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楠 牡丹江林业勘察设计院
严寒地区建筑能源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冬季取暖期较长,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在当前能源紧缺的新形势下,需要重视建筑节能,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目前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因此针对于严密地区住宅建筑,需要重视节能优化设计,提高建筑能源的使用率与舒适度,为人们打造一个适宜的建筑环境。
在严寒地区住宅建筑设计时需要以取暖为主要设计原则,通过尽可能的利用日照资源,在节能的基础上保证室内的温度。在具体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要保证建筑布局要与寒地气候相适应,一般建筑会采用行列式排列方式,所有建筑朝向阳光,保证建筑之间合理的间距,底层建筑也要保证其能够获得长时间的阳光照射,这样可以实现阳光热效应的最大限度利用,保证室内的温度和光亮,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住宅平面布置宜采用温度分区法,将对热环境质量要求不高的房间设置在朝向相对差的区域内,南向朝向布置舒适性要求高的房间。在过渡区域设置对温度有较高要求的空间。住宅建筑夏季要保证自然通风,在设计时需要合理处理门窗相对位置与主导风向之间的关系,以便于能够形成较好的风压条件,一旦风压达不到自然通风要求,则要借助于热压通风手段,并在平面中合理设置中庭,进一步提升建筑内部的通风效果,达到的夏季建筑内部降温的目的。在住宅建筑立面节能设计时,需要保证窗墙比的的适宜性,合理设计阳台尺寸、窗户大小和遮阳构件形式及角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屋顶设置保温层,这样能够实现太阳能的有效利用,保证住宅室内的采光、通风保温和立面效果,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对于住宅建筑而言,墙体作为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墙体设计宜采用具有较好保温和蓄热性的砌块墙体,也可以采用复合墙体设计形式,如当前在严寒地区普遍应用外保温复合墙体形式,其无论是保温效果还是节能效果都十分显著,而且随着外墙保温材料的不断增多,外保温复合墙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具体针对外保浊复合墙体设计时,需要重视保温材料的选择,所选择保温材料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保温效果,而且要具备防火和防水性能,并要具备较好的经济性。
门窗是住宅建筑中能耗损失最严重的部位,无论是传热损失还是冷风渗透都达到较高的比例。因此在设计时宜解决门窗的能耗问题,即要在满足日照、采光、通风和观景等需要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增强门窗的气密性。这就需要选择适宜的窗墙面积比,并增加窗玻璃层数。在窗墙比设计时,宜结合严密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严格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来选择合适的窗墙比。窗户设计时要设置光洁密封条,采用具有较好的气密性的门窗材料,利用泡沫材料填充门窗框和墙之间的缝隙,采用双层玻璃或是中空玻璃,在提高窗户气密性的同时,还能够获得较好的保温效果。另外,严寒地区住宅建筑门窗设计时还要重视保温隔热性能的改善,门窗设计时要重视防火和防盗的要求。在门的内腹内空间内需要利用聚苯乙烯板或是岩棉板进行填充,有效的提高门的隔热效果。同时还要对阳台进行封闭处理,设计封装式的楼梯间,以此来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住宅建筑屋面不仅是失热较多,同时也直接按受太阳辐射,因此需要针对屋面节能进行优经设计。在具体设计住宅层面保温层时,保温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要综合考虑屋面的重量、厚度、保温、防水和节能等要素,尽量选择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挤塑性聚苯板、水泥聚苯板和岩棉等轻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由于严寒地区气候的特点,在屋面设计时宜将采用坡屋面,不仅有利于提高屋面的热工性能,而且更具实用性,能够达到较好的节能和保温效果。
对于严寒地区的住宅建筑而言,在节能优化设计时要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具体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为主。太阳能利用设计时一般会选择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地热能则通过利用地源热泵技术来进行取暖。目前风能因其稳定性较差,不易控制,因此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时一般会将其作为辅助能源。
严寒地区住宅建筑耗能相对较高,通过针对其进行节能优化设计,其作为一个整体性优化过程,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地区特点来选择适宜的节能优化设计措施,在保证建筑质量和整体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节能优化设计来实际建筑能耗的尽可能节省,营造出良好的建筑室内外热环境,为人们打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