ℃,其吸气干度只达到0.84,无法进入过热区。

3 结论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测参数计算压缩机吸气状态的理论方法,可在较大的工况范围内进行吸气干度及过热度的计算,并判断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及排气温度3个主要制冷循环参数对吸气状态的影响,基于计算分析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1)排气温度、冷凝温度及蒸发温度对吸气状态产生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

2)排气温度直接表现了压缩机压缩制冷剂的状态,其对吸气状态的影响最大,排气温度越高,吸气干度越高;

3)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对吸气干度的影响曲线接近线性;

4)对于需要实时检测的制冷系统,提供了判断压缩机的吸气状态的计算模型。

符号说明

f——频率,Hz

h——比焓,kJ/kg

hf——液体比焓,kJ/kg

hg——气体比焓,kJ/kg

p——绝对压力,kPa

p0——蒸发压力,kPa

r1、r2——管内、外径,m

s——熵值,kJ/(kg·K)

sf——液体比熵,kJ/(kg·K)

sg——气体熵值,kJ/(kg·K)

T——温度,K

t0——蒸发温度,℃

t0 d——等熵压缩的排气温度,℃

t0露点——蒸发压力下的露点温度,℃

t0泡点——蒸发压力下的泡点温度,℃

td——排气温度,℃

tk——冷凝温度,℃

tk露点——冷凝压力下的露点温度,℃

tk泡点——冷凝压力下的泡点温度,℃

ts——吸气温度,℃

q——热流密度,W/m2

qv——体积流量,m3/s

Qhot——制热量, W

v——比容,m3/kg

xk露点——冷凝压力下的露点温度对应的制冷剂干度

xs——吸气点对应制冷剂干度

ρ——密度,kg/m3

λ——管壁导热系数,W/(m·K)

Δt——管内、外侧传热温差,℃

ηi——绝热效率

下标

0——蒸发

k——冷凝

泡点——泡点状态

露点——露点状态

sd——等熵压缩的排气状态

猜你喜欢
干度露点冷凝
药厂洁净空调箱的BMS 控制策略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原油油气冷凝回收工艺模拟与优化
蒸汽冷凝液回收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西一线天然气烃凝析物对水露点检测的影响
提高岩石乳化炸药做功能力研究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有机化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