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娜 张长会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 300072)
2007年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以下简称“汉硕”)专业学位,2009年国家汉语办公室公布了《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为了培养汉硕生中华文化才艺方面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培养方案专门设置了“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这门必修训练课。王仁法(2015)调研了全国65所汉硕培养单位,指出“学界对该课程设置的认识很不统一”[1]。我们也调查了京津两地各汉硕培养单位,了解到各校对此门课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所以,加强对该课程的理论思考,准确解读该课程性质、特点,努力完善课程结构,应该成为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解读“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的课程性质呢?我们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应该落实在“展示”上,它应该培养汉硕学习者在中华文化才艺上的展示能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门注重实际教学的应用性学科,培养以传播汉语言和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国际汉语教师。他们是将来的汉语教学工作者和中华文化传播者。通过这门课程,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中华文化才艺,学习了文化课教学的一些方式方法,日后就要把自己学到的中华文化才艺积极有效地展示并宣传给母语非汉语的国际学生。所以,“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这门课程的设置就是教这些汉硕生在将来怎么向国际学生展示中华文化才艺。当然,前提是汉硕生自身应该先具备一定的中华文化才艺。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各家汉硕培养单位在中华文化才艺的内容选取上和具体的培养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认知偏差。
目前各家汉硕培养单位对中华文化才艺项目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状态。根据王仁法(2015)调研65所汉硕培养单位统计出的才艺项目涉及八个大类30个项目[1],我们发现大多高校比较集中地选择了书法、太极拳、绘画、民族舞蹈、剪纸等才艺,还有部分学校选择了民乐类和饮食类才艺,如民歌、京剧、二胡、古筝、古琴、茶道、烹饪等,另有个别院校选择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昆曲、巴乌、二人转等。
中华文化才艺的项目选择之所以如此广泛,我们认为,除了与中华文化才艺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有关,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校的选择标准并不一致。汉办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给此门课程设置了16课时1学分,如何在有限时间内选择合适并具特色的教学内容,高效培养汉硕生文化才艺的展示传播能力,便成了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这门课程,从其名称即可看出,一方面,我们要教汉硕生学习和掌握某项中华文化才艺,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教他们如何“展示”,使他们了解和熟悉文化课教学方法。基于对各家汉硕培养单位的详细调查,我们发现各校对这门课程的培养方式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1.偏重才艺培养,轻忽文化培植。目前很多高校对这门课程的处理更偏重于培训中华文化才艺。事实上,任何一项才艺一定植根于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土壤。如果说才艺本身是绽放的花朵,那文化背景定是深入土壤的根基。学好才艺的同时更要深植文化,只有这样,汉硕生日后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宣扬中华文化。纯粹的中华文化才艺学习容易沦为“文化碎片”,对中华文化的了解造成“浅碟化”。以教授书法文化为例,除了介绍书写工具、不同时期书法的风格流派、学习书法的过程等以外,我们更要使汉硕生深深了解到,中国书法文化不纯粹是一门艺术,它更是一种极其日常而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中国人一直以书法为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学习做人道理的不二选择。书法艺术背后隐藏的这些文化因子,不但要揭示给习焉不察的中国人,更是将来向国际学生群体展示书法才艺时着重宣介的部分。对外国人而言,掌握中国书法这门技艺固然重要,但引领其与深层文化观念相结合,从而使外国学生达到真正认知中华文化的目标,这才是汉硕生现在以及将来努力的方向。
2.偏重才艺技能的学习,轻忽跨文化交际以及教学技能的培育。汉硕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要落实到文化教学实践上。我们了解到大多数高校仅仅传授汉硕生某项才艺技能,但欠缺相应的跨文化交际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事实上,自己习得某项才艺和将才艺展示传播给他人,尤其是国际学生,是两条不同的路径。满身才艺固然重要,但掌握丰富的教学技能,把自身才艺有效并高效地传达给将来的受众——国际学生,更为关键。相较于纯粹的汉语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对实施者——教师的要求更进一层,他(她)需要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应该具备充分的多元文化视角,学会“局内自省”和“局外旁观”相结合的文化审视能力。同时,充分的沟通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都是组织中华文化才艺活动时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仍然需要跨文化交际之类的课程提供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另外,汉硕生进阶为中华文化传播者,他们未来的主要施展空间应该在课堂文化才艺教学上。这就需要汉硕生具备丰富的教学技能技巧,不但熟悉教学内容,更要以高超而有效的手段来完成教学。所以汉硕学习阶段、足够的跨文化交际以及教学技能的培育十分必要。
3.偏重技能或理论的输入,轻忽实践的输出。无论是理论的课堂讲授,还是技能的课下操练,甚或课上的示范、观摩和模拟,皆为汉硕生的“输入-内化”过程。根据我们的观察,目前这门课程仅仅停留于输入阶段,却欠缺相应的“输出”环节。所谓“输出”,指的是汉硕生能够将所学内容学以致用,走进国际学生群体当中进行真实而非仿真的实践操练。各高校能给汉硕生提供汉语教学的实习平台,但普遍缺乏中华文化才艺展示的操练平台。这一阶段的“实践”大部分停留在汉硕生自己的课堂上,很少有以外国学生群体为实施对象的中华文化才艺展示活动,更别提走进外国人社区,设计与组织一场真正的文化才艺教学活动。
鉴于上述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拟对“中华文化才艺教学内容的设定”进行一定的改革,同时,对现有的教学培养方式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1.极具中国特色或地域特色。我们应该选取那些最能够代表中国或中国某一地域的,特别是中华文化才艺中的精粹。比如一提到中国,很多外国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中国功夫、京剧、书法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应该优先考虑选取的文化才艺项目。
2.历史性和现实性相一致。文化不纯粹是过去时,优良的文化一定是现在进行时。对外国学习者来说,他们无法接受全部文化,所以选取中华文化才艺时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历史文化和现时文化相一致的文化点上,亦即“鲜活”文化上。
3.入门习得快、精通度要求低。之所以要求习得快、精通度要求低,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考虑到汉硕生本身,他们学习期限短,我们只能选取那些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培训出来的才艺项目,而且他们不仅要自己习得,还要掌握展示或教授给他人的方法技巧;另一方面考虑到汉硕生日后面对的教学对象,他们可以通过教师的展示或直观了解、或亲身体验,如果才艺难度太大,亲身体验的可能性就会相对减小。
4.教学材料设备更便携。展示文化才艺的场合可能是在国内面对国际学生群体,也可能是在海外面对当地人。在国内,教学环境和人力物力资源都更具优势,但在海外,情况有所不同,不得不考虑所需教学设备是否便于携带的问题,陈惠(2013)也提到“中华才艺培养的各种才艺对于工具的要求应该是便携性工具”[2]。展示剪纸艺术只需要纸张和剪刀即可,展示太极拳只需要合适的场地和服装,但展示古筝、古琴等就不得不考虑大中型乐器设备的运输问题。因此出于操作方便程度的考量而优先选择教学设备便携性高的才艺项目。
5.趣味性强、参与度高。对中华文化才艺项目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到汉硕生日后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才艺项目是否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只有让国际学生感兴趣,愿意参与其中,才能达到展示的目的。
1.专门设置中华文化课。如前所述,中华文化才艺植根于中华大地,汲养于中华文化土壤。汉硕生需要通过系统、专业地学习,广泛涉猎中华文化,通盘了解立身行事之所在,掌握其生命之根,血脉之源。中华文化部分属于知识性内容的涉猎,以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例,汉硕生入学后需要系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中华文化与传播》《国别与地域文化》《中西文化比较概论》等文化类课程。这是必备的基础,也是必需的铺垫。
2.专门设置“中华才艺技能”课。中华才艺部分属于技能性培训,我们认为按照展示方式的不同,才艺可以分两种:一种是表演型才艺,一种是示范型才艺。表演型才艺对表演者水平要求较高,需要长期专门训练,如果不具备才艺基础,单纯靠硕士期间短训式的学习是达不到表演水平的;而示范型才艺则对才艺水平的要求降低了很多,它的展示重点在于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通过自己的示范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验中华才艺的活动中。所以,示范型才艺应该是“中华才艺技能”课程的培训重点。仍以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例,目前在全院范围内开设了国画、篆刻、古琴、古筝、太极拳等公共选修课,每周五还有文化沙龙体验活动,内容涉及中国结、民族舞、剪纸、美食等方面。授课教师是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和王学仲艺术研究所请来的国画家和书法家,还有从民间请来的手工艺人。我们要求汉硕生充分利用这一现有平台,根据自身优势、专业兴趣以及志业取向集中时间精力专攻其中的一两门才艺技能类课程。通过一年短期速成式的培训,大部分汉硕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才艺技能,已有基础的汉硕生甚至能做到独擅一技。他们已经做好了“知识性”的储备,辅以充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这些汉硕生日后就能承担起展示中华文化才艺的重任,能够通过自身的才艺展示吸引国际学生。
3.专门设置“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方法论”、“国际汉语教学案例”等教学技能类课程。汉硕生除了学习才艺并清楚了解才艺背后的文化蕴藉及其背景知识以外,还要学习一些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展示中华文化才艺的技能和技巧。这属于文化实践的内容,目的是培养汉硕生的文化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课程着重培养汉硕生内在的文化态度、文化意识和文化心态,“对外汉语教学方法论”这类课程可以从理论上给汉硕生指明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文化课教学的性质、原则和方向,而“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可以从实务上给汉硕生提供一些具体、鲜活、可供借鉴的教学个案。比如课堂之上如何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组织文化宣传活动时对文化才艺展示方式的思考。以书法艺术为例,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在宣纸上练书法,趣味性就欠缺很多。其实书法艺术的展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与春节文化相结合,通过写对联、写福字的方式展示,还可以结合元宵节文化在灯笼上写灯谜,结合婚庆文化写喜字,此外还可以制作扇面等等。
除了教学内容的拓展以外,我们还拟对现有的教学培养方式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汉硕生作为将来的国际汉语教师,其自身素质对国际汉语推广的效果至关重要。所以,努力加强其自身的“知识素养”是一门终身必修课。为了向国际学生积极推广中华文化才艺,除了掌握跟汉语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外,也要掌握中华文化知识和文化实践知识。这些知识的汲取和获得,既包括有限的课堂授课,更包括范围广阔的课下阅读。授课教师可以采用介绍说明的手法讲解中华文化和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音频视频,让汉硕生更直观地感受相关内容。更应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任务,指定阅读书目,指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做好阅读笔记。
针对才艺技能的学习,课上集训是必要的一环。对于纯粹零基础的汉硕生来说,集中而规范的课堂集训方式可以使其在短期内初步掌握一定的中华文化才艺,为其继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对于已有一定才艺基础的汉硕生来说,集中的课堂授课既有助于其自我提升,更有助于老师和其他零起点的学生,因为他们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不过,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技能的掌握更需要课下的大量训练来保证。这就需要汉硕生在课后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自我提升。
1.课上观摩教师的示范:作为教师,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法,提供文化才艺展示的示范性课程,让汉硕生有章可循。我们在向汉硕生传授中华文化才艺时,重点是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某一才艺的基本范式和技巧;而一次完整的中华文化才艺展示活动,我们要使汉硕生观察到从筹划、设计、组织、开展到反思的一整套流程,给汉硕生示范中华文化才艺活动的实施者是如何集筹划者、组织者、协调者、参与者和旁观者为一身的。
2.学生展示模拟: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锻炼汉硕生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融合的能力以及组织文化实践活动的能力。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汉硕生的潜力,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预报文化才艺展示的内容,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分工合作,给他们有机会发挥自身特长来组织策划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汉硕生选择活动主题并做出活动策划、活动预算等。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模拟展示文化才艺的活动。
3.课下实践:我们要营造将课内外环境联系起来的开放式教学,让汉硕生参与国际学生文化教育实践,让中华文化才艺的影响力真正辐射到外国学生群体,让国际学生有机会亲身了解并体验中华文化才艺。我们要给汉硕生提供为期一年的实习期,让其在本校国际教育学院或到海外孔子学院实习。实习期工作不单是语言教学,还要不定期地组织和策划各种文化实践活动。充分的实习能够帮助他们学以致用,把自己的所学所得应用到真实、丰富的中华文化才艺展示活动中,以此激发国际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使其更愿意深入了解中国。
“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这门课程设定了两项教学目标:一是训练汉硕生的才艺能力,二是培养汉硕生的展示能力。这里边既包含了“外显”的知识和技能,更包括了“内隐”的态度和意识。所以,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项原则:
汉硕生一技在手,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活符号”。我们要完成传播中华文化这一战略目标,汉硕生义不容辞。我们希望发挥出汉硕生的潜能,激发出汉硕生的热情,使其愿意为这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文化才艺的示范展示,调动外国人参与,从而起到广泛宣传、扩大中国影响力的作用。
这门课程并非纯粹的文化知识讲授课,而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唐艳丽(2017)也提到这门课“倾向于实践和应用”[3]。那么它的教学场所就不应局限于课堂之上,更强调课堂以外的广阔天地,汉硕生应该在课堂、才艺学习区、才艺展示区、国际学生群体中进行广泛而多维的学习磨炼。我们既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汉硕生某一才艺技能,更要下大力气培养他们逐步掌握如何成功开展中华文化才艺展示活动。这些都需要大量而具体的实践活动来保证。
“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这门课程既有单纯的才艺展示,更应将文化因素融入其中。中华才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精髓,个人的才艺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实际上它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依托的。只有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展示出我国文化魅力。所以这门课程不应沦为单纯的技艺训练课,应该把文化教学作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