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慧
西方文学史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历程,也是人们人性不断得到发挥、生命价值得到体现的抗争过程。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和神一样,有着自己的情感表达和对现世生活的肯定与热情。到了中世纪,希伯来文化衍生出的基督教文化大肆打压人性,人一切都要服从上帝。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以古典文化为出发点,极力宣扬“人”的伟大与人性闪光点的美好。新古典主义开始强调理性和秩序的重要性,启蒙运动再次唤醒人人平等的合理性。浪漫主义诗人从讴歌大自然中寻求自我生命价值的出口。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下金钱衡量一切的产物。现代主义作家通过人的异化揭露财富积累与精神空虚的巨大反差。一部西方文学史,就是“人”对自我不断认识的历史,就是“人”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调整内部自我去适应和改造外部环境的历史。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1]这表明古希腊人把人放在生命本体的第一位,充分肯定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所创造的一切。古希腊神话中的神都具有人的属性,他们有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等原始欲望,完全是人化的神,体现出神人合一的思想。荷马史诗中的英雄英勇无畏,为了国家的利益奔向战场,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他们积极发挥聪明才智,追求现世的崇高荣誉。到了古罗马时代,人们崇尚文治武功,追求政治军事方面的辉煌业绩,这集中表现在古罗马人对集权制国家和个人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从中透露出人们的理性和责任。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后期的悲剧中体现了人们反抗“命运”的无能为力,面对神力的不可抗拒,人在觉醒后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可见一斑。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突出了人对原始欲望的渴求,追求当下的幸福和荣誉,是人最本能的表现。
希伯来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伯来民族信仰耶稣基督,《圣经·旧约》就表明人要绝对服从上帝,看重来世,轻视现世生命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希伯来文化注重理性,古希腊文化注重原欲,这二者在公元1世纪至2世纪时出现了第一次冲突及融合。希伯来文化孕育的基督教文化体现了宗教人本意识,这种文化的核心就是崇尚神,上帝的权利被无限放大,与此同时,人显得微不足道,从而人性遭到抵制和扼杀。中世纪时期,教会文学占统治支配地位,发挥着宣传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的反人性作用。文学中的英雄主人公威力无边是由于神性附着,而不是人的智慧和能力充分发挥的结果。上帝的权利不断膨胀,畸形发展,并且一步步走向极端,人性被严重压制,基督教逐渐走向人性的反动。虽然基督教也宣扬博爱主义和世界主义,基督教文学也重视人的理性精神和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遏制,但是极端的希伯来文化必然要求人们去追寻新的文化发展模式来顺应历史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起源于意大利,14世纪至16世纪在整个欧洲呈现繁荣之势。基督教对人性的极端压迫使一些人文主义者借用古典文化之名对基督教文化发起了攻击。这场斗争主要集中在肯定人的价值、确定人的主体地位、人智反对神智以及人的自由反对神的禁锢[2]。文艺复兴运动一方面反对教会文化,另一方面吸收了基督教文化中仁慈互助、宽容恕罪的因素。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文学饱含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如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以及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其中,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集中体现了原欲与理性、个体与群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复杂的关系与命题,但是应该注意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绝不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简单重复和单一延续,人文主义在吸收合理成分后,它的核心就是个人主义,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维护,因此,人文主义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17世纪的西方世界封建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不断进行斗争。文艺复兴运动释放了人性,给人发挥才智的自由,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一味追求人的个体自由使整个社会处于疏于道德监管的混乱状态,社会问题频出。此外,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牛顿、哥白尼、莱布尼茨等科学家的成果进一步说明了宇宙世界的有序规律性,社会也应该有秩序和规范[3]。古典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新古典主义文学首先在法国萌芽,布瓦洛、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的作品都体现了将理性与秩序置于人的情感之上的观念。新古典主义在认可人的自由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突出强调理智对个人自我行为的约束和规范。18世纪初期,法国兴起了启蒙运动,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倡导“自然法则”“天赋人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肯定人的自我情感的天然合理性,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歌德、康德等。康德认为:人的自由和社会规范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体,人既自由又不自由。此论断表明,启蒙主义运用理性揭示了人的主体内涵,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
18世纪末19世纪初,封建主义社会走向灭亡,代之而起的是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1789年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卢梭提倡的“自然法则”“社会契约论”等催生了人们追求个性解放、情感抒发的需求。一些独立、无所归属的自由知识分子是浪漫主义的实践者,他们对封建意识不满,但也不接受资本主义文明。他们认为原始和自然的境界最符合人性,因此他们崇尚自然,倡导回归自然,最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集聚在英国,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和济慈等的诗歌引发了人们赞颂自然的共鸣。浪漫主义者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抒发喜爱大自然的情怀、讴歌大自然,他们把人的情感置于首要位置。由此可以看出,浪漫主义向往天性,这是人性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一次较量,但是浪漫主义者在追求个体自我生命价值的时候显得太过热情而缺乏理性,情感抒发具有非理性色彩。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并在某种程度上战胜了大自然,资本主义在19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财富积累的拼力追逐使得金钱成为了时代的主宰。在追逐物质财富的过程中,许多人逐渐丧失了理智,道德感和责任感缺失。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引起了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的巨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冷漠和恶化。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首先出现在法国和英国,随后,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区也陆续出现了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现实主义作家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同情人们遭受的苦难,从而展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表达了人们向往自由的愿望,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家有巴尔扎克、狄更斯、马克·吐温、列夫·托尔斯泰等。在他们的作品中,人处在物质世界的“炼狱”之中,人性在高扬与失落的十字路口徘徊,他们关注人与周围物质环境的关系,关怀人的真实处境和命运[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积累进一步加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与此同时,政治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冷战阶段以及核战争带来的威胁使得人们在精神领域日益空虚和愈发感到恐惧。在文化领域,非理性主义逐渐占了上风,文学形式多种多样,流派纷呈,如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主要探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本质,突出显示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等几个异化主题。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尼采的权利意识伦理批判、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及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等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或多或少陷入非理性和悲观主义的境地。人们逐渐感到人是创造财富的机器,在生活中失去了人身自由和精神自由,内心被恐惧感和威胁感所吞没,艾略特的《荒原》、卡夫卡的《变形记》、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海浪》等是这一时期较典型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在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前的渺小,以及丧失自我的悲剧,从而揭示了人的异化主题[5]。
西方文学史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的发展,每个时期的著作都包含了对人性的认识和探讨。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神具有人的一切属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确认和发挥;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普遍发展和过于理性的约束严重压制了人的自由,扼杀了人性应有的光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拿起古典文化的武器反对神性,肯定人的智慧和能力,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新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意识到社会理性和秩序的重要性;浪漫主义时期,崇尚大自然、歌颂大自然成为一部分知识分子寻求自我的一种途径和手段;现实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财富积累使得人们逐渐迷失了自我;现代主义时期,人处在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中,精神世界感到恐惧和空虚。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西方文学史的发展就是人寻求自我发展的过程,当人性受到压抑,人们就奋力反抗,使人性得到发挥;当人性高扬过度,失去了理性制约,人们又去寻找秩序加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