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克构
去年十月举行的第三届上海国际诗歌节有个有趣的分享议题:“我为什么写诗”,16位诗人的回答令人回味。丹麦文学院院士、诗人亨里克·诺德布兰德坦陈:“一般我会回答 ‘因为我没事可做,所以我才写诗”。翟永明说:“我选择写诗确实是因为热爱诗歌。”巴黎大学名誉教授、诗人菲利普·汤司林回答:“我呼吸是因为我活着,而诗歌就是呼吸。”欧阳江河说:“我的写作就是对难以言说、不可言说的东西通过诗歌来言说。”陈先发说:“对我来说诗是一种持续的行动,它迫使我们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之下,看到一个更隐蔽和更内在的自我。”轮到我,我这样回答:“我的祖父在海边采盐,我的父亲在海里捕鱼,我在生活中打捞诗意,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提炼的过程。”
我生长的故乡,位于浙南与闽南交界之处的江南平原,因为靠海,产盐历史悠久。村莊早先的名字叫“盐廒”。“廒”是仓库的意思,放盐的仓库,就是一个村庄的名字,多么随性又多么贴切。一百年前,1920年代的盐廒村共有55户人家,以晒盐为生的盐民有183人,这几乎就是全部的青壮年劳力了。只有健壮的体格才能胜任烈日与风雨中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劳作。但是,收入是极为低微的。贱如蝼蚁般的盐民向大海讨生活,向一粒盐求乞,渴望的只是延续日子,活下去。如果没有时代的裂变,缓慢的历史进程带给一代代盐民的,一定还是那无尽的压榨、苦累、隐忍和沉寂。
在这一百年中,祖父三兄弟、父亲五兄弟,他们共同经历的晒盐岁月如此不堪回首,甚至成了吓唬儿孙不勤于耕读将必然招致的后果——“不好好读书,长大了就去采盐!”
在很长一段日子里,我作为小辈,其实并不知道采盐到底是怎样的生计,只知道挑泥、耙土、泼灰、撒花、淋卤的无比劳累。实际上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小学初中的那些日子,也只看到一块一块平整的晒盐场,上面还留着残缺的缸片,只看到剩下残垣断壁的盐仓,早已成了黄鼠狼的窝,当年海滩上一片繁忙、挥汗如雨的场景已不复可见。我爷爷这个老盐民活到九十六岁,他去世后没有几年时间,我再回到老家去,一片滩涂已被填掉,变成高楼大厦。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家族的历史,包括延续千年的古老技艺就这样消失了。
大约十年前,我开始思索自身写作的整体性背景,以及如何尝试着推进整体性的文学创作,也就有了系统思索百年家族的历程。我尝试着为百年家族立传,于是有意识地搜集了一些地方志之类的东西,对老一辈人也做了很多访谈,最后确定通过盐的意象,把百年家族历史写出来,实际上也想通过这个写出中国一个海边村落的百年史。
这些年来我写了一系列关于盐的组诗和小长诗,如《盐的家族》《寻盐》《听雷》《秘密》《生命和盐》,包括这首小长诗《盐》,也包括不少还躺在笔记本里未加整理的诗作。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我还将从事这方面写作。我想更加深层次地写盐的历史,写几千年盐的文化,以此探究世界和生命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