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飞 东莞市虎门镇人民政府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开展时,要考虑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造价审核方法,提升造价审核质量与效率,打破传统造价审核的不足。工程造价审核时考虑实质性内容,结合造价审核实际情况创新审核方法,促进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提升。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造价审核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并在内容构建完整的控制系统,切实发挥造价审核的作用,整个成本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负责人处于核心位置,其他管理人员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项目管理人员成本意识淡薄、忽视造价审核职责之间存在联系,也就谈不上日常施工中优化成本与避免浪费的管理了。
绝大多数施工单位存在重视施工主体与“按期完工”的心态,缺乏具体的管理工程成本的意识,并不考虑完成工程所需的最低成本,也不考虑各个环节中成本控制问题与市场波动,不利于造价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造价审核工作出现一定偏差。
目前我国成本审核工作大多采取事后审核的方式,也就是工程完成后才进行成本审核,审核所需的资料主要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建设单位提供,审核单位很少主动去现场搜集资料,使得资料全面性与真实性不足,直接对成本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原始审核资料不全的话,直接使得成本审核出现问题。同时,工程预算资料要全面且合理,但实际中普遍存在虚报工程预算量、重复计算工程的问题,都会造成成本预算偏高。
签订合同时,施工单位或相关负责人对法律条款理解程度不足,或处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签订不符合规定的合同,造成造价审核情况不合适。如,合同签订时,基本资料签不合理、填写错误或漏填等情况,对工程结算方式选择不合适,使得合同约束力不足,导致结算过程中出现责任互卸,拖延结算时间,结算价格偏高等现象。
结算审核所需的资料一般为从工程招投标阶段至竣工验收为止所产生的工程资料,资料的真实性、一致性、完整性影响着造价审核结果的公平公正。送审资料不规范,一般会拖延审核进度,甚至会使工程在结算阶段烂尾。
编制工程造价时需要完整的、合法资料,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很理想,受到利益或其他因素驱动,经常性出现工程量虚报、重复计算工程量等,造成工程造价偏高。此外,部分造价审核单位人员专业性不足,使得实施时出现一些不理想的签证、变更等,使得工程成本显著增加,使得造价审核风险增加。
签订承包合同时,造价审核方、施工单位等要参与到整个环节中,保证各项流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建立完善的追责制度,全面监控各个流程。如,开具介绍信、变更信息、等,利用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达成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奠定合同顺利实施的基础。
审核前把好审核的准备关,对原始资料进行全面了解,主要包括: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原材料采购等。对于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等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对于合同中规定条款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并判断计取各项费用时是否按照合同条款规定进行,避免计算错误情况的出现。
同时对于存在疑问的工程量要进入现场进行核实,收集与工程相关的记录,整理所需材料,并掌握各项原始资料,避免资料搜集不全出现错误情况。造价审核取证工作要做好资料搜集工作。对计算底稿与软件计算结果一致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工程量进行逐步核实,检查计算式正确与否、并对依据进行查看;审核人员查证材料价格的真实性,选择合适的定额子目与费率,并对各项数据逐个核对,保留造价审核工作底稿,避免后期需要时无法查询。
工程造价审核工作中难免出现风险问题,这就需要做好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工作,提升审核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职业能力及道德修养,遵循“三公”原则。同时,造价审核人员要教师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掌握最新的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并定期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主动参与行业与单位内部考核工作,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此外,造价审核人员要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优势,熟练掌握造价审核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在审核过程中解释项目开支、增减等主要原因,提高审核结果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增加审核结果的说服力,避免出现二次审核的情况。此外,造价审核工作开展时,要联系造价审核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大幅度提升造价审核质量与效率。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具体实施时,要结合工程情况与内容选择合适的造价审核方法,大幅度提升造价控制质量与效率。文中简单分析造价审核内容,选择合适的造价审核方法与技巧。希望通过文章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推动我国造价审核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