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燕 安徽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优化水平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其生产建设的一种综合体现,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以此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很多施工现场精华藏会发生一些重大的施工事故,很多人认为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是建筑企业不具备开工资质,或因非法施工而酿成的悲剧,然而实际调查表明,非法施工并不是造成施工事故的主要原因,而是施工违章造成的。建筑施工事故的共同特征在于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操作。例如重庆的通化煤矿事故,施工人员所使用的炸药不符合规定的标准,在进行爆破的时候也没有按照规定撤离人员,因而造成了人员伤亡的悲剧。湖南株洲在高架桥拆除过程中进行预爆操作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警戒标识的安放,最终造成了重大的施工事故。目前国内有很多在建的大中型公共建设项目,且建设热情持续高涨,面对这些项目,以怎样的方式才能有效管理这些施工单位,是我们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工作十分重要,然而要想将这两项工作落实到位却有很大的难度,必须确保管理与监督的科学有效,坚持管理到事、管理到人,并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根据具体的施工步骤开展各项工作,科学管理、规范操作,严格遵循施工的规范和步骤。科学性原则不仅能够促进施工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时还能实现现场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以及建筑成本,为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要想实现预期的监督与管理目标,据需要落实好将全面监督与管理的原则,做到善始善终,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出管理的效果。反之则会导致工程监督也浮于形式,而施工人员与住户则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基于全面性原则,建筑工程的管理和监督从招投标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工程竣工,建设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应进行严格的管理监督。通过全面管理的方式,还能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发生施工事故。很多建筑工程的前后都需要进行统一的协调,因此只有做到全面的管理监督,指导工程竣工通过验收之后,工程才算正式结束,这时候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也就结束了。
应严格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与监督,否则很容易导致管理监督工作失去效力,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严格性原则是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施工规范严格的开展各项施工工作,杜绝投机取巧、偷工减料的现象。此外,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应交由第三方进行监督检查,且施工企业不能蒙骗或阻挠,应积极配合第三方对施工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工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或质量方面的问题,施工企业应主动进行整改,并接受相应的处罚。严格性原则既是对施工人员负责,也是对施工企业自己负责。
要明确各管理部门所承诺的内容、违诺责任以及工作标准,分解任务,确保责任能够追究到个人,共担责任、压力传递,形成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责任连锁体系。根据施工现场依据承诺的特征,制定严密且操作方便的企业管理机制,可以制定量化的指标都应进行量化,可以提出考核标准的都进行确定,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责任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创造出有利的条件以供施工现场进行综合考评,为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工作的顺利有序奠定好基础。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实,其关键在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施工人员是管理的主要对象,监督则是面对工程的所有人员。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落实到位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发挥出管理的作用,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施工人员,以便施工人员及时处理。而施工问题的处理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专业的施工技术反过来又能促进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这样监督工作的开展也会更加的顺利。施工人员只有同时扮演施工者以及监督管理者的角色,才能发现施工环节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否则即便发现问题,施工人员也不愿主动去解决。因此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需要组织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工程技术培训教育,促进其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研究出施工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施工中一旦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好。其次要对施工的设备器械有一个前面的了解,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施工设备。现代工程建设的机械化程度很高,并逐渐取代了人力,然而施工设备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因此只有了解施工设备的操作规范,熟练掌握各个设备的操作方式,才能有效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落实好安全管理工作。最后,还要进行相互的学习和交流。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团队的工作,任何人都无法单独完成工程建设的全部任务,只有所有成员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相工程的建设工作。成员之间的学习交流不仅能够促进自身施工水平的有效提升,还能通过他人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科学的方式规避风险。
职业道德不仅是施工人员人格品质的体现,也是对施工团队负责任的表现。强化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就需要促进施工人员职业道德的不断提升,使其严格遵守建筑工程的各项规定,落实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样才能将监督与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施工现场监督管理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建立健全责任落实与惩处机制,通过责任处罚机制约束施工人员,确保管理与监督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2)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进行严格的落实,根据施工规范与标注严格开展施工工作,落实好所有环节的施工,这也是施工人员职业道德标准的一个重要体现。(3)及配合第三方以及公众的检查评估,一旦出现问题,应主动进行整改,并接受相应的惩罚,这也是施工人员职业道德的一种体现。(4)诚信施工,按期交付工程。诚信既是施工人员个人职业道德的反映,也是整个施工团队的荣誉,只有坚持诚信施工,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信任,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工程发包商主动去衔接工程施工,这对于施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十分重要,落实好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能够确保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如期交付,节约了人力成本与建设成本。因此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强化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职业道德,为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