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周玉萍 李孟 通讯员 陈泉 袁军
千里汉江静静流淌,排湖岸边秋色正浓,乍见仙桃,水乡田园一派丰收祥和景象。仙桃,北依汉水,南靠长江。“开放开明、尚德尚进”的信仰让城市焕发昂扬竞进、激情奋进的澎湃动能。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度冬风劲。今年以来,仙桃市住建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对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争先创优,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围绕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高质量推进水乡田园城市高质量发展,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发展城市的真谛,也是完善城市功能的目的。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才能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今年10月中旬,沔州大道西延路基施工现场,还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附近市民喜形于色,“路网畅通,人心舒畅,我们出行越来越方便了。”仙桃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仙桃市计划投资8500万元,完成沔州大道西延、东堤路南延、锦瑞路南延、五支渠路、袁市北路、上林大道西延、沔街大道东延、报社西路等8条“断头路”建设,打通城市路网毛细血管。
然而,这只是仙桃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档升级的一个生动缩影。截至目前,仙桃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沔州大道西延、锦瑞路南延、仙苑大道西延、沿河大道西延、报社路西延、五支渠路、袁市南路等一批道路工程开工建设;完成20余条主次干道破损路面维修1.51万平方米、人行道维修1.1万平方米、路牙维修1500米。
城市交通拥堵治理、背街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都是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工程,为此,仙桃市住建局在今年编制完成了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专项规划初稿,拟定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后报市政府审定实施;对全市1383条背街小巷进行了调查摸底,计划结合雨污分流、环境整治对23条背街小巷“泥巴路”进行综合整治,目前已制定9条“泥巴路”改造方案,并启动沔阳大道北十巷、杜台八组路、种子巷等3条改造工作。
治理一条河,增色一座城,水环境治理是一场久久为功的“硬仗”。截至目前,仙桃城区“七河三片一路网”水环境治理完成工程量的90%;2019年上半年,新建截污管道约3500米,清淤河道600米。其中,仙下河(西桥至叶王桥)、通顺河、叶河、汉南河(北垻闸至汉江路)截污主管5月底前建成通水,洛江河新建截污主管500米,汉南河(干河路至丝宝路)南侧启动截污主管建设;雨污分流,故园路雨污分流已完成,黄金大道东段(新一中至民兵河)启动雨水主管建设,小寺院片区雨污分流启动;河道清淤试点启动,汉南河东段河道清淤完成600米,洛江河启动锦瑞路两侧河道清淤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近年来,仙桃市加快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不断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要让百姓“住有所居”,该市排湖风景区密塘渔村、郭河镇新合村、三伏潭镇红杨树村和栗林嘴村等4个村确定为该市农房建设试点村。毛嘴镇和沔城镇成功纳入省级“擦亮小城镇”行动试点名单。
“民生连着民心,发展不能偏离民生‘指南针’。”仙桃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刘行兵介绍,在做好城市面子工程的同时,市住建局还做好做足里子工程,着力攻克城市“顽疾”,带给市民全新的生活体验,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碧水清波绕城过,是创城的民之所向。市住建局扎实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目前已完成投资约2500万元。新建仙下河、汉南河、洛江河截污管道4.3公里,完成汉南河、洛江河清淤1.6公里;新建小寺垸路、干河路、昌升路、复州大道雨污分流管道5.2公里;完成主次干道管网疏淤195公里。城区污水收集量由原来的8.5万吨/日提升到15.5万吨/日,仙下河、汪洲河等城区河流水环境明显改善。
同时,新建16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雨污分流主支管网360公里,接入乡镇居民户6.9万户,处理规模达4.5万吨,实现了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全覆盖,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生活品质提升明显。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涵盖前端分类、中端清运、末端处理等多个环节。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依然存在着前端垃圾分类内无动力、外缺助力,中端垃圾清运设施不完善,末端垃圾回收处理体系不完善,垃圾治理模式千篇一律,垃圾治理设施投资运营长效机制不健全,村民主体作用未发挥等突出问题。
为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数据显示,全市1-5月份共处理生活垃圾14万吨(城区6.46万吨、乡镇7.56万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3%(城区100%、乡镇90.5%)。垃圾分类覆盖率逐步提升,以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已在382个村推行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达56%。
目前,全市已创建“精品型”村1个、“提升型”村15个、“达标型”村150个,发放奖补资金590万元,新增分类垃圾桶5.8万组、分类转运车132辆,分类收集点228个,垃圾沤肥池97个,设置积分兑换点63个、制作宣传栏近千处、印发指导手册20万余份、倡议书基本达到人手一份。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强建筑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为加强诚信教育,仙桃市全面推行“两书一牌”制度(质量终身负责制承诺书、法定代表人授权书、永久性质量责任标牌),查处各项违规行为34起并纳入建筑市场一体化诚信平台,形成“失信一次,处处受制”的惩戒机制。
为营造良好建筑风气,仙桃市住建局严格把控每一道关卡,对发生安全事故企业一律记入黑名单,全年未发生等级以上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随着互联网加大数据的普及,推行智慧工地建设的落地性越来越强,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清晰看到所有建设工地情况,实现了时时监督、智慧监督。今年10月25日,在全市建管通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会上,这样一款智慧工地的“衍生品”落地运用。
据了解,仙桃市建管通大数据平台建设是该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该平台由市财政投资,市住建局负责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目前已投资100多万元,安装服务器,研发运行系统,配备各种软硬件设施。预计年底前,城区大型在建工地将全部进入该平台,纳入到大数据库,实行大数据统一管理。
该平台可对在建项目进行实时监控,是该市对建筑质量、安全施工、环境质量等实施监管的又一全新措施。包括塔吊运行数据,含塔吊超载、限位、防碰撞等,出现问题时,会提前预警;建设工地环境监测,含7个方面的数据,如pm2.5、pm10、噪音等。通过全方位无死角视频监控,只需安装一个app,通过手机就可以清晰看到所有建设工地有没有违规操作现象、建筑材料使用情况等。
绿色建筑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场革命,对人们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及行业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截至目前,仙桃市发展绿色建筑101万m2,超出省级指标5倍,沔阳小镇项目按二星级绿色生态城区的标准重新规划设计,到2020年打造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城区;满庭春MOMA当代城24.1万平米的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小区正在施工。
此外,推行预拌砂浆取得突破,双龙预拌砂浆企业正式投产。进一步强化建筑质量源头管控,城区5家商混企业获得绿色生产、绿色建材二星级评价标识。
为严肃治理行业违规行为。仙桃市住建局会同检察、生态、自规、市场监督等部门及属地政府,在全市各乡镇开展无资质预拌混凝土企业整治,共关闭停产无资质商混企业5家,强制拆除10家。加大建筑施工违规行为查处,今年以来,及时纠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42起,督促返工整改12起,查办违法违规案件34起,行政处罚204万元。
住建事业要取得长足发展,要求班子成员形成良好风气,俯下身子,走进基层,对自身严格要求,真正同人民打成一片。
今年新春伊始,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聚力推进仙桃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市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市住建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及所属二级单位在职干部职工共530多人开展为期一周的“作风建设年”主题学习活动。
为确保活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市住建局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聘请市纪委、省住建厅专家和局各分管领导分别就党风廉政建设知识、农村清洁工程、市政工程管理、建筑业管理和PPP项目管理等进行详实讲解。
同时,针对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讨论,制定了《2019年十项重点改革任务分工方案》、《年度考核考评办法》和年度目标责任书,注重完善日常工作流程和办事规则。
抓住“关键小事”方能办好民生大事,为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到实处,市住建局以领导班子成员为重点,覆盖全系统所有干部职工,在主题教育中不划阶段、不分环节,始终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全员下基层开展大走访,深入建筑企业、施工现场、乡镇街道、老旧小区、扶贫联系点面对面听心声,收集意见和建议,共整理出市政基础设施、公交文明服务、路灯安装及亮灯时间、建筑质量及工地施工、建设工程款项结算等5大类60多个民生问题,并逐一建立台账,分门别类列出“立刻办”“限期办”问题整改清单。
目前,市民反映的民生问题已解决了大半,余下的正按时间表要求加速整改中。“问需于民方知冷暖。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源于身边的一件件民生实事,我们还将对列出的问题清单进行再交办、再督办,着力推动关键小事落实见效。”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