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刚 中铁雄安建设有限公司
(1)填料选择。在铁路路基的处理,需要进行实地路况考察工作,结合地形特征选择适宜的填充物料,尽可能选用哪种水分含量适宜,土壤性能优质的填充,确定后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其能够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等。
(2)基底换填。地基开始填充前,要做好底部的清洁工作,确保内部无异物,带全部清除工作完成后,在其起伏的衔接位置挖一个约2m宽的台阶。然后根据当地土质特征选择一定比例的黏性、砂质、碎石等土壤混合完成填充工作,然后根据填充结果测验,判定是否满足工程的质量需求。
(3)碾压夯实。填充完成后需要借助设备完成土壤压实,以保证其稳定性。目前常用的设备是振动型压路设备,整个工序要由弱到强,先静处理,最后在按照一定的规律由两边向中间的原则开展压实工作。重点强调一下,遇到横向结构的工程需处理时,需两侧同时匀速受力,以免垂直方向受力过大,出现结构破损等现象。
(1)原料选取与适配。在整个铁路施工中离不开混凝土,混凝土的性能配比要求非常严格,水泥作为其施工中的主要材料之一,从选材性能上来分析,硅酸盐水泥性能较为符合。当需要针对混凝土整体结构进行浇筑、或者对孔道部位开展注浆工作时,常用到铝酸盐含量较高的水泥。重点注意的是,应避免在工程中出现碱性材料与其混合使用,发生化学作用而影响性能。此外,在材料选择上要本着符合设计要求的原则完成,尤其是骨料必须整洁,防止出现冰冻等问题发生。
(2)混凝土拌和。初期的混凝土搭配阶段,首先要进行地质考察,选材要考虑设计需求,以及混凝土的应用位置、制定出各种材料的配比要求,凝胶配比以及容易影响性能的一些因素等。比如,铁路施工环境气温常年地下,并且处于干旱区域,则需要选用低温耐旱材料,整个材料搭配需要以持久稳定为中心展开。在材料的拌和环节,要统一进行搅拌,运输至指定地点集中发放。等试验检测达标后,测试人员将符合规定的材料配比教给拌和工作人员,拌和工作开展前后需用热水完成机器冲洗工作,做好设备保养,以免影响使用性能。
(3)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正式浇筑工作开展前,首先要做好浇筑位置的清洁工作,首先要确保数据精准性,确保模板符合压力需求,首先要做好表面检查工作,空隙裂缝处要做好处理,以免后期留下安全隐患。混净土浇筑过程中要逐层完成,确保两边对称开展,带到一个位置处理完成后再进行下一环节。浇筑完成后要夯实处理,按照相关的要求完成后期养护工作。
(1)围岩支护。隧道挖掘工作开始前,首先要借助导管完成隧道规划,根据隧道的路线,按照相应的角度注入月3m~5m左右的钢管,管的直径约30mm~70mm范围内,借助钢管完成注浆工作,通过密封完成整个结构的加固工作。
(2)隧道开挖。在工程隧道挖掘过程中,目前经常用到以下几种施工模式,有全断面式开挖;挖掘台阶的形式、双侧导坑挖掘等形式,不管是哪一种,都要严格按照工艺标准做好质量把控,做好相关防护工作,有效减少问题的发生率。
数据的准确性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测量技术起着至关的决定作用,是整个工程朝着既定的目标有序开展的主要基础。因此,企业管理者要重视测量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定期组织现有人员参与相关的技术培训,对于现场测绘尽量安排那些技术熟练,经验较为丰富的工作人员现场操作。开工前,要根据测量需求选择适宜的工具,同时将该环节要全面掌控,比如各个基础设施的布置,工程线路等,数据得出后要反复检验,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留存,为后续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先进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要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招标方在工程资质审核中要认真审查,行业发展更加规范,杜绝鱼龙混杂状况出现。制定科学合理的招投标规章制度,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开展招投标工作,选取那些性价比高,售后有保障的企业完成工程建设。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铁路工程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因此,管理者要加强对人员技术的重视,定期进行质量和安全培训,并进行相关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施工场地,避免为了追赶工期而盲目作业。提升每个现场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操作中严格遵守工艺流程,以防危险发生。管理上也要高薪聘请管理能力强、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加入到企业内部,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过去由于重视程度的不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铁路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地保障,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行业监管部门要提高对工程质量的重视,鼓励企业引进现代化的管理和施工技术,提升自身的建设水平,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