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舒 牡丹江林业勘察设计院
在建筑设计中,防火设计是较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将防止和减少建筑物火灾危害作为设计的首要目标。在实际建筑物防火设计中,由于具体设计较为复杂,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和商业建筑防火设计难度更大,整个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需要掌握建筑防火设计的要点,进一步提升建筑的防火能力。
现代建筑内部布局复杂,功能更具多样性,而且建筑内部各种线路交错连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灾的隐患。特别是在当前高层建筑中,基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短时间内火势则会快速蔓延,会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对于火灾的控制难度较大。特别是现代建筑内部功能和布局过于复杂,因此在火灾发生时,救援设备无法及时到位,云梯高度也无法有效的适应当前建筑高度需要,再加之建筑面积跨度大,建筑内人员无法迅速逃离至安全出口,火灾发生时过于混乱,在寻找安全出口和逃离过程中易出现踩踏事故。另外,现代建筑材料品种较多,特别是一些化工类材料引易发火灾,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导致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而且一旦发生火灾,影响范围和造成的损害也会有所增加,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高层建筑标准层中,核心筒作为主要空间,并在防火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物内部房间一般会利用实体墙来进行分隔,这对于火灾能够起到有效的阻隔作用。因此在标准层防火设计中,可以设立防火墙和防火门来起到隔断作用,这样即使发生火灾也无法在短时间对核心筒造成影响。在标准层防火设计时,还要根据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来设置安全疏散通道,无论是数量、出口大小和位置等都需要与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要求相符。而且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增加设置的数量,以此来降低火灾发生后造成的伤亡率。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设计,一般中庭空间都十分宽阔,这也导致火灾发生时,烟气会迅速在中庭内蔓延。因此在具体防火设计时,需要有效控制中庭烟气弥漫的速度,并使其能够顺利排出室外。控制烟气层高度要参考人体的承受范围,不得超过极限。具体设计时宜采用自然排放、机械排放和混合排放三种排烟方式,通过优先利用这种混合排放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排放效果。
具体要根据高层建筑实际情况来进行避难空间防火设计,在保证首个避难层与消防登高设备需要的基础上,还需要保证选取位置的灵活性。避难空间一般宜选择在15层上下,间隔高度以不超过50m为宜。对于避难空间,不宜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和问题,同时避难层与其他楼层之间宜采用符合防火要求的楼板实现安全隔离。并根据标准要求来选择符合防火等级的地面和墙面材料。另外,避难空间宜选取全封闭的结构,对于必然开窗的情况,则要设置防火窗,确保满足防火的要求。
现代建筑中存在较多的消防设施,这些消防设施可靠效能的发挥离不开一些基本的条件,如消防设施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电力的支持,而且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需要水源压力达到标准要求,同时水流通道要畅通,因此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充分的考虑电力供应、水源供应及通道畅通性等影响因素。并要考虑到消防栓、消防箱和灭火器等摆放的位置。在现代建筑消防设施设计时,特别是在一些商业建筑设计时,往往为了美观性会在偏僻角落设置消防设施,这样一旦发生火灾,寻找和使用都会带来诸多不便,为火灾救援制造障碍。对于消防栓系统的具体应用,其作为建筑中最为基本的灭火设备,在火灾发生时需要保证消防水泵的及时和迅速启动和加压,这样才能保证消防栓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设计时宜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合理布设其具体位置,确保救援时的便利性,并要不影响建筑功能的正常发挥。在消防设施设计时,还要重视多种消防系统的配合问题,具体需要将水流指示器的水力信号作为真正的火警信号 ,一旦该信号发生火警报告时,则可以直接启动消防水泵。因此宜将水流指示器设置在消防水泵的出水管处,并以其发出的水力信号作为火灾发生的准确判断信号。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已发展成为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高层建筑火灾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在建筑防火设计时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具体进行火灾设计时,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并通过实施科学的设计,全面提高建筑防火设计水平,降低建筑火灾隐患发生的几率,有效的保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