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的辩证思考

2019-12-27 22:22单立娜
文化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民族价值

单立娜

一、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的内涵与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本质内涵

文化自信是指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和深厚性的自信,是一种基本性、深沉性和持久性的力量,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给予的充分肯定和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当今是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各个民族都在彰显其与众不同的民族性,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从而达到从自己国家走出去的目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要提升文化实力,就要对自己民族文化充分了解,进而产生足够的文化自信。文化上的威慑更具力量,使对方认识到己方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更容易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化自信具有主体性、指向性、象征性和包容性等特征。文化主体性的心理特征则是由自身文化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形成的。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也改造着主观世界,创造出文化,并形成对文化自信的信念。现实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则把历史的客观必然性与主体的价值选择性有机统一起来。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价值指向性,创造文化的主体就是人本身。文化的抽象性是从产生起就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借助于具体的形态和特殊的符号,如地方风俗习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不同社会中的价值体系等;这时,民族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伦理传统就通过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具体形式彰显了出来。同时,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要继承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化。

(二)文化自信的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是汇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文化特有的,人类构建精神家园,同时增进思想认同的基础就是文化。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强大精神动力就是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期,现实的工作与任务更加繁重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发挥国家优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当下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主流文化的教育,使得广大干部和群众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时代意义和坚持以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现实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是做好价值引领的根本。价值引领是对人们的价值观有一个主线的引领,只要坚持这个主线,社会就不会乱,国家就不会亡。如今,西方“普世价值”不断渗透,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思想领域,有的人甚至对坚持的共产主义理想产生怀疑。这时,如果丧失了文化自信,人们就会失去自我、失去方向。所以,越是在这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时代,越是体现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通过文化自信教育,引导群众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就能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

坚定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度。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不得不说,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幸、国家之幸。近几年,中国逐渐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在这个历史过程中,需要我们国人讲好自己的中国故事,把当代中国的发展主流价值观突出展示给世人。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创新中华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

(三)价值观自信的本质内涵

价值观自信有两层内涵:从个人层面来说,价值观自信的标志是主体的价值实践能力,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和看法来看待自身利益所在和价值追求;从国家层面来看,充分体现了一种精神的独立性。价值观自信是自身价值观念得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政党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生存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

价值观自信的来源具有丰富性。一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二是来源于绵延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滋养了今天的价值观自信,没有它的支撑,就没有今天的价值观自信。三是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四)价值观自信的意义

从核心功能与本质规定来看,中国道路的本质与中国理论的价值都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价值观自信更是中国制度对全社会的政治承诺与准则要求,因此,坚守价值观自信与坚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样重要。

从时代境遇来看,每个时代的价值观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要维护好这个时代价值观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也必须坚守价值观自信。

从培育和践行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坚守价值观自信更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树立起高度价值观自信,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力量,才能进一步坚定正确的价值立场、价值追求。

二、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的内在逻辑

(一)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的内在共性

第一,二者有着共同的渊源。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都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强大文化基因;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都源于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所迸发的持续文化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指向的科学文化方向是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的源泉。

第二,二者都有着尊重包容的态度。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肯定态度,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价值选择也给予尊重和包容,并且在坚持本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借鉴并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

第三,二者都有着继承、创新的品质。一方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根源所在,如果脱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指引,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将不复存在,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只是一潭死水;另一方面,文化与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会对文化和价值观会提出不同的要求,文化和价值观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

(二)价值观自信来源于文化自信的支撑

价值观自信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丰厚土壤中。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都来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即坚守与弘扬传统文化,提倡和发展先进文化。坚持价值观自信首先要充分肯定和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自信是以文化自信为基础产生的;同时,要充分肯定和认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三)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核心

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观,价值观决定着每一种文化体系的内在性质,培育着每一种文化体系的独特魅力,引导着每一种文化体系向前发展。价值观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文化性质、方向及其特点。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推进文化繁荣和发展的定力与韧性,也是面对各种文明创造和文化滋养的气度所在。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缺乏前行的动力和前进的目标,那么一定意味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缺失价值观自信。文化安全受到威胁,文化繁荣更是遥不可及。

三、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实现价值观自信的方法

(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提供有效的方法论指导

第一,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文化自信的作用,又要看到价值观自信的作用,两者都不能忽视;第二,坚持重点论,在文化自信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重点关注价值观自信,要意识到价值观自信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二)保证理论的实用性,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

保证理论的实用性来加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关键在于国民教育。要想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必须从教育结构本身、教育观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调整,因此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调整教育结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将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第二,转变教育观念,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素质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观念;第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内在动力;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坚定的基础。

(三)坚持实践的检验性,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提供发展空间

文化和价值观都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总结和发展出来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形成了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检验运用和发展真理[2],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坚持实践的检验性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进行经济建设,为增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提供物质保障;第二,不断进行政治建设,为增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提供制度保障;第三,探索文化建设的各种路径和体制机制,深化完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价值观民族价值
我的价值观
我们的民族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一粒米的价值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