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沙沙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蚌埠,233000)
术后疼痛和围手术期睡眠质量不佳是外科手术治疗中最为常见的问题,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稳定患者情绪和生命体征平稳,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的预后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和提高睡眠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并与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旨在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和术后疼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6),对照组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7.62±5.1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72±1.94)年,胆囊结石22例,胆囊息肉13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7.29±5.5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85±2.08)年,胆囊结石21例,胆囊息肉1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原发疾病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协助患者完成入院手续的办理,给予患者常规术前心理辅导、健康教育,术后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干预和对症护理。观察组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即1)成立快速康复护理小组:科室内成立快速康复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在主治医师的配合下,为患者制定科学、可行、个性化的快速康复护理方案,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尽可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身体正常情况下,入院后3 d内进行手术;2)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1]、沟通,耐心的聆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需求,同时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既往成功治疗的经验,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自信心,详细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强调腹腔镜技术的安全性和微创性,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手术,术前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加强切口部位皮肤的清洁管理,术前6 h禁食,4 h禁饮,不进行胃肠道准备和插导尿管工作,术前4 h口服50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术前30 min给予患者头孢类抗生素;3)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注意患者的保温工作,输液均提前预热后在给予患者使用,静脉补液量控制在1 500 mL以内,使用短效麻药[2],并尽可能降低使用剂量;4)术后护理:术后静脉补液量控制在700 mL,切口部位局部应用布比卡因或镇痛泵进行镇痛,患者意识清醒后,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结果,消除患者对手术结果的顾虑,清醒后4 h可给予患者应用200 mL 10 %葡萄糖溶液,6 h可给予少量流质食物,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对于患者出现的症状及时处理,提高患者对快速康复护理的配合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以2组患者睡眠质量、术后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睡眠质量使用睡眠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价,得分0~21分,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视觉模拟可视量表(VAS)进行评价,得分0~10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2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PSQI评分和VAS评分进行t检验,护理满意率进行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前后睡眠质量比较 观察组术前1 d、术后24 h和36 h 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睡眠质量比较分)
2.2 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8 h、12 h、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分)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为97.22%,对照组为85.71%。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Z=-2.813,P=0.005<0.05
随着临床模式的不断深入,新型的护理模式也逐步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其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是由丹麦医师提出,其以循证依据为基础[3],在传统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将麻醉学、外科手术新技术和疼痛控制综合起来,对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措施,通过对各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手术创伤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进而提高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术后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疼痛感,对于提高患者满意率、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