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唱功课教学模式初探
——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为例

2019-12-28 01:25钟钰铃潘妍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粤剧功课唱腔

钟钰铃,潘妍娜

(广州大学,广东广州 510006)

粤曲是流传于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曲种,由于其在音乐结构与特点上与粤剧完全相同,也常被认为是“粤剧清唱”,但是与粤剧注重舞台“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不同,粤曲更注重的是以口头歌唱为主要方式来进行表演。因此,在传统的粤曲传承中,尤其注重唱功的教学,严格要求演唱者唱法是否正宗,务必食板咬线。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逐渐成为传统艺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传统艺术的“民间知识”如何与现代“学校教育”接轨成为传统粤曲在当下传承的重要问题。笔者选取了目前广东地区粤曲教学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中的粤曲唱功课(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的“唱功课”同时针对粤剧表演专业与曲艺表演专业开设,因为粤曲与粤剧在音乐与演唱方法上完全相同,粤曲也常被认为是粤剧清唱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本文中统一称为“粤曲唱功课”)。进行走访调查,并采访了学院内指导男学生唱腔教学的梁老师,指导女学生唱腔教学的吴老师等,从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方面对目前粤曲唱功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究。

1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基本情况

(1)专业设置。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是一所隶属厅广东省文化、教育厅领导的多学科综合性公办全日制专科艺术高等职业院校。该校下设戏剧系、舞蹈系、音乐系、艺术设计系、社会文化系。其中戏剧系前身为广东粤剧学校,曾经是广东地区内培养粤剧粤曲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开设了粤剧表演、粤剧音乐及曲艺表演(粤曲演唱)三个专业,将六年的中专课程修改为五年,称为“五年一贯”,这样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集中教学资源,精简课程,重点培养戏曲人才。学校并不是每年招生的,戏剧系总共有三个班(大专班、14系、16系),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存在淘汰制度,班级人数会持续减少,一般来说每个班大概在45人左右。

(2)师资情况。目前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共有10个在编教师,50多个外聘教师。在编教师主要来源于毕业留校学生,外聘教师的来源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从系统内的粤剧院内调任,属于单位与单位间的合作;另一方面是面向外界单独招聘。目前学院外聘老师数量是在编教师的五倍,这样比例不均衡的教师结构在教师工作的管理上有一定难度,难以形成规范系统的教学大纲,但另一方面外聘老师具有舞台经验丰富,这也为粤剧粤曲人才培养带来了学校教师不具有的优势。

(3)课程安排。戏剧系的课程主要有表演课、身段课、唱腔课、合奏课、基功课、剧目课等专业课,另外还有英语、语文、政治等文化课。戏剧系的唱功课同时针对粤剧表演专业与曲艺演唱专业所开设,目前唱功课分为男班女班,高年级有男女对唱,还会按子喉、平喉、大喉(子喉、平喉、大喉是粤剧粤曲中对于不同人物角色声腔的分类称呼)分,有小生唱段、武生唱段。笔者采访的梁老师教平喉与大喉,其他喉有相应教师进行教学。

2 粤曲唱功课教学理念与实践

下面,根据对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教师的采访笔录及笔者的实地考察,笔者总结了当前粤曲唱功课教学的四大核心教育理念及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1)因材施教。在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四、五年级学生的教材是根据教师的课程需求而自由选择的,而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学进度都不一样,这意味着学生虽然上同类课程,但是由于授课教师不同,所选的教材以及课程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另外,虽然每个班级学生有45人之多,但是教师在唱腔课上仍然会坚持一对一教学,即逐个听学生的唱腔发音并给予指导,以便于教师对班级上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有所了解,可以给出最具有针对性与最吻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指导。而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新生的专业基础不扎实,因此会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教材,这部分教材源于学院的旧版教材,内容偏向传统戏曲的基础教学。

可见,当前粤曲人才的教育采取弹性教学与弹性管理模式,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与氛围,有利于传统戏曲的传承。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2)机会均等。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唱功课的教学不仅是理论知识灌输,更重要的是经验教学,即“手把手”教学。经验教学相较于理论教学耗时更长,难度更大,这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熟练掌握教学技巧,并且有足够的耐心与责任心。学生对唱腔的掌握视其自身的勤奋程度、领悟能力以及声音条件而定,这意味着不同资质的学生对同一唱腔技巧的学习所需时间会有较大差异。资质好的学生,只需教师稍微点拨;资质比较差的学生,可能需要耗费教师更长的时间与更多的精力。然而学院教师表示,他们并不会因为学生资质差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或者降低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学院规定学生不允许在校内“拜师”,此举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教师偏袒徒弟,对学生不公平对待,防止每一位学生所获学习机会与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出现。

可见,当前粤曲唱功课的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条件与机会,这不但能够规范学校的教学秩序,也能够让更多专业基础比较薄弱但真正想学习传统戏曲的学生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促进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3)多元自主。在唱功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教学生传统戏曲唱腔的基础与框架;二是一对一传授表演技巧与经验,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的“感觉”。课后教师留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鼓励学生接触与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时鼓励他们自主创新。例如,对每一支曲目的“加花”,教师希望学生自己去摸索。由于传统粤曲的演唱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同一首曲子,对于“加花”、字音、声调的处理不同,唱出来的感觉会有很大的区别。这就是观众喜爱经验丰富的唱家唱曲的原因,有经验的唱家能够很好地运用“加花”、字音等技巧去丰富演唱效果,恰到好处的把握曲子要表达的感情,把曲子唱出其韵味,从而紧紧抓住听众的心。学生若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只能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实践以及课后自觉学习训练。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启发者、引导者、资源提供者的角色,教会学生粤曲唱腔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巧,至于更进一步的学习则需要学生自主进行。

可见,当前粤曲唱功课的教学是一种“多元自主”的主体性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肯定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

(4)与时俱进。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重要转型之一,就是实现由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教育转变。当前唱功课的教学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以点拨、启发、引导、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为基本目标。为了充分挖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培养创造性人才,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粤曲唱腔教学方法应当有所创新,其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教材创新。梁教师表示现存粤曲唱腔教学的教材非常多,但是并不是所有都适合当代学生的教学,有的教材年代久远,部分教学技巧已被摒弃;有的教材专业性太强,学生难以理解;有的教材知识架构不完整,难以进行系统性教学。因此,教师会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参考各种新旧教材,取其精华,从而编制出迎合时代需求的教材,例如现在唱功课教材就将传统乐谱工尺谱译成简谱,由于简谱相对工尺谱而言相对通俗易懂,使得学生学习过程更为简便。

第二,教学方法创新。过去粤曲主要采用师傅“一对一”指导徒弟“口传心授”的经验教学方法,但是在目前“一对多”的大班教学当中,教师的经验教学难以顾及每一个人。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工具的运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便利,因此,现时粤曲的教学正从经验教学向多媒体教学转变。例如在唱功课上,教师先会带领学生赏析各个演唱流派的影片,然后精选出最经典、最具代表性、最简单明了的一段戏曲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课后教师会将各种影片资源、教案通过多媒体通信工具与同学分享,并在线上为学生答疑,多元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粤曲唱功课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分析,笔者发现该课程在教学方式、教材选择、教学手段及人才培养目标上既保留了传统民间传承的精髓,但同时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这反映了当下粤曲人才培养方式在与时俱进,最值得肯定的是在其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前期的理论知识“灌输”以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正如一篇文章指出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让学生停留在表面的理解,而应让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感”。一种文化传承根本在于“文化自觉”的形成,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承不应只是知识教育,更应是人文教育。从当前粤曲唱功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来看,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从在教师监督下学习到自觉学习,进而形成传统粤曲传承的内在动力,这应该是未来粤曲人才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粤剧功课唱腔
现存清代粤剧剧本初探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有思想的评课:做足四项功课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粤剧数字音乐伴奏探索
《中国黄梅戏优秀唱腔全集》出版发行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人生有门功课叫不辜负自己
亲子旅行不能说走就走 先做做这些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