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兆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大部分企业在进行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时候,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观念,使得施工材料和资源成本等都被严重消耗,影响到施工阶段的顺利实施。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都要以工程施工阶段的效率和质量为前提,优化并全面地实现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等资源的高质量配置。
我国建筑工程在投标方面上,还有一些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招标与评标体系不够完善。决定招标的主要条件如果不够严格全面,招标评价就有一定的随机性,可能会是招标评价过于随便,存在“暗箱操作”等现象,影响到投保企业中间业务的规范操作与流程。投标体系不尽规范,势必会导致投标过程中出现漏洞和不足,使得双方利益关系变得不够正当合理,影响到整个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规范。投标报价是建筑工程施工的进行投标的核心,投标评价体系也是如此。
施工成本一般是以当地的施工预算作为依据。此外,工程计算一般要按照工程量清单数量,以市场信息指导价作为费用参照。这种施工成本的预算方法,没有在事前细心了解施工情况和材料类型,也没有对施工图纸中的施工数量进行重新计算。投标的核算方式不够恰当,就会使施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出现纰漏,严重影响到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施工中成本项目需要经营,也需要管理,但是往往需要经营和管理的条目多,范围也广。比如说,项目管理的内容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对不上或不详细,供应商不认真严谨地履行合同约定,此时,施工组给供应商进行索赔,还会给企业增加施工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另外,施工的供应商或承包商可能会因为希望承接超额的施工任务和单位,从而忽视了实地考察,也没有仔细研究合同的条款。要知道,施工建设中设计单位变更不仅会造成施工费用和成本增加,外部干扰还会造成施工阶段的工期延误。如果施工合同的条款中没有提及以上内容,那将会使工程索赔问题堆积起来,为竣工日期和结束增添麻烦。
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所必须签订的合同,具有十分有效的法律效力和保证,能够约束到承包商、业主和供应商的行为。为了保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能够取得成效,应在合同正式签订之前,就引导业主与承包商一起阅读合同款,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在双方没有任何异议,且都在双方全面明确地了解并掌握合同内容的前提下,才能签订最终的合同。在阅读、了解和签订合同的整个过程中,应注意合同内容是否存在语意不明确,意思有点模糊的句子,及时调整改正,防止施工阶段的后期会出现纠纷等突发情况。
施工阶段的时候,施工单位提出索赔一般是指非自身原因而致使了工程损失,就可按照签订的最终合同内容,根据规定要求适当的工期延迟或以经济方式补偿损失。而以发包方的角度来说,索赔程序的前提是施工没有按照合同内容,也没有按时完成施工作业和计划,因此出现了工期延误和经济有所损失等问题,可能还会造成质量问题。只有这样,施工单位才有资格提出索赔程序。所以,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索赔意识,强化索赔的能力,掌握进行索赔的正确流程。
施工阶段,由于个别管理人员的私人行为,为了谋取利益而错误使用签证,就可能会造成施工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签证工作要严格执行和控制,严谨地遵循签证费用记取仔细的原则。与此同时,能够及时地发现施工阶段的漏洞与问题,尽量减少工程变更。
对施工工程的结算进行结算,能够直接地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的盈利。不过,因为在施工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工程变更和条件变化,进而影响到合同规定的内容,改变价格条款。这时候就需要实际地结合市场情况与施工情况,进行有效、适当地调整。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标记的内容条款,不管是合同内的条款还是合同外的义务,都要做好结尾处理工作。在结算的同时,还应提供出工程变更单、设计变更通知单、工期各种签证、现场签证单等能够证明施工的材料,保证竣工结算能够按时完成,不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可以说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更应该重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而目前,我国造价管理控制面临着招标评价不够完善、核算方式不合理,合同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不过,针对这些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相信能够让企业效益达到最大,推进建筑工程的发展。希望本文的以上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