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2019-12-28 03:09陈佳秀
文化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时代人才发展

陈佳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不断革新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将教育事业置于重要战略地位。新时代赋予了教育新的意义,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育培养在新时代的新意义

新时代是科技革新、人工智能的时代,而所有科技的创新、物质的支持、资源的分配,均需要人才作为最基础的支撑。优秀人才的发散思维是科技创新源源不断的动力;卓越人才的踏实创造是一切物质工具产生的基础;理性人才的长远所见是保障资源合理分配并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的产生离不开教育的培养。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石,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发展境遇,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小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大到一个民族的富强振兴,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创新力与创造力的根本所在。

在新时代,教育事业仍是国之根本。发展教育事业意义重大,这不及是个人素质高低的保证,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的保证。新时代国与国的竞争,无论是军事装备的竞赛,还是航天技术、医疗技术、科研产品等等方面的竞争竞赛,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的产生离不开教育。第四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新一轮国与国之间的竞赛也已打响枪声。教育事业对于各项创新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新时代对教育事业的新要求

2018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站在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广大教师的育人工作给予肯定,同时,立足于时代发展所需对教育事业给予殷切希望,并对教育事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对新时代发展所需何种人才的回应。

首先,以德育人是育人的根本。国无德则不兴,人无德则不立,千年儒学文化传承至今,既是传统教育发展至今的精髓,也具备着现今发展的时代意义。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难免会出现物欲横流、道德底线丧失等不良现象。对青年进行教育的过程,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培养何种德行的人关系到“知识这把剑”掌握在谁的手中,只有有德之人才能更好地操纵有德之剑,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建设者。

其次,理想信念是个人的追求与担当,也是社会发展所需。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新时代下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也就决定了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接班人。新时代需要的不仅是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更是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担当的栋梁之才。新时代呼唤每一个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将爱国主义情怀植根于内心,只有如此才是将自身才能发挥极致,将国家精神脊梁挺直的根本。理念信念的树立不仅是对志存高远的目标的设定,更是在新时代下脚踏实地努力成为人才、感染他人的方向标。

再次,新时代的教育工作,除对品德与精神的培养外,在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也需要落实到基层。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深入农村乡镇。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推进教育事业改革,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贫困助学等政策也不断落实实处。中国是农业大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人口占据全国人口70%。在新时代,农村人口仍是我国人口主体。基于农业生产大国的国情发展所需,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普及文化的重要保障与基础工程。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是要大中城市及发达地区将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走入教学实施的过程当中,更需要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的强办优办。

三、新时代下人才培养的新举措

新时代的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大计,师者为本,为更好地执教育“奋进之笔”,全党全社会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为卓越的师资力量。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知识传播者,培养优秀人才首先是要具备德才兼备的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原生家庭教育外,最主要的受教来源就是学校,而学校中知识的获得与品格的培养直接来源于教师。一个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子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新时代下培养优秀教师也是培养优秀人才本身,更是为培养更多人才打好基础。

新时代不仅需要人才,更需要能培养人才的教师队伍,因此,加大师范类高等院校的建设,培养具有学术科研精神的师范类学生,同时也能够赋予更多青年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其次,健全优先发展教育的体制机制,努力构建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体系。加大健全发展教育事业体制机制的力度,是新时代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只有完善的体制机制,才能具备完善的组织体系、发展规划,从而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到实际。完善的体制机制也能够保障教育资源的及时供给,使各省市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投入,激发全社会发展教育的积极性,为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平台。

改变不科学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成果片面评价的导向,克服唯升学论、唯文凭论、唯分数论,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为每一位学习者营造更广阔、更自由的发展平台。因社会发展所需为标准培养社会所需的建设者,也因每一位学习者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教育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扎实迈进,稳扎稳打,并具备强大的后盾支撑。

再次,教育管理与评价方式多元化,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现如今教育培训机构比比皆是,无论是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实训操作,还是备考突击型的补习机构占据着市场极大份额。吸纳社会大量师资,也为社会培养众多人员,但并非所有教育培训机构都能起到教育的效果,达到教育的目标,新时代下,教育的最终结果也不止是一次考试的通过与否所能决定的。新时代所需要的已不仅仅是“高分上榜、低分飘过”的考试型选手,而是有思想、有理想、有见解、有能力的时代担当者。

有限的教育资源更为合理的配置,规范教育培训市场不只是督查营业执照,而是教育观念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革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先生在中国教学教研国际交流大会中提出 :“消除教育管理与评价过度集中单一才能从根本上规范教育培训市场”。新时代呼吁每个人的全面发展,那么教育管理与评价也不能够是单一的标准,而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培养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告别原有对教育结果的单一评价标准。当教育重心不再只是追求单一的可量化的结果时,教育方式随之发生改变,人才培养方式随之更新。

四、小结

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之本,对举国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止于上诉几点,人才培养的新举措也不仅是以上几条。响应新时代的号召,基于发展的实际需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执奋进之笔、育青春栋梁、书时代华章。

猜你喜欢
时代人才发展
人才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