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宝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361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恶性肿瘤的人数逐年增加,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趋于年轻化。大部分患者在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后都会难以接受,对心理造成较大的打击,因此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会较重,而这些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命质量[1]。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以及康复阶段都需要特殊的护理,中医护理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提高其睡眠质量[2]。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中医护理模式在恶性肿瘤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恶性肿瘤失眠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40~63岁,平均年龄(50.68±5.16)岁;其中乳腺癌8例,肝癌9例,肺癌9例,甲状腺癌7例,胃癌4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0.41±5.71)岁;其中乳腺癌9例,肝癌7例,肺癌9例,甲状腺癌8例,胃癌5例。2组的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为恶性肿瘤患者;2)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3)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2)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不能理性判断的患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医护人员向患者和患者家属介绍恶性肿瘤的基本知识、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以及注意事项。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计划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1.4.2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特色护理 1)心理护理:失眠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中医强调“以心医心”。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情绪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2)辨证护理:对肝郁化火类型的患者需要控制其饮食,多食用水果蔬菜,低油低盐的食物,且需要保持安静的病房环境;对于痰热内扰型的患者应该改正其睡眠姿势,并且禁止食用辛辣刺激以及油腻的食物,入睡前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做放松训练;对于心脾两虚的患者,需要让其保持乐观的情绪,多食用红枣、莲肉和龙眼等食物,饮食保持清淡,每天按摩患者的涌泉穴;对于阴肝火旺患者,需要多食用银耳、红枣和莲肉,每天按摩患者的内关、天庭等穴位;对于心胆气虚的患者,尽量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并努力改善患者胆怯的状态,饮食上可以多添加酸枣仁、生地黄,起到益气安神的作用;3)中药足浴:以百合花、首乌藤、酸枣仁、甘草等为主要成分,将其研磨成粉,用开水冲泡后给患者足浴,改善失眠问题;4)耳穴压豆护理:先用乙醇对患者耳廓进行消毒处理,祛除皮肤油污,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处,并用适当的力度按压此时约2 min,使患者产生胀痛酸麻感。
1.5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评分[3]: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评定标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其中SAS评分临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2)睡眠质量: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4]对其进行睡眠质量的问卷调查,对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以及白天身体运动功能等方面进行主观评判。总分为21分,PSQI评分>7分则表示睡眠质量差,PSQI评分≤7分则表示睡眠质量较好,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2.1 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以及白天身体运动功能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都会因恐惧、焦虑以及疼痛等因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问题,反之,长期的失眠会导致患者的负面情绪越来越重,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因此,如何通过安全有效的方式帮助恶性肿瘤失眠症患者摆脱失眠困扰是值得探讨的问题[5]。中医护理是目前获得大部分患者的医护人员认可的一种有效解决失眠问题的护理方式,中医认为失眠的主要原因是情绪不稳、劳逸失调、饮食不节而引起的,将其定位于人体的心、脾、肾、肝、胆等部位,整体表现为阴阳失调、阴盛阳衰[6]。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护理模式在恶性肿瘤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能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