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闽中名臣马思聪生平、创作及影响

2019-12-30 13:54何柳惠
闽江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何柳惠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忠义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支柱,明代士大夫的忠义观念所涉甚多,然能践行的人却并不多。马思聪在宸濠之难中不贰其志,引颈就戮,堪称实践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节观,也因此被载入史籍,受万世敬仰。在万斯同纂修的《明史》中,马思聪与孙燧、许逵、黄宏等人合为一传;张廷玉《明史》将其列入《忠义传》;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三十有《户部主事马公思聪传》,但这些记载主要记其死于宸濠之乱之事,事迹简略且较为零散。笔者据厦门大学图书馆所藏《马忠节父子合集》中的行状及墓志铭,参考相关的正史、方志、实录、总集、别集中的材料,梳理马思聪的生平及影响。作为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若欲持身立世,历经千古而不被抹杀,理当数“节义”与“文章”两件事。马思聪以生命为代价成就“节义”之名,虽不以诗文名,然其与前七子中的郑善夫、徐祯卿为同科进士,且与郑善夫有诗歌唱和,当时文坛领袖王世贞读其诗后,亦敬仰赞叹不已。后人编纂《莆风清籁集》《全闽明诗传》等合集,皆收录马思聪的诗歌,并附小传,多所褒奖。马思聪诗歌可见其忠烈之性情,让读者看到史书记载之外血肉丰满的个体,这些个体构成的明忠烈鲜活群体,有利于了解明代士大夫的忠孝观念及行为实践,为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新角度。

一、马思聪生平考

马思聪,字懋闻,号翠峰,福建莆田人。生于天顺六年(1462),早有学名,然屡举不第,弘治十四年(1501)才由府学考中举人[注]黄巩《明故南京户部主事翠峰先生行状》称“弘治辛酉,领乡荐”,“弘治辛酉”即弘治十四年(1501)。,时年40岁。马思聪前半生困居莆田,志学圣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黄巩《明故南京户部主事翠峰先生行状》载其:“尝有‘天下曾蒙禹稷忧,此心安可付东流’之句。读《大学》‘明明德’章,惕然有感,作《心图》以自警。”[1]58由此可见,马思聪服膺圣人之学,孜孜以求,以期知行合一。

马思聪早年已学名远播,但多次参加科举皆未考中,据黄巩《明故南京户部主事翠峰先生行状》称:“公之学早有所闻,中更贫窭,涉科举、偃蹇仕途非其志也。”[1]61因其家境清贫,不得不开馆授徒为生,林俊《明赠奉议大夫光禄寺少卿水南马君翠峰墓志铭》称其“在诸生,开馆授徒,远迩毕聚”[1]63。马思聪“治经务本旨,不事文义,尤喜教人,远近风闻,从者甚众”[1]58,黄巩、周宣、黄希英、周大谟等人皆出自其门下。

据《(乾隆)福宁府志》记载:“马思聪,莆臣人,宏治巳丑知州俞文焕聘为诸生讲学,寓南禅寺。”[2]但此条记载有误。首先干支纪年中无巳丑,弘治(“宏治”当为弘治,避乾隆讳)年间亦无己丑年,只有乙丑年;其次乙丑年为弘治十八年(1505),即马思聪中进士年份,疑《(乾隆)福宁府志》“巳丑”即为“乙丑”之误,其后阙“进士”二字。此句应正为:“马思聪,莆臣人,宏治乙丑进士。知州俞文焕聘为诸生讲学,寓南禅寺。”再考万历刻本殷之辂《福宁州志》卷八,可知俞文焕于弘治十五年(1502)任福宁知州,而至弘治十六年(1503),东莞人李时即以举人身份继任。细考其事,可知俞文焕上任次年因贪墨事发而匆忙逃去,故马思聪受聘为诸生讲学当在弘治十五年(1502),其时尚未考中进士。

弘治十八年(1505),马思聪考中顾鼎臣榜三甲三十二名进士[注]此排名参见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 494页。,随授宁波府象山县令。据万斯同《明史》卷二百六十之《马思聪传》载,其在任期间廉介自将,正己利民,复二十六渠,溉田万顷,政绩颇丰,其诗《至象山》即作于此时。正德三年(1508),马思聪返乡丁父忧,服阕后补顺德府平乡县令。据《(乾隆)平乡县志》载:“(马思聪)有惠政,改建六城门,修县署,在任二年。”[3]当时流贼炽盛,马思聪划地分民,环堵并筑,誓与民守,贼乃无敢犯。此时期有《平乡即事》记平贼之事:“满眼干戈急,春城罢管弦。七闽迟候雁,万里暗烽烟。白羽纵横日,黄巾猖獗年。凭谁清渤海,解剑事春田。”[1]18黄巩《明故南京户部主事翠峰先生行状》记其遭某巡按御史弹劾以“兵兴时擅役民筑城”[1]59,遂谪判海州,此段履历史籍未载。《泊扬州》之诗即记其迁谪之感:“迁谪何辞去路遥,扁舟夜泊广陵桥。萍踪湖海终难定,魏阙风云望转骄。一派长江涛正壮,千林枫树叶初凋。孤臣忽有伤心泪,何处更闻明月箫。”[1]19

正德十年(1515),至海州贬所,有诗《至海州》:“一官愁偃蹇,万里倦登台。蓟北星辰远,江南瘴疠开。鸟迎征旆至,花笑逐臣来。寂寞长沙里,遥怜贾谊才。”[1]18然马思聪并未因被贬心情落寞而荒怠政事,仍尽心为民,屡有德政。海州蝗起,马思聪亲赴督捕;东海两岸潮退泥淤,马思聪又为砌马道,置官渡。据陈复亨《(隆庆)海州志》载:“大涟河口渡在新坝之上,济渡处旧有磴道,岁久淤没其半,船不能抵岸,冬月徒涉,有冻馁者。正德十年,州判马思聪修筑东西二岸约十余丈,人甚便之。”[4]卷二又载:“乙亥岁,夏蝗蝻,四郊恻然,命驾督捕殆尽,时雨随车,岁获稔,民大悦。东海两涯泥淤潮退,深没人,病涉焉,为甃砌马道,置官渡,往来便之。”[4]卷六

正德十一年(1516),马思聪升任绍兴府诸暨县令。据黄巩《明故南京户部主事翠峰先生行状》所载,马思聪到任后将均征役、裁冗务、抑豪强等数事张榜于衢,遍告百姓。浙镇中贵人纵其属下遍历郡邑诛求,至诸暨,马思聪缚而鞭之,才尽得其奸迹,将其绳之于法。此时马思聪虽政务繁忙,然能一逞其才,心情颇为畅快。此时期他有《诸暨署中》两首,其一:“桃花开满县,隐几听莺声。龙剑埋丰狱,牛刀试武城。朝廷仍给饷,天地未休兵。赋就知何日,金茎赐马卿。”[1]17其二:“日永浑无事,花间伏枕眠。雨声寒竹簟,春秋挂蒲鞭。邑小稀民讼,官闲愧俸钱。风流爱单父,秋水泻鸣弦。”[1]17诸暨任满后,马思聪擢南京户部主事,奉敕督粮江西,驻安仁。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适值宁王朱宸濠生辰之宴,马思聪督饷江西,有《豫章呈孙开府》云:“时危全仗大臣策,才薄空惭四牡歌。几欲抽簪随旧侣,简书珍重不遑他。”[1]22观其诗意,表达了希望与孙燧相互勉励,共赴危局的心愿。宸濠之叛起,马思聪被执系狱,坚贞不屈,绝食六日死,享年58岁。其死前撰《狱中》二首,其一云:“四垒孤军尽,中原羽檄忙。大臣谁在汉,六传未乘梁。引领瞻天阙,低头忆故乡。自甘膏鼎镬,岂复厌稻粱。”[1]23其二云:“萧条一片地,六月暗飞霜。骈首衣冠尽,捐躯侠骨香。天犹骄七国,险已失三湘。死矣甘吾分,君恩不可忘。”[1]24诗中呈现的孤忠义勇的精神,令人动容。

二、马思聪赠享风波考

马思聪死宸濠之难而被赐受赠享一事,多种史籍均有记载,如《皇明书》卷三十二、《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七十四、《皇明通纪集要》卷二十七、《明一统志》卷四十九、《明政统宗》卷二十、《国朝献征录》卷三十。然笔者发现陈弘绪《江城名迹》卷一载有朝廷敕修旌忠祠之后,以周宪配享而罢马思聪、黄宏之事,此事各类史料大多未提及,而马思聪传记中赠享罢而复赐之始末也一概缺载,今综合考证如下。

正德十四年(1519)七月,王守仁平息宸濠之叛后,上《处置从逆官员疏》呈报朝廷云“参议黄宏、主事马思聪各不食,相继在监身故”[5],首言其被收监、绝食而死之事。随后唐龙又上《乞表异忠义官员疏》,其中云:“公差南京户部主事马思聪仰天愤叹,绝口不食,死之,继有布政司参议黄宏亦死。……马思聪、黄宏虽暂就执,寻即捐生,道无辱于人臣,志终白于天下,但思聪视宏则尤烈焉。”[6]因此,嘉靖元年(1522)赠马思聪光禄少卿,配享豫章旌忠祠。

嘉靖二年(1523),御史邓显麒上《正祀典疏》,谓马思聪与黄宏“擅离龙窟,献媚贼庭,始则丐生以就狱,终则怵祸而自尽。同祀一室,天下之人至以狗尾续貂讥之,实不足以厌服人心……马思聪仅有都御史王守仁祭文一篇,亦自谓与其子有门生之雅,其意亦非至公”[7]。邓显麒认为其死节之事不真,王守仁的祭文出于与其子马明衡的门生之谊而非公心,故不当祀。世宗皇帝未细加考证,遂夺马思聪、黄宏二人赠官。嘉靖三年(1524)正月旌忠祠落成后,马思聪、黄宏二人皆罢配祀。然据焦竑《国朝献征录》记载,宸濠之宴前夕即有客劝马思聪托道远为辞不入,至湖口又有人劝其勿投虎口,以停舟观变为上计,马思聪皆答以“吾非为入贺,计欲伺其动定,亟以反状闻,亦一羽翼也”[8],此处记载较为详实可靠。《(嘉靖)江西通志》亦云:“正德己卯六月于宸濠生辰之宴翼旦入谢,度必有变,语厨人曰:‘我倘不出,可将敕书藏于高处。’厨人未谕其意,姑如所示,敕书得不毁。”[9]可见马思聪见宁王之前已经预计会有不测,首先想到的是保护好敕书,非如邓显麒猜测的“擅离龙窟,献媚贼庭”。而其诗《豫章呈孙开府》“几欲抽簪寻旧侣,简书珍重不遑他”[1]22,也是马思聪的内心剖白,可为佐证。马思聪绝命诗《狱中(二首)》中的“自甘膏鼎镬”[1]23(其一)与“死矣甘吾分”[1]24(其二)中的两个“甘”字,亦可见其视死如归之精神,非“怵祸而自尽”。

嘉靖九年(1530)十二月,黄宏之子赴京申辩其父冤情,《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载其事始末。明世宗令江西巡按官核之,巡按御史穆相列上马思聪死节状甚悉,非如邓显麒所言,后礼部尚书李时等请复赠官配祀。嘉靖帝下廷臣议,无异言,乃复马、黄二人赠官与配祀。

马思聪因官职品级较低,朝廷并未特赐谥号,因与孙燧、许逵共祭于忠节祠,后世亦尊称之为“忠节公”,马思聪身后事至此遂论定。

三、马思聪诗歌特点

马思聪与前七子中的徐祯卿、郑善夫为同科进士,并与郑善夫有诗文往来。弘治、正德年间,正值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倡导文学复古、矫正台阁体萎弱诗风、力振古风的时期。儒家忠义之精神使马思聪能发扬其忠爱之心、奋扬之气,其诗歌依古义、发风谣、存讽诫,散发出独特的情感魅力。同时其诗歌风格继承汉魏至唐诗的昂扬一派,诗中有激昂之调而无繁弱之音,有爽劲之气而无雕琢之态。

《马忠节父子合集》中保存马思聪之诗共24首,这些诗多以地点或事件命名,一时一地一事而具一诗,可印证其生平履历、补充史籍记载。《至象山》[1]17、《平乡即事》[1]18、《至海州》[1]18、《诸暨署中(二首)》[1]17、《狱中(二首)》[1]23按照时间顺序,概括了他宦海浮沉的经历;《广信途中(二首)》[1]21、《泊扬州》[1]19、《鄱阳舟中》[1]22为其羁旅行役之作;《望庐山》[1]19、《宿南山寺》[1]20、《游双石岩》[1]23、《同詹士洁登金山》[1]21、《登滕王阁》[1]22、《宁海桥》[1]19记其登临游览之感;《寄郑继之》[1]23、《送僧游普陀观海》[1]19、《挽廖德征佥宪》[1]20、《谢友人惠菊》[1]20、《秣陵寄怀陈鸣韶兵部兼柬诸年丈》[1]18记其与友人相交相知;《豫章呈孙开府》[1]22为其督饷江西时呈当时巡抚孙燧所作,体现其对国家兴亡及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咏史》为咏苏武之作,叹苏武之气节“九死不可夺,一片老逾丹”[1]16,表达了“富贵人自有,功名世所难”[1]16的价值观。

其写景既有雄浑刚健之作,亦有干净明丽之诗。如《同詹士洁登金山》:“路当南北大江分,古寺中流喜对君。地僻忽传天外磬,客来共坐海边云。扶桑落日光先定,砥柱回澜势不群。多少蛟龙蟠窟穴,望中紫气但氤氲。”[1]21詹士洁即詹源,安溪人,据阳思谦《(万历)泉州府志》卷十九所载,其为人耿直,为柄臣所忌。此诗描写了马思聪与好友登金山寺望南北大江,视野开阔坦荡,意境雄浑阔大,呈现出昂扬奋发、刚健有力的美学风格。《广信途中》描写旅途所见“松翠流云湿,稻花溅水香。风日村村大,关河处处航”[1]21,此四句将松树、稻花、风日、关河纳入视野,通过一静一动的景物切换,叙述了沿途所见的田园风光。后二句“迎车喧稚子,冲旆散飞鸧”则表示作者进入了闹市,满耳人声鸟声,“喧”“散”写出了市区的热闹喧哗,与寂寞旅途中稻花溅水、关河航行形成鲜明的对比;尾联“宦拙怜双鬓,驱驰道路长”则表明旅途的奔波和劳累,诗句已尽而意味深长。明丽清新的自然之景与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宛如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

马氏吟咏性情之作多渗透其积极用世、以社稷为己任、渴望建功立业的传统儒家精神,如“翘首长安远,何时谒圣颜”[1]22(《鄱阳舟中》),“空有声名称傲吏,愧无功业答君王。诙谐不少同升客,谏猎何人在建章”[1]18(《秣陵寄怀陈鸣韶兵部兼柬诸年丈》),“富贵人自有,功名世所难”[1]16(《咏史》),“寂寞长沙里,遥怜贾谊才”[1]18(《至海州》)等。在面对挫折与沉浮时,马思聪虽亦有放下俗务、心存问禅出世之思,如“欲问虎溪寻旧事,风尘不敢问莲花”[1]19(《望庐山》),“倦来正作华胥梦,欹枕惊闻入定钟”[1]20(《宿南山寺》),“薄游来此地,吾意欲逃禅[1]23(《游双石岩》),诗中可见其欲逃离俗务之念。然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马思聪最终选择了积极入世,这是马思聪政治理想和立身处世的原则。在他的赠别之作中,也体现了他这种入世精神,如《寄郑继之》诗云:“郑谷才名起鹧鸪,骊歌一别事长途。腰间报主青萍在,望里怀人明月孤。烟塞霜寒来候雁,石池雨过净菰蒲。江南正尔飞刍急,未可扁舟问五湖。”[1]23在送别郑善夫时,马思聪劝其应以国家为重,正当效忠之时,不可轻言归隐。在仕与隐之间,马思聪选择为国效力。

在整体诗风上,马思聪之诗劲健昂扬,颇有唐诗风骨。如《至象山》描写了他初到象山即立下“烹鲜沧海上,敢自厌驰驱”[1]17的效忠之志;在“桃花开满县,隐几听莺声”“日永浑无事,花间伏枕眠”[1]17(《诸暨署中(二首)》)的明朗色调下,表达了“赋就知何日,金茎赐马卿”[1]17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平乡即事》开篇即以满眼干戈、管弦歇罢出发,描写七闽深受流寇之害的场景,尾联笔锋一转以“凭谁清渤海,解剑事春田”作结,音情顿挫,气势高俊爽朗,言辞端正直切。而其绝命诗《狱中(二首)》其一后四句云:“引领瞻天阙,低头忆故乡。自甘膏鼎镬,岂复厌稻粱。”[1]23铮铮铁骨,卓尔可见。其二曰:“萧条一片地,六月暗飞霜。骈首衣冠尽,捐躯侠骨香。天犹骄七国,险已失三湘。死矣甘吾分,君恩不可忘。”[1]23可见马思聪决心赴死,虽然有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但是“自甘膏鼎镬”,洋溢着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光彩。这些诗作让史传文学中的忠臣形象变得可感可触,读者可以从个体的命运及遭遇去探问生命的感觉和意义。

四、马思聪生前身后的影响

马思聪为官勤于政事,一心为民;为臣勇担道义,以死卫道之事更为其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影响了明清两代士人。除了《明史》《国朝献征录》《皇明书》《本朝分省人物考》《皇明通纪集要》《明一统志》《明政统宗》等史籍记载其殉节之事外,当朝诸多名流士人也对他表示了深沉的哀悼。据邓显麒《正祀典疏》记载,王守仁曾给马思聪撰写了祭文;工部尚书林俊有《明赠奉议大夫光禄寺少卿水南马君翠峰墓志铭》,表达了“夫死非难,处死为难。龙逄、比干、夷、齐死一也,而饿尤从容,君子于四公之死无异论者”[1]62“翠峰之死,余重;明衡,余爱也”[1]63的钦佩之情;后七子中的王世贞在读完马思聪父子合集后,被马思聪以死明志、马明衡披鳞触晦的精神所感动,写了《读马司空侍御父子集因赠其子从甫》诗,其诗曰:“死夺淮王胆,生批汉帝鳞。两朝推父子,万古见君臣。南浦丛祠旧,东闽汗简新。李蘩有家传,今尔独何人。”[10]马思聪的诸多门人也被其忠义气节感染,黄巩哀恸尤切,除了为其写行状之外,又有《祭翠峰先生文》[1]64及《闻马翠峰先生列祀江西忠节祠,诗以吊之》[1]72,诗中表达了“巡远不缘同日死,乾坤长寄百年心”的深沉悼念之情。其后辈郑岳《祭旌忠祠文》中也有“瞻拜遗像,目瞬心降”[11]之句。

忠臣家的世禄或许不可世袭,但是忠臣的门风可以延续,马思聪之子马明衡即继承其遗风。马明衡(1491—1557),字子莘,号师山,为马思聪次子。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太常博士。马明衡为王守仁亲传弟子,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称“闽中自子莘以外无著者焉”[12],张廷玉《明史》亦认为“闽中有王氏学,自明衡始”[13]。马明衡幼年即随父就学,马思聪在为人为学方面常给马明衡指导,亦父亦师。据黄巩《明故南京户部主事翠峰先生行状》记载,马思聪曾教导明衡:“人心本自活物,当常令其存存不失,则如化工之生物,天下事何者不可为?”[1]61明衡果留意。马思聪之死对马明衡的打击巨大,马明衡有《闻豫章兵变,时家君以使事往,怆然有怀》[1]27《自贼中至者,传家君不屈,杻械就狱。明衡待罪泰常,不得走侍,西望豫章,五内俱裂,愤而赋此,非讽咏也》[1]27《谒先光禄公墓》[1]27等诗,表达了对父亲深切的哀悼与怀念之情。詹仰庇《明文林郎山东道监察御史师山马公墓志铭》记马明衡听闻死讯后“哀毁深切,不复恋仕进矣”[1]65,他母亲郑安人安慰他道“而父死有令名,而致身事君,而父当益显”[1]65,明衡方才“起复如京师”[1]65。马明衡于嘉靖三年(1524)授御史,入台不到十日,即上书谏昭圣皇太后生辰之事,遭廷杖,除名为民。马明衡触威直谏,承继父亲之精神,以父之志为己之志,故后世并称为“马氏双忠”。

至清朝,马思聪之影响犹在,后代士人慕其忠义气节,读其诗而想见其为人。郑泰枢《马忠节、师山二公遗诗序》:“二先生大节著朝廷,姓名垂史册,其不朽而足传者,岂必藉诗而见?然即诗亦足以见二先生焉。”[1]5张僖《马忠节公父子合集序》亦称:“(马氏父子)原不必以诗文显,第即诗文论,亦挟有忠义贯日月之气,盘郁乎其中,与英风亮节共垂不朽,正不得以残缣断简而少之也。”[1]9钱塘张景祁《题马忠节公父子合集》云:“一门著作即诗史,百感苍凉付尘剎。人才消长关世运,明祚衰微自中叶。至今正气凛乾坤,岂独贤声传阀阅。”[1]12可见后来之士人无不为其忠节所感动,在其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于品性修养上有所感发。马思聪之诗为忠臣之诗,以生命为底色,给明代文学史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