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校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2019-12-28 01:49臧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育人传统思想

臧晴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38)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则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与显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精神标识,亦是我国当下发展的突出优势。然而在文化多元的当下,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每况愈下,尤其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文化吸收倾向的“崇洋化”“潮流化”诸此,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乃至人文精神的断层与扭曲。

纵观中国教育,尤其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与高级专门人才的层次教育,依然存在着大多数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处于四书五经、繁文缛节阶段甚至存在误区等,这与当下高校育人模式不无关系。当下我国高校育人模式大多处于传统的德育教育及强化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教育模式。显然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与培养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不尽协调。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指出要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各学段的教育课程与教材之中,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围绕此目标,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学生与教育教学的规律与特点,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各学段教育环节。力求到2025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又再次强调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育人模式中的重要性。

为此,对于高校而言,找准传统文化传承与高等育人的结合点,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视域下,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方向,创建具有自身特色发展的文化传承创新育人模式,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强调立德树人帮助学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等,则是该研究的目标所在。

1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模式的意义

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模式,既有利于培养广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亦能满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功能诉求。在我国悠长的传统文化教育中众多学者曾总结出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为学之道”。如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言,“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仍然受用。同样立志报国,勤劳为民,提高品行,走向成功的精辟论述,亦依然在我们今天高校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如 “人不信不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竟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远大的志向、再崇高的理想,都需要去奋斗才能实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等,皆是中华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璀璨之作,亦是老一辈的理论家、思想家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深厚思想。

综上,如果说专业科学文化知识是育人之本,那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育人的灵魂。因为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嵌入真正内化的是学生内在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之外化为去功利、去惰性的一种行为。所以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模式,不仅有利于真正意义上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育人理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化解当下部分高校育人中对于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的内在要求;也有利于高校借助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与精神力量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人文素养及奋斗目标的启发;更有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迫切需要。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在当代大学生内心,为祖国发展培养出更多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拼搏、品行高洁的优秀人才,从而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提供有效精神动力与智慧支持。

2 传统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育人模式创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国家发展仍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更需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多次强调为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20年起到21世纪中叶两个阶段,仍需继续优先部署教育现代化重大方略,增强全民素质、夯实人力资源基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之重阵,身兼教育使命。尤其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如何在教育中由外而内地将其精髓与精神要义根植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中,这是目前高校育人模式改革创新过程中探索的重要课题。

2.1 精选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自古至今,即已有文以化人、文以载道的教化思想,有和而不同、以诚待人的处世方法,有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美学追求,亦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等,围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重要的“两相”,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所以当前高校育人教育中就要善于从这些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精选和提炼优秀内容与有益思想,使其与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与人才创新思想相协调,以符合当下高校教育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2.2 增加传统文化课程设置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育人功能的实现与效果的好坏,均取决于运用方法的科学与否。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是当前发挥其育人功能的主要路径,如开设“中华文化大讲堂”和相关公开课等,推进传统文化体育、曲艺、“非遗”等项目进校园,进课堂。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传统文化课程重视和设置力度远远不够,甚寥无几,或仅仅把传统文化课程作为个别选修课,达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和普及效果。当前高校教育应当立足于自身发展之实际与特色,打破院系、学科壁垒,使其成为各学科专业必修课或学校的通识课程,以正确的引导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从“磨皮蹭痒”的被动式灌输转变为主动性探究与学习。

当然,其中完善的配套教材亦是高效课堂教育的保障。目前该教育阶段围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成熟教材甚少,以至于在一些课堂当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口头式教学或ppt+视频式教学,教材的不完善与缺失,不仅阻碍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与育人效果,反而会造成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肤浅或失去学习兴趣。所以传统文化课程中教材的选择与使用、针对性的编制与研发亦不可忽视,它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与育人效果。

2.3 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育人作用

教育家孔子曰:“言传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育人中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更具有感染力与影响力。孟子亦主张“教者必以正”的教育方法。可见,教育工作不只是简单的教学,更要能为人师表。教师的知识素养、品德言行对受教育者的影响直接且深远。高校若想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达到育人的效果,则需先让教育者全面深入领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并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潜移默化的在课堂、课后、交流互动中影响受教育者,方能使受教育者学正做正,致德成才。

2.4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教育。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更需要精心的引导与栽培。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教育,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与智慧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实施途径的创新。“亲其师,方能信其道。”首先,要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与传统文化涵养;其次,要充分借鉴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教育与道德规范,以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从日常生活至各个方面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教育之间的契合点,整合二者优秀思想引导价值、人生观及人格塑造价值,向新时代大学生注入我国独特的文明“基因密码”,吸收与发挥文化思想的统摄力,摆脱西方社会思想思潮对于我国教育的影响。

2.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工作,不仅表现于常规的课堂教育教学和思想教育的日常说教与影响,让鲜活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与自我参与相结合,更能直接提高大学生的感官认知与兴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表现为思想家、教育家的言论思想与主张,更表现为丰富的艺术遗产,如剪纸、金箔、刺绣、音乐、舞蹈、书法、建筑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互联网+等相关媒体平台,精选播放国学经典、教育视频;同时在校园长廊、休憩场所通过雕塑、画报凸显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意识的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亦可将传统艺术文化融入各项学生活动或邀请大师名家进校园,通过表演、参与、互动,真切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及渴求吸收与学习中国文化的主动性并在心灵上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

综上所述,当下高校育人模式的与时俱进,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任务,亦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作为亟待保护、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孕育出的优秀文化之内核,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时代呼唤。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传统文化价值的有效结合,不仅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在创新中“活起来”,也将实现文化传承与人才教育的双赢。

猜你喜欢
育人传统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